天天看點

聽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聽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上一篇推文5分鐘搞定OKR工作法,我說到自己做教育訓練的事兒,結尾提到了一句知識容易通過看書看視訊習的,而技能是的習的需要不斷練習。估計有些同學聽得糊裡糊塗的,會問什麼叫知識?什麼叫技能啊?兩者差別是什麼?

今天我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解答上面的問題。知道了這個答案之後,你就明白了「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缺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1

知識和技能維基百科的解釋如下:

知識:知識是對某個主題确信的認識,并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過經驗或聯想,而能夠熟悉進而了解某件事情;這種事實或狀态就稱為知識,其包括認識或了解某種科學、藝術或技巧。

技能:泛指有别于天賦,必須耗費時間經由學習、訓練或工作經驗,才能獲得的能力。通常也會将技術涵蓋在“專業技能”之内

簡單來說:知識是一種确信認識,客觀存在,技能是一種訓練獲得的能力。

通過上面這麼說,大家可能清楚一點兒了。知識其實就是我們日常數學,實體,化學這些客觀規律的東西。

而技能是我們那些我們認為知道,但是不練習就永遠不會的東西。比如遊泳,騎自行車,程式設計。

知識是知道明白這個事物,技能是比知識更深入一層不僅需要知道,還要練習才能掌握的。

2

我們需要區分「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的去做事。

就像我說演講這一回事兒,我知道開場,中間,結尾需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但是光是知道沒用,需要不斷練習,内化掌握,讓這一切形成習慣才有效。

經常逛知乎的同學肯定聽到這樣一句話「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過好這一生光是知識道理肯定是不夠的,還有很多機遇運氣在裡面

第二:這裡面的道理是很多僞裝成「知識道理」的「技能」,還需要進行實戰練習才能掌握。

比如我們學習的語言,為什麼中文我們感覺很自然就學會了,生來就會說似的。而英文總是感覺學了忘,忘了學呢?反反複複,不得法的原因之一,我們把技能當做了知識來學習。因為語言的學習就是一門僞裝成「知識」的「技能」。隻有經過大量不斷的練習我們才能掌握,熟練變成自己的能力。

而光是實戰練習同樣不夠,我們需要知識來進行輔助,讓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樣才能看的更高更遠。

3

最後分享一個高中看的一本書背後封面寫的,一個人學習進步的三種方式:

  1. 自己去經曆一遍,不僅慢,而且代價最為昂貴
  2. 看或聽身邊朋友經曆講述,稍快,代價較低,但案例較少
  3. 看書學習,看曆代先輩教訓總結,最快,幾乎無代價

這可能也是我這麼多年一直保持閱讀習慣的原因之一吧。

相關文章:

5分鐘搞定OKR工作法

快速養成一個習慣,你要來麼?

重來,一種更為簡單的商業思維

營運思維新模式--讀《營運本源》

聽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公衆号又又又改版了,為了不錯過推送消息,建議你按照圖檔的提示,将「當程式員以後」設為星标(安卓使用者設為“置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