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俯瞰徐彙中學崇思樓(攝影:壽幼森)

上海是一座萦繞着優秀近代曆史建築之美的都市。徐彙中學、光明中學、市三女中、延安中學、複旦中學等不少中學校園裡,都藏着各美其美的優秀近代曆史建築。徜徉其中,書聲朗朗間撲面而來的是文化之醇、學風之郁,而這些優美的建築所镌刻出的波瀾壯闊的百年教育畫卷,更能将人深深打動。

美好的環境塑造人。這些飽經風霜的曆史建築,不僅仍在用作教育空間,其外在風貌、内在精神、人文脈絡、環境基調等對于心靈的浸潤和涵養是“看似無聲勝有聲”的。它們不僅承載了“風聲、雨聲、讀書聲”,經曆了近現代教育的筚路藍縷,還在繼續肩負“傳道、受業、解惑”的曆史使命,将家國情懷不斷注入一批批棟梁之材的靈魂深處。

徐彙中學:

百年崇思樓呈現法國文藝複興建築風格,見證西式教育在上海起步

今天位于虹橋路68号的徐彙中學,其前身是創辦于1850年的徐彙公學。這是天主教耶稣會在中國最早創辦、完全按照西洋模式教學的中學,被譽為“西洋辦學第一校”,迄今已有170餘年曆史,幾乎與上海開埠同步。再往前追溯,它原初是流浪兒童臨時收容和教育場所,後正式改為學校,取名徐彙公學。

徐彙公學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知識分子,從普通教師、譯員、職員、工程技術人員到教育家、科學家,對上海乃至中國的近現代教育影響深遠。這所學校也是上海早期西式教師的培養源頭,尤其在1905年廢除科舉後,它為培養中國所急需的新式教育隊伍作出了貢獻。學貫中西的著名教育家馬相伯、地質學家翁文灏、著名翻譯家傅雷,都曾在這裡就讀。馬相伯是該校最早一批學生,于1851年11歲時入學,1872年任徐彙公學校長,後于1903年創立震旦學院,培養了大批精通中西學的學者,1905年又與嚴複、袁希濤等創立中國最早的愛國大學——複旦公學。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崇思樓是徐彙公學現存曆史最為悠久的建築,也是校園的主體建築。它是因學生數量續增而建立的校舍,由比利時神父兼建築師第斯尼設計和督造,1917年奠基,1918年落成,1992年被命名為“崇思樓”。

崇思樓外牆為磚石砌築,高四層,以紅色磚牆為主基調,内部以木結構為主,屬法國文藝複興建築風格,建築面積約5500平方米。立面為橫向三段式構圖,穩健端莊。底段為一層,由紅磚與花崗岩相間砌築,與上部樓層和而不同,更為突出其堅實沉穩的“基座感”,牆柱之間采用雙連拱窗,窗楣上帶有巴洛克式卷渦裝飾;中段為二、三層,牆柱轉換為貫通兩層的科林斯柱子,柱頭裝飾紋樣為茛苕葉紋樣;頂段為屋頂層,原為孟莎式屋頂,裝有法國式老虎窗,窗楣改為三角形及半圓形山花,富有節奏與韻律。1994年,崇思樓列入上海市首批優秀近代曆史建築保護名錄,2014年又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機關。

百年滄桑,曆久彌新。今天的崇思樓在使用中繼續煥發着光彩。獨特的建築風格,使得影視劇組經常在此取景拍攝,場面熱鬧非凡。此樓三層還有一個大禮堂,能容納約八百人在此開會,後經改建,成為學校美術教室和美術展覽室。如今一樓用作彙學博物館,主要展示學校的發展曆程;二樓是彙學書庫,珍藏了大量珍貴的曆史文獻。崇思樓不僅是一座曆史建築,也是徐彙公學本身,更在不斷書寫未來。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崇思樓細節

市三女中:

哥特式美國學院風格建築五一樓和五四樓,折射上海建築的風格轉變

位于江蘇路155号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簡稱市三女中,是蜚聲海外的名校。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00多年前近代上海最著名的兩所女子中學——聖瑪利亞女校和中西女中,1952年兩校合并命名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宋氏三姐妹、周叔蘋、顧聖嬰、黃蜀芹等傑出人才都來自這所學校。

市三女中有兩座優秀曆史建築——五一樓和五四樓。最受人關注的是五四樓,原名景蓮堂,建于1935年,匈牙利籍建築師邬達克設計,屬于哥特式美國學院風格。建築平面為倒T字形,采用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立面簡潔樸素,所有的窗戶整齊而有秩序地排列着,牆面采用水泥砂漿仿石塗料。屋頂采用雙坡硬山形式,并開有11個三坡老虎窗,中間三個、兩邊各四個,由沿溝落水。建築主入口設在南面正中的位置,有三個彩色尖券玻璃窗,入口門廳的裝飾豪華氣派,盡顯威嚴氣質。穿過門廳後可直接進入一層大禮堂,禮堂兩側也都有着尖券式彩色玻璃窗,上面的裝飾圖案和正門的相同,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窗射入室内,形成獨特的光影效果。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市三女中的五四樓由邬達克設計(攝影:壽幼森)

五一樓,原名海涵堂,位于五四樓的東側,原為學生宿舍樓,由教會和師生們共同捐資建造。建築的平面呈馬蹄形,南北對稱,建築風格和五四樓十分相似,都采用了紅白主色調,立面上的窗戶整齊而有秩序。底層正中是小禮堂,禮堂左右兩邊是走廊,分别通向宿舍區的樓梯。走廊由十根白色的水泥柱子支撐,柱子和柱子之間的門洞形成了柔和優美的弧線,與五四樓的門洞風格完全一緻。屋頂同樣為雙坡硬山頂,22個老虎天窗也是尖頂紅瓦式。

五一樓和五四樓是市三女中的标志性建築,整體風格簡潔質樸,裝飾細節簡約凝練,反映了上世紀30年代上海建築正在經曆的從古典到現代、從繁瑣到簡潔的轉變曆程,這在當時不僅與全球同步且更為先進。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光明中學:

山字形布局的折衷主義教學大樓,成為西學東漸的場所、中法友誼的紐帶

光明中學是一所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也是近代西學東漸的重要活動場所。它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6年法租界公董局在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63号開設的法文書館。創辦起因是給華籍巡捕傳授法語,以便更好地執行公務。1911年,因校舍擴建,法文書館搬遷到寶昌路(今淮海中路),并改名為中法學堂。1913年又在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建造新校舍。學堂為三層,平面最初呈凹字形内廊式布局。建築整體帶有濃郁的法國風貌,屬于新藝術運動和羅馬複興混合而成的折衷主義風格。折衷主義建築在十九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的歐美國家盛行一時,也稱集仿主義建築。建築師不講求固定的法式,隻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1923年因增設國小部,學堂的東翼又建立了一棟與西翼對稱的三層建築,同屬折衷主義風格,與原有建築渾然一體,整體的平面結構由原來的凹字形變為山字形布局。整棟建築外牆是清水紅磚牆,白石灰勾縫,立面以豎線條構圖為主,采用落地長窗,各層窗為長方形,外加百葉。分層裝飾有白色腰線,端莊而簡潔。三層屋頂前上方,原有法文“法公董局設中法學堂”,現為“光明中學”四個字。

此外,這幢大樓的建築式樣采用了古羅馬半圓形拱券結構。拱券結構,是古羅馬時代最典型的建築特征。它除了有良好的豎向承重和結構穩定性,也是古典裝飾美學的構圖基礎。無論天氣如何燥熱,一走進大樓首層的拱券敞廊裡,頓覺涼意滿懷。一代代學子們就是在這冬暖夏涼的大樓裡,從美食、建築、服裝等多元度學習法國文化。

中法學堂1946年更名“中法中學”,1951年更名“光明中學”。由于光明中學延續了傳統的法語教學,自1986年起學校便将法語增設為第二外語,1995年被國家教委指定為中法兩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中學法語教學執行機關之一。今天,光明中學更是成為了中法友誼的紐帶與橋梁。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延安中學(國中):

歐洲古堡式三層文藝複興風格建築,竟由曾經的英國兵營轉身而來

延安中學的前身是建立于1946年的真如中學,由地方紳士集資創辦,後遷址延安西路,1954年更名為延安中學,意為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真如中學為何會遷址到延安西路,這其中還有一段小小的故事。

1949年6月11日,真如中學的校長王亞文到華東警衛團去見朋友,當時華東警衛團的駐紮地是延安西路601号的原英國兵營。兵營的主樓是一棟英國城堡式建築,場地中央是一片大水塘,環抱在四周的鐵皮房和木闆房是戰士的營房。王校長一到這個地方,頓時覺得整體環境鬧中取靜、十分靜谧優雅,如果稍加整饬,作為校園真是再合适不過,于是就将兵營改為學校的想法告訴了宋時輪将軍。在宋時輪的協調下,部隊營房改為中學校園,極大地改善了真如中學的辦學條件。不久後,市軍管會文管分會将學校易名為延安中學,成就了軍民共建、教育優先的一段佳話。更值得一書的是,将曆史建築用為校園,也成就了老舊建築合理的保護與利用兩結合,為今天的延安中學鋪墊了濃墨重彩的曆史底蘊。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今天的延安中學(國中)北樓起初為英國兵營主樓,距今有百餘年

今天的延安中學(國中)北樓,即原英國兵營主樓,建于1917年,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是一幢歐式三層文藝複興風格建築。原建築為二層外廊式,後來加建一層混凝土平台。建築西側有一圓形樓梯間,似一座城堡,北側也有一半圓體房屋,窗子開得很小,似一座碉堡。南面一、二層為簡潔的層疊式柱廊,底層為多立克式柱廊,二層為愛奧尼式柱廊,這些柱廊的比例與形體,無不顯示出和諧、統一而又完美的形象。廊頂為混凝土平台欄杆,走廊上的落地窗門頂均為半圓形拱券,外牆面為模壓水泥混凝土牆面,具有石料的感覺。

北樓在成為教學樓之前,使用功能經曆過幾次大的變化。它最初作為英國兵營在使用,1941年日寇入侵租界後,該樓就成了外國僑民的關押處。抗戰勝利後,又曾作為國民黨軍隊的兵營。直到1949年真如中學遷來後,它又變身為一座中學教學樓,原本的士兵營房也被改為教室。1999年,這座有着傳奇曆史的教學樓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

複旦中學:

古色古香、有着單檐歇山屋頂的校史館,前身為有着近120年曆史的李鴻章祠堂

複旦中學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名校,與複旦大學同根同源。1905年,大陸近代愛國教育家馬相伯創辦複旦公學。建校初,即設中學科,1909年改為中學部。1912年複旦首席校董、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授令,準許将李鴻章祠堂(簡稱“李公祠”)用作複旦公學校址。1917年,複旦公學設大學正科,改名複旦大學。中學部改為私立複旦大學附屬中學。1922年大學部遷址江灣,中學部仍留在李公祠。1930年冬,行政院和教育部決定,沿用李公祠為複旦中學永久性校址。

李公祠始建于1904年,1906年竣工。位于法華鄉海格路,今華山路1626号複旦中學校内。它是盛宣懷為了紀念李鴻章逝世,奏請清朝廷在上海建立的公祠。祠内主殿額書“丞相祠堂”。堂對面為戲台;東有假山,山上樹立着一尊高出常人、身着大清官服的李鴻章銅像;旁邊是禦碑亭,有三塊禦碑,并定春秋二季行祭祀禮。後來為了紀念複旦公學第三任校長李登輝(後任複旦大學校長),李公祠更名為登輝堂。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今天複旦中學的校門(視覺中國)

李公祠的大門由德國建築師設計,将歐式風格與中國古典牌坊相結合,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大門的頂上覆寫着琉璃瓦,龍脊獸吻,顯得氣勢軒昂。後來李公祠大門成為了複旦中學的校門,卻因年久失修而損毀。在複旦中學建校百年之際,學校按照李公祠大門原樣重建了校門。與李公祠大門的建築風格不同,李公祠本身為檐角飛翹的典型中式木結建構築。高聳的屋脊上雕刻着龍的圖案,還有“萬代公候”四個大字。建築為單檐歇山屋頂,出檐較為深遠,南北立面都是高大的花格木窗,通透明淨。門前是寬敞高大的廊檐,充分展現了中式建築的特征。

李公祠經曆百年風雨,原有的建築構件已經破損殘缺,2004年經過全面修複,現用作複旦中學校史館。2004年4月,李公祠作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曆史建築,被列為上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建築可閱讀丨這些藏在中學裡的“近代曆史建築”你知道嗎

由李鴻章祠堂轉身而成的複旦中學校史館(視覺中國)

作者:謝建軍(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建築系副教授)、周一文(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建築系碩士研究所學生)

編輯:範昕

策劃:範昕

責任編輯:柳青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