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有部電影,叫做《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如此潦倒落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到底抱歉啥?所謂的天道酬勤,原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隻不過在自欺欺人。當時我就覺得:人啊,真是太難太難了。
那畢竟是影視作品,如何進行藝術誇張都不過分。不把沖突尖銳化、不把沖突集中化,這對觀衆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
現實生活中,凡人世界有着必然的煩惱。咬着牙關硬着頭皮,得過且過(不帶任何貶義);不能過就繞道而行。
貳.
即便飄雨桐自己,也是越過無數座山峰、趟過無數條河流。這一把辛酸淚,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縱使千般困難,不好不壞也來到了今時今日。至少,我還有明天;起碼,我還有機會。
那位少年,他本應該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活着。像很多同齡人那樣,最多就是為着學業感到亞曆山大。再多的不如意,還有父母、老師扛着擋着。
不,劉學州的一生是被抛棄的一生。須知道:“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那種生無可戀,誰能身同感受?(文/飄雨桐)
叁.
父母,原本應該是為他撐起一片天空的。結果,賣了他。
醫生,原本應該是治病救人的。結果,他(她)聯系的買家與賣家。
老師,原本應該是傳道受業解惑也的。結果,不可描述地欺辱他。
還有嗎?還有雪崩時,沒有無辜的每一片“雪花”。别人找兒子,成功了。劉學州找父母,算是成功了吧?剛剛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脈脈溫情,雖然也彌補不了前半生的一片空白。聊勝于無,心生歡喜。殊不知,馬上從幸福的雲端跌至十八層地·獄。這樣的二次抛棄,誰能夠接受?“堅強”,并不足以支撐整個支離破碎的人生。
肆.
他隻想要一個家,這麼簡單的訴求被扭曲被誤解成為“讨房子”。難道,在大家心目中有房子就等于有了家?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有瓦遮頭,有被可蓋。放心地吃、放心地睡,關鍵是“安全感”。
等養父母雙雙去世之後,劉學州由外婆養大。這是我們所說的孤兒,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并且非常努力,成為非常優秀的少年。
即便有抑郁症,但我看到的都是他昔日的笑顔。是誰,将他逼至死亡的邊緣?并且,加上了那根壓倒劉學州的“稻草”?
伍.
前陣子,我在工作上犯了非常低級的錯誤。一直在調整狀态,也沒有過于留意“尋親”這些新聞。還以為,劉學州與父母團聚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我隻是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
1月21日,劉學州曾連發數條字母動态,連起來組成單詞“rebirth”,意為“重生”。
“陽光照在海面,我也歸于大海。從這裡結束自己的一生,也帶走了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你道别人間疾苦,開始嶄新的旅途了嗎?
哎,傻孩子。死亡,真不是什麼解脫。活着,總歸還有希望的。
END。
我見證了劉學州的人生終點,這是人間悲劇。
生來即輕,還時亦淨。可惜了,那鮮活的生命......
免責聲明:以上所有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