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缺乏如何影響我們?為什麼被人漠視能讓我們如此“憤怒”、“絕望”,乃至最殘酷的體罰對我們來說都可以是一種解脫?
他人對我們的關注之是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确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的自我感覺和自我認同完全受制于周圍的人對我們的評價。
如果我們講出的笑話讓他們開懷,我們就對自己逗笑的能力充滿自信;如果我們受到他人的贊揚,我們就會對自己的優點開始留意。反之,如果我們進了一間屋子,人們甚至不屑于瞥上我們一眼,或者當我們告訴他們我們的職業時,他們馬上表現出不耐煩,我們很可能會對自己産生懷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當然,在一個理想世界中,我們可能更堅強一些。我們會固守自己的底線,不管别人是否在意我們,也不會顧慮别人的臧否。可能有人曲意奉承我們,但我們并不是以而自鳴得意;同樣,隻要我們對自身有清醒的認識,清楚自身價值之所在,他人不公允的看待也不會傷及我們,因為我們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境遇。
然而,我們對自己特性和品質的認識總是在一些互相沖突的評價中飄忽不定。一會兒覺得自己聰明機巧、幽默風趣、一言九鼎,一會兒又覺得自己蠢笨如牛、了無情趣、一錢不值,在這種搖擺無定的情狀下,我們對自身價值的判斷完全受制于社會的态度——若得褒揚,我們就會感覺良好:反之,則痛不欲生。仿佛我們對他人的情感負有虧欠似的。
我們的“自我”或自我認知可以用一隻漏氣的氣球來作比方——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他人的愛(對于氣球而言,便是源源不斷的氫氣)來填充自己的内心,而經不起哪怕是針尖麥芒大的刺傷。我們的情緒變得難以理喻,一會兒因他人的褒揚而開心,一會兒為他人的漠視而傷懷。同僚的一句心不在焉的問候,幾通沒有應答的電話就可能使我們悶悶不樂;而如果有人記住了我們的名字,或送來一隻果籃,我們又會覺得生活滿灑陽光,人生何等惬意!
從感情和物質這兩方面來看,我們通常都會對自己的地位産生焦慮,這并不奇怪。我們的地位決定了我們可能赢得多少世人的愛,而世人對我們的關愛又是我們看重還是看輕自己的關鍵。地位對我們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打開關愛之富的金鑰匙:沒有了他人之愛,人類将失去自信;沒有了他人之愛,我們将難以按自己的秉性辦事。
如何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一生
假如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就去讀那些好書,和那些偉大的靈魂及先賢的智慧進行交流探讨,也給自己打一個好底子,在世界中培養一份自己的定力。
周老師特邀名家,在5本經典中,一起品味人生,成長自我,掃描上方圖檔二維碼,即可收聽~
好消息!
周老師的《人生答案之書》
榮登2021年網易蝸牛讀書年度好書榜
散文随筆類第二名
人生之考卷置于每個人面前,無人可以回避,人人必須寫出自己的答卷。是以,毋庸置疑,所謂答案也隻是我寫的一份答卷罷了。我從來不相信所謂人生導師,更不會可笑到想要自己來充當。在人生的考場上,我們都是學生,我也許是一個比較用功的學生,那麼,我的答卷或許可以供同學們參考,僅此足矣。
——周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