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要培育一批進軍“元宇宙”等新領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沒弄明白是啥就拒絕接受,那隻能窮下去了。
幾個重要詞彙:元宇宙、創新型、中小企業。
元宇宙确實目前隻是個概念,隻有殼沒有黃的蛋。是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場忽悠。
其實,太糾結如何解釋元宇宙本身,就是個錯誤。元宇宙隻是下一次科技變革的行動代号,當然是美國先提出來,畫個餅,讓有能力的企業做,臉書幹脆連公司名都改成了元宇宙。誰也不知道最後做成了的元宇宙是個啥,但是最後結果能拉動需求帶動經濟發展了,目的就達到了。
我們國家顯然也從科技老美那學到了一些精髓。種子撒下去,都來折騰,指不定哪個企業就突變了,管他是狗是豬,鐵軌剛發明的時候也隻是單純解決煤礦運煤問題。
話說回來,就算失敗,也沒啥損失,總比什麼也不幹要強。
另一個關鍵詞“創新”,雙減政策、産業更新,都圍繞創新,國家特别珍惜和鼓勵創新,因為我們太缺了,多數産業長期拿來主義,靠吃人口紅利複制粘貼。再這麼亦步亦趨走下去就無路可走,既然意識到老套路已經行不通,曾經習以為常的事,很快會改弦易轍。
最後,把希望更多放在中小企業上。大企業在經過長期競争成長擴張之後,普遍現實主義,人事固化,管理政治化,不靈活,難轉向,期待它基因突變難上加難。把這麼美好的理想扔給他們,很可能轉眼變成收割消費者的利刃。
中小企業,像種子一樣,慢慢發育。從小養大的孩子,不是親生,勝似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