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車自駕的“充電焦慮”你有嗎?

電動車自駕的“充電焦慮”你有嗎?
電動車自駕的“充電焦慮”你有嗎?

燃油車占用充電車位停放的現象依然存在。 南都記者 梁羅喆 攝

電動車自駕的“充電焦慮”你有嗎?

棉洋服務區電動汽車充電站旁邊就是普通停車位。

電動車自駕的“充電焦慮”你有嗎?

充電時,人在車上坐的現象并不鮮見。

電動車自駕的“充電焦慮”你有嗎?

位于廣州天河的廣氮服務區,公共充電樁與車企換電站共存。

春運自駕人群不斷壯大,開電動汽車回家、出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然而,節假日高峰出行,服務區充電樁供需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廣泛存在。國慶假期車主争搶充電樁的畫面,仍令人記憶猶新。

截至2021年底,廣東已建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共463個,累計建設充電樁1140座,充電樁密度的不斷提升,将更“适配”電動汽車的出行。

南都記者新春走基層,走訪目前高速路服務區,了解充電樁的使用狀況,同時結合行業發展,為電動車出行提出建議。

新能源汽車出行成為常态

“不是在找樁,就是在找樁的路上。”說到高速公路上充電,不少電動車車主都心存顧慮,去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更是上演了服務區搶充電樁,幾乎大打出手的“名場面”。

對于電動車高速路出行而言,高峰堵車并非最絕望的,更絕望的是眼看車輛沒電了還沒處充電,即便找到充電樁,超長的排隊時間,極大制約了出行。

随着春運自駕人群不斷壯大,加上新能源汽車出行成為常态,廣東高速服務區在近年春節、國慶長假期間,都出現過充電樁一樁難求的現象。有車主抱怨,節假日要想充電,一輛車至少要充半小時,而且前面往往還有兩三輛車在排隊。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透露,春運期間,高速公路車流整體會上升約6%,尤其在臘月廿三(1月25日)、廿四(1月26日),年初五(2月5日)、初六(2月6日)會出現高峰。在高峰出行時段,一些交通量比較繁忙的路段可能會出現交通擁堵、充電樁緊張的情況。

兩年暴增10多倍但仍供需不平衡

南都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廣東已建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設充電樁1140座,充電停車位是2280個,是2019年初的13倍,這些資料隻是國标充電樁,還不包括部分車企專門出資跟路段合作的充電樁。即使現在廣東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比2019年大幅提升,但是實際使用起來,仍存在需求不平衡。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公路營運管理處副處長劉麗日前公開對媒體表示,目前節假日高峰期充電樁緊張,主要是因為“兩個需求不平衡”。首先,不同時段的需求不平衡,平時對充電樁的需求較低,但節假日需要排隊,“其次,不同區域的需求不平衡。珠三角區域的需求高,往廣西、江西、湖南的出省通道和跨市路段的需求比較高。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往福建的出省通道和偏遠山區路段需求則比較低。”

為此,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計劃實作互聯互通,讓充電樁“查得到”。目前廣東所有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在粵易充、順易充等導航平台上都可以查得到,但尚未建立統一的資料平台統計所有充電樁的資訊。按照規劃,今年要建立統一的智能化資訊系統,至少要把交通系統的充電樁資訊全部納入進來。

實地調研

A

非節假日充電樁數量充足,使用率超五成

春運開始前後,南都記者走訪了省内一些高速公路服務區,觀察充電樁數量、位置、指引及停車便利性等。以汕湛高速、廣河高速的部分服務區充電樁為例,依然存在充電樁偏少的現象,而有個别服務區的充電停車位依然出現燃油車占用停車的情況。

南都記者在汕湛高速(往廣州方向)連續進入6個服務區,發現服務區的充電樁配置多為4個,走訪時的使用率基本在一半以上。在非節假日,充電樁能夠讓車主從容充電。記者在瓦溪服務區看到,該服務區的電動車充電區域,4個樁位隻剩下一個空位,有兩輛吉利帝豪EV和一輛廣汽埃安Aion S正在補能。

一位正坐在駕駛室等待的車主表示,他的車輛快充充滿電一般需要一個小時。他坦言,在非節假日充電還算友善,但到了長假,這種從容将不複存在。在石壩服務區4個充電車位中,一輛小鵬P7和比亞迪e5正在充電,楊村服務區的4個充電車位中,一輛特斯拉Model X與一台高合HiPhi X已經捷足先登。雖然小鵬、特斯拉等品牌有自建充電樁,但在高速路出行中,同樣需要依賴國标的公共樁。

而在市區高速路的服務區,充電樁的使用率要更高一些,例如廣州環城高速的廣氮服務區,4個充電車位經常都處于“滿員”狀态,除了私家車,像貨拉拉等營運車輛,也會在這裡進行補能。

也有在其他服務區充過電的車主告訴南都記者,雖然有的服務區充電樁數量要多出不少,但有部分處于故障狀态,充電裝置維護方面讓人并不放心。廣州的電動車車主馮先生表示,去年國慶假期,他在廣州駕車至汕尾,“服務區車流量可以用‘恐怖’來形容,加上不少充電樁不能正常使用,我直接打消了在高速路充電的念頭。”最終,馮先生下了高速,在惠州一處品牌超充,為車輛補能。

大多數嘗試過電動車長途出行的車主都表示,平日裡高速路充電樁數量整體上較為充足,且一般都有空位,而且不會等到電量幾近用完才充電,隻要做好規劃即可。然而,節假日充電樁的使用率暴增,車主有時隻能“幹等”。為此,暫時離開高速,使用高速口附近的其他充電樁,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B

燃油車占位仍常見,充電樁的布局不清晰

南都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燃油車占領充電車位的情況比較常見。記者到達中新服務區時,看到電動車充電站4個車位均空置着,但在“充電車位”的醒目标志牌下,現場卻停放着幾輛燃油車了。盡管當時并非充電高峰,但也可能影響後到需要充電的車輛。

此外,由于大多數充電車位都是近年才陸續修建,充電樁的布局,與服務區其他車輛的分流,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學問”,充電樁使用友善與否,與其所處的位置也有直接關系。

在記者走訪的部分服務區充電站,就有個别與普通車位幾乎混在一起。在棉洋服務區内,電動車充電站所處位置,幾乎與普通車位“擠”在一個區域,若在長假出行高峰,服務區内車流量大增,如何保證充電車輛與普通車輛的停放、通行不受影響,是一個挑戰。

相比之下,有的服務區的充電樁遠離公共車位,周邊比較開闊。這樣的布局設計,可使電動車位不容易被燃油車占用,同時,出行高峰期間,有利于車輛的分流。而更極端的情況,萬一電動車在充電時出現起火等意外事故,也利于将影響降至最低。

作為電動車車主,進入服務區後,第一時間就面臨找樁的問題。高速路服務區内部道路通常都是單向行駛,服務區的指引是否明确,也直接影響着車主充電的便捷性。

南都記者在進入瓦溪服務區時,看到入口處有單獨的“充電樁”指引辨別,不難發現充電車位就在加油站後方的角落處。但在石壩服務區入口,就沒有看到明确指引,車輛駛入服務區後,如果走錯車道,尋找充電樁的難度就有所增加。廣河高速的沙迳服務區,入口處沒提供明确的“充電”标示,而在中新服務區,入口處雖然沒有單獨提供“充電樁”指引,但從一塊綜合服務指引牌中,可以看到服務區有充電服務。

在這次南都記者走訪的幾個服務區中,楊村服務區是找充電樁最快捷友善的一個,不僅在入口處有明确指引,而且充電樁離入口處最近。

市區一帶服務區的充電布局情況也有很大出入,廣氮服務區的充電樁不但顯眼,而且距離服務區入口較近,距離加油站和停車區較遠,非常友善電動車使用。但在繞城高速的火村服務區北行方向,車流量十分巨大,但充電樁還沒建成。

有車主認為,燃油車油量偏低時,仍能跑幾十公裡甚至一百公裡找加油站,路上“趴窩”的可能性接近為零,但高速路上充電樁的布局是否清晰明朗,充電樁有無故障,都直接影響電動車長途出行的規劃,錯過充電樁以及充電樁故障,都會讓焦慮感倍增。

出行tips

1 空曠區尋充電站

除了個别服務區的電動車充電站位于公共車位附近,不少服務區充電樁都遠離普通車位區域。如果在節假日車流量較大的時候,“鑽”進公共車位區域裡面找,最容易被堵。

由于服務區内車道多數為單行道,一旦發現走錯路,倒車出來就有些麻煩了。是以,進入服務區後,要謹慎地留意好充電站辨別,繞開公共車位區域,在空曠區域尋找充電站。

另外,服務區充電樁緊張時,車主也可以充分利用高速路出入口附近的充電樁,短暫離開高速,進行補能。

2 規劃好充電節點

出行高峰期間,服務區的車流量會暴增,充電樁暫時滿足不了需求的現象很常見。有的車主充電需求不算十分迫切,一看到服務區入口處車輛在排隊,就幹脆繼續前行,等到下一個服務區再充電。然而,由于服務區距離不一,甚至有的還處于關閉或未開通的狀态,這種情況在一些剛通車不久的高速路上會更常見。

是以,車主出行時,應特别注意沿路服務區的布局,根據續航情況規劃好充電節點,利用好各類充電APP,避免電量快用盡時,才急忙找樁。

3 充電時勿留車内

目前各類充電站,大多都會提醒充電時人勿留在車内。但事實上,記者走訪多個服務區充電站時,看到司機待在車内等候的現象很普遍。

業内人士指出,之是以不允許“電動車充電時人待在車上”,是擔心電動車輛在充電時萬一突發着火事故,人員撤離不及時,容易引發慘劇。畢竟,動力電池萬一出現事故,從冒煙到着火的過程很快,還會伴随爆炸、爆燃等危險。在任何充電樁充電,司乘人員都應下車。

應對

廣東省對57個服務區進行充電設施覆寫

為了進一步應對春運的電動車出行,今年1月15日前,廣東省就對全省具備建設條件但還沒有建成充電設施的57個服務區,進行充電設施覆寫。

根據此前印發的《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2025年前,廣東省将實作全省營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100%覆寫。事實上,早在2020年,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已把充電樁建設列入到交通廳的民生十件實事之一,要求2020年底實作幹線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全覆寫的目标。

劉麗介紹,應對電動車出行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一方面加快建設進度,實作充電設施全覆寫,推進解決珠三角區域繁忙路段充電樁不夠的問題。另一方面推進技術更新,進一步提升充電樁充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

車企設超充、換電站 增強充電基礎設施密度

企業的介入,也是加大充電網絡密度的重要一環。春運剛開始,小鵬汽車方面向南都記者介紹,目前已經在全國337座城市落地充電服務,為了提升春運期間的充電體驗,會在高流量的京港澳高速沿線南端6個超充站開展線下相關服務。

高速出行的“補能之戰”,已經悄然在車企中展開,蔚來目前将近800座換電站中,不少位于高速路服務區内。蔚來第二代換電站,隻需要約4分鐘就能完成換電,相比充電而言,補能速度大為提升。動力電池企業甯德時代,也在1月18日宣布推出換電品牌,未來将為支援換電的車型提供換電服務。

而相對較早布局超充站和目的地充電站的特斯拉,大量充電樁的布局都集中在主要高速路出入口的周邊,友善長途出行的車輛補能,超充站通常還配置了休息區域。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為261.7萬台,同比增加超七成,充電基礎設施的密度仍在高速增長。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梁羅喆 鐘鍵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