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你或許嘗試過:用手機打開浏覽器使用無痕模式浏覽一些重(bu)要(ke)機(miao)密(shu)。

無痕,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痕迹。但是,你以為開了無痕模式就真的沒有痕迹嗎?殊不知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軟體總是可以輕易記錄了我們的資料。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今天我們來看看,你看的小電影都被誰給監視了。

首當其沖就是浏覽器。

在去年的 6 月份,外媒 Reuters 報道,部分美國使用者發起集體訴訟,将谷歌告上法庭。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原因是有使用者發現,Chrome 浏覽器在無痕模式下,他們的網絡浏覽行為仍然是被追蹤的,而且估計有百萬使用者的個人隐私存在暴露的風險。

谷歌就因為「無痕模式」洩露隐私,面臨 50 億美元的高額索賠。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那麼無痕模式,到底會不會洩露隐私呢?

在這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浏覽器擷取相應内容的過程。

當我們把關鍵詞輸入到搜尋框後,浏覽器會記錄搜尋記錄,再通過路由器傳輸到網絡營運商主網絡。

再把資訊傳送到相應的網站伺服器,然後再把搜尋到的結果傳送給使用者。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在這個過程中,浏覽器通過 Cookie(浏覽器緩存)記錄使用者的輸入資料,自動儲存使用者資訊。

當使用者下次再登入該網站時,網站就可以通過 Cookie 辨識使用者身份,直接登陸。同時,你的登入資訊、浏覽喜好等就會被記錄。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基于使用者的這一顧慮, Chorme 推出無痕模式。因為這個模式,不少人對 Chorme 的好感度倍增。但是仔細看一下詳情你竟會發現自己被耍了。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詳情中說到,在無痕模式下,Chrome 不會存儲某些資訊:

  • Chrome 不會儲存您的浏覽記錄、Cookie 和網站資料,或在表單中填寫的資訊。
  • 您下載下傳的檔案和建立的書簽将會保留下來。
  • 以下各方可能仍會看到您的活動:您通路的網站、您的雇主或學校、您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但同時無痕模式也說了,這些地方依舊是能看到你的活動的。

您通路的網站、您的雇主或學校、您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無痕模式是沒辦法限制這些的,像網站、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甚至于你的上級都是可以看到的。

這主要是為了能夠收集使用者資料,分析使用者的喜好,另一個就是能夠精準投放廣告。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雖然 Chrome 明面上說着「無痕」,但是背地裡該收集的、該記錄的,一樣都沒少。

這也難怪 Chrome 被集體起訴了。

是以說,真正的無痕是沒有的,充其量就是可以在浏覽完後清除你的搜尋記錄與浏覽曆史,網站收集通路資訊是阻止不了的。

除此之外,輸入法也有壞心眼。

隻要日常打字,就跳不過輸入法,慢慢地會發現,輸入法好像越來越懂你了……

你打了什麼字,輸入了什麼網址,輸入法更是明明白白的,你在輸入法面前就是個透明人。

而且,輸入法會根據使用者輸入内容,精準推送廣告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最後,想提醒一下,大家在浏覽網頁的時候應該也發現了有的網址開頭是 HTTP,而有的開頭是 HTTPS。這兩個詞是有特殊含義的。

具體可參考前兩天的文章:《看小電影沒檢查是HTTPS的,差點出事...》

HTTP 翻譯過來是超文本傳輸協定,也就是會用明文的方式發送内容。HTTPS 則是用安全套接字層超文本傳輸協定,也就是用加密方式發送内容。

你偷看的“小電源”,全被黑客監視了

是以,大家不僅不要在 HTTP 開頭的網站上查閱學習資料,更不要輸入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資訊,小心資訊洩露。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隐私早已經成為一種奢侈。社死不社死都是小事,不要被騙才最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