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最近,一個小姑娘着急上學,竟然急哭了!

而令小姑娘着急的原因,竟然是——

媽媽太“磨蹭”?!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原來,由于女兒上學出門總是愛磨蹭,某天媽媽就在女兒準備出門上學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故意拖延出門時間。

女兒眼看着要遲到了,早已準備就緒在門口等待,一直在催促媽媽,可媽媽依舊不緊不慢,最後女兒急哭了:

“媽媽快點……上學要遲到了……”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媽媽表示自己實屬“被迫營業”,平日裡深受女兒磨蹭的折磨,這一次決定走女兒的路,讓她“無路可走”。

果不其然,此招一出,效果立竿見影,女兒意識到磨蹭帶給自己的緊迫感了。

第二天在吃早飯時,女兒主動提醒媽媽可以準備一下了,并表示之後自己會漸漸改正磨蹭這個壞習慣。

媽媽看到女兒的變化很高興,于是就跟網友們分享了這件事,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好多娃爸娃媽們表示:“學到了!”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同樣有此“高招”的,還有山東的一位爸爸:

為治好女兒上學前愛磨蹭的壞習慣,他陪女兒一起磨蹭,讓她自己去承擔遲到的後果。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結果呢?

第一天遲到了的女兒,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自覺起床了……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幾乎每一位父母都遇到過這個難題。

與以前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清楚地知道不能跟孩子發脾氣,要理性地講道理。

以為自己的“理智”會換來孩子的“懂事”,卻沒想到結果事與願違。

那麼,問題出在了哪兒?

思想家盧梭在《愛彌兒》裡反複提到,世上最沒用的教育方法就是:發脾氣、講道理。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55387定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55387定律”,它說的是:

當你跟一個人說話時,對方能感覺到的,是55%的形象和态度+38%的眼神和語氣+7%的具體内容。

換句話說,如果你帶着脾氣跟孩子說話,那麼孩子真正聽到的隻有7%,這就意味着,你要氣急敗壞地反反複複地吼叫。

當大腦遇到突發危機時候,隻會有三種情況:攻擊、逃跑、冰凍。

對孩子來說,當你發脾氣時,他們的大腦會不自覺地感受到危機,是以,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要麼反抗,要麼逃避,再要麼就是呆住。

是以,你以為你說的很清楚,但實際上,孩子并沒有完全接收到你的資訊,他們的大腦還在考慮安全的問題。

趕着上學的小朋友急哭了,竟是因為媽媽太磨蹭?!這種教育方法你覺得對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發脾氣”是最無用的教育之一。

你的道理隻是你的道理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隻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對于如何講道理,亦然。

父母講道理,是從成人的角度去給孩子強加觀點。

但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

要讓孩子明白道理,不僅僅要把道理告訴孩子,還要讓孩子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這種通過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大人的幹預,在體驗後果的過程中學習的方式,被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稱為——“自然後果的懲罰”。

隻有讓孩子自己真正承受一次犯錯的後果,才能刻骨銘心地記住并改正。每一次實踐、犯錯都是一次成長、一次進步。

看見了、體會了,才能了解

孩子半夜打遊戲怎麼辦?

福建一位爸爸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福建的一個十幾歲男孩打遊戲時打到了淩晨兩點,爸爸發現後,沒有跟兒子發火,也沒有跟兒子繼續講道理。

而是帶他來到一個小市場,男孩發現,還不到淩晨三點,商販們已經開始營業了。

一個賣早點的阿姨說:自己因為常年風吹日曬,手皴的像老樹皮,天一冷還會裂開口子。

一個賣菜的大叔告訴男孩:自己因為沒有文化,不會用微信,隻能讓女兒教自己,都是吃了沒文化的苦。

回來的路上,男孩向爸爸感慨:“不好好讀書,就會過的非常辛苦,自己不應該癡迷遊戲。”

是以,任何事,看見了、體會了、了解了,才會内化成孩子自己的道理。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給孩子講道理,教育意圖太明顯,孩子隻能被動接受。

帶着孩子去看見,去感受道理,力量遠比講道理大得多。

讓孩子體驗式成長

自然後果法,實質是“體驗式成長”,在成長中自然地收獲經驗,以“後果”來引導孩子自然朝正向發展,通常适用于青春期之前的孩子身上。

聽起來這種教育方式有些“野蠻”,但自然後果法是教育孩子很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父母不放任、不姑息、不縱容的态度下,孩子會受到反思,變得謹慎,決不再犯。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經典台詞: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作為父母,如果平時也是個愛講道理的人,那麼下次可以試着去做一個陪孩子體驗“自然後果”的家長,你可能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缤紛家庭教育

分享科學的兒童教育知識,傳遞專業家長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緻力于做專業的家庭教育平台、爸媽掌中的教育手冊。讓您成為卓越父母,讓你家孩子未來缤紛多彩!

公衆号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檔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