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俞敏洪就是一本書

俞敏洪就是一本書

《中關村》雜志開出“名家專欄”已有半年多時間,令人高興的是“中國最富的教師”——

俞敏洪

先生談人生感悟的“論語”,頗得讀者青睐。一位已退休不願意上網的中學老教師對我說,“‘玉米糊’(對老俞的昵稱)既會教書,又會育人,更會賺錢。他在《中關村》發表的勵志靈性獨幕喜劇,我每期必讀,受益匪淺。”毫無疑問,俞敏洪是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的名人,他“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鬥曆程”,給我們啟迪鼓舞,催人奮進,感人肺腑。今天的俞敏洪頭上罩有許多耀眼的光環,諸如“成功的商家”、“民間教育家”、“知識英雄”、“時代驕子”……可是,我們感到最親切的還是讓人景仰的“

老師”這三個字。因為“老師”的涵義更能展現俞敏洪的核心價值觀——“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認為,俞敏洪的“靈魂深處”,鬧的是“教育革命”;實作“科教報國”理想的手段,玩的是“商賈”運作。市場經濟時代,“一分錢難道英雄漢”。俞敏洪,從一個國中畢業的拖拉機手,闖進高等學府北京大學;從一個被北大掃地出門的違規教師,成為名冠神州大地教育訓練界的領軍人物;從開“夫妻店”大街小巷刷廣告的個體戶,成為登陸紐約交易所具有億萬家資的上市公司老總……俞敏洪太知道“孔方兄”的重要性了!俱往矣,“百年北大”不乏諸如蔡元培那樣的偉大教育家、陳獨秀那樣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胡适那樣的世界著名學者、梁漱溟那樣的國學大師、厲以甯那樣的經濟學教授……然而,像俞敏洪這樣實施“教育報國”“商賈賺錢”的奇人,至今還絕無僅有,首屈一指。

  

  我們敲開俞敏洪的部落格之門,又拜讀了郭亮、黃曉編著的《俞敏洪傳奇》和《赢在中國》項目編著的《俞敏洪創業人生》,益發感到——“俞敏洪就是一部演繹人生還沒有結尾的大著作”,高潮還在後頭,我們期許俞敏洪有更精彩的人生故事奉獻給讀者。

  醉眼中的朦胧

  古人雲“世人皆醉我獨醒”,“李白鬥酒詩百篇”都是一種境界。俞敏洪的“貪杯”早有傳言,當我們讀過他的《2008,記憶中的暢飲》,算是得到了一點印證。“杯中物”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酒後吐真言,“在半醉半醒”之間,讓人們看到了“硬漢子”内心的軟弱。

  借酒澆愁

  出國無望,家庭經濟陷入困境,于是想起了自己對于托福考試的深刻研究,就背上書包到各個教育訓練機構開始教書謀生。1989年的夏天特别漫長和沉悶,我為了打發時間,和一所民辦學校商量,以承包的方式辦了個外語補習班。當時王強剛好在國外進修了一年後回到國内,我們倆一唱一和,居然招到了一些學生來上課,這個班應該算是新東方最初的雛形。後來北大認為我辦班是非法行為,是不尊重北大的一種表現,就給了我一個行政記過處分。處分在北大高音喇叭播出的時候,剛好外面下着大雨,我和王強在房間裡喝酒,結果喝得不省人事。後來王強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又偷偷出國去了,我收到他的明信片後才知道他已經到了美國,而我的第一次辦學熱情也從此夭折。到了1990年夏天,我覺得呆在北大的生活變得愈加沉悶無聊,于是痛下決心告别了希望成為北大教授的夢想,把全部行李裝上一輛三輪車,在月光之下推出了北大南門。

  酒水傳禍

  新東方在改革時期,内部沖突錯綜複雜,非常突出。今天跟這個人喝酒,明天跟那個人喝酒,互相談論到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因為心中有怨氣,就不免說出一大堆對他人不利的,甚至貶低那個人的話。結果,第二天他們兩個人會在一起喝酒,喝酒喝多了就會控制不住,其中一個人就會說,昨天俞敏洪說了你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我就變成了一個在别人背後說三道四的上司。實際上,在背後議論别人是一個人的本性,而且會帶來快感。每一個普通人都有權利在背後去議論别人。但是在一個特定位置上的人,比如說在我這個位置上的人,要在背後去議論别人,就會變成說别人的壞話。後來,我才發現,我之是以在新東方的改革過程中遇到很多艱難,是因為很多人認為我在背後說過他們的壞話,而實際上他們在背後說我的時候并不比我說他們的時候少,但是我不能和他們計較,因為我處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上,沒有權利去和别人計較。我明白這點之後,就開始收斂自己的習慣,結果發現新東方人對我的尊重開始提高。

  酒後真言

  在新東方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和員工、老師、管理者們喝酒。随着新東方的發展,大家平時見到我都變得畢恭畢敬,至少表面上如此,至于背後是否罵我不得而知。原來那些敢于罵我的元老們不少都退出了管理一線,也不好天天闖到我的辦公室罵娘,結果我就變得很孤獨了。隻要大家一喝酒,熱鬧勁兒就會上來。我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做新東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聚人”。“聚人”不是為做事業,不是為賺錢,而是為熱鬧,因為想要一直熱鬧下去,就要通過做事業和賺錢來維持熱鬧。但後來發現事業做大了,也賺錢了,卻不熱鬧了,這就違背了我的初衷。是以我要創造一些熱鬧的場面讓大家熱鬧起來。我出生在農村,特别喜歡村莊的感覺,喜歡全村人紅白喜事聚在一起喝酒的熱鬧,是以喝酒就變成了調動新東方情緒的重要方法之一。

  醉翁之意

  2008年,我喝了很多酒,有幾次比較暢快的記憶。一次是6月份和新東方的管理幹部徒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大家頂着烈日走完30公裡路程以後,在黃昏的草原上大碗喝草原烈酒,大塊吃烤全羊,唱歌跳舞罵娘,直到滿天繁星,意猶未盡,一路高歌到達宿地,已經午夜時分。再一次是和新東方元老們聚會,我們來到長城腳下,住在一個小客棧裡,剛好是陰曆7月15,月亮從長城上面爬起來,大家一起回顧往事,感慨萬千,不能自已,一醉方休,擊缶而歌,響徹長城内外,和村莊裡的狗吠聲此起彼伏,直唱得淚流滿面,和衣倒地而睡。又一次是陰曆8月16,新東方在京機構的幹部聚會,在“江南賦”飯店,一百六七十号人,飯沒吃人已醉,我醉眼朦胧看到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和搖搖晃晃的身影,内心充滿喜悅。飯後,又相約到頤和園南宮門邊的運河橋上,賞月放歌,直到明月西斜才盡興而去。當然還有很多次這樣的沉醉,回憶起來餘味無窮,這毫無疑問成了我願意把新東方做下去的原因之一。當然,我還要喝很多不得不喝的酒,平均每個星期2到3次的應酬,有時候也會喝得酩酊大醉,但卻很少有愉快的回憶。有時候和新東方之外的朋友們一起喝酒,也能展現出喝酒的意味。有一次,我和一個知心朋友、某個報社的社長一起喝酒,酒後還要去某個網站做訪談節目,因為“臭味相投”,兩人都喝得舌頭轉不過彎來。後來居然還去做了兩個小時訪談,對方一看我們話語不對,本來要直播的節目改成了錄播。等我們酒醒了,對方讓我們審稿,我被自己的講話吓出了一身冷汗,語言“放肆”到了沒有邊際的地步。我趕緊央求采訪者不要發表,幸虧對方真誠厚道,避免了一場口舌是非;從此凡是做節目之前,我再也不敢喝酒。

  冷靜中的思索

  俞敏洪有一個“不安分的靈魂”,“注定要過一種在路上的生活”——“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極限,人生終将輝煌”。當你認識一個近距離的俞敏洪,不難發現:沉思者的俞敏洪為讀者描繪出“新東方的未來藍圖”。

  播種激情

  所有來到新東方的學生,都感受到新東方有一種精神存在。學生來新東方的初衷,都是為了英語考試或者語言能力提升;一旦走進新東方教室,就能夠收獲一種激情、一種奮進、一種熱愛生命的态度。在十幾年的發展曆程中,新東方從一開始就把兩種元素融入到教學之中:輕松幽默的語言和充滿煽動力的勵志教育。正是這兩種元素造就了新東方的魅力,使新東方顯得與衆不同。尤其勵志教育,十幾年來已經成為了新東方的一種傳統,很多學生在百無聊賴和迷茫之中走進新東方,在聽完老師講課之後,常常眼前一道亮光閃過,發現生命可以過得遠比自己想象的精彩,更發現隻要堅持奮鬥,人生終将輝煌。

  讓失敗者成功,讓成功者更加輝煌,是新東方勵志精神的重要核心。我們不斷強化這一信念: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寶。這一勵志教育的源頭主要來自我自己的經曆:我在連續聯考3年後走進北京大學,在北大因為肺結核病休學一年,畢業後聯系出國3年未成,後來峰回路轉創立了新東方。正是這一次次面對失敗和疾病的抗争,讓我變得越來越堅毅,也越來越相信天地之間終有我一席之地。當我把自己的經曆和感受講給學生聽,當我說出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豪言壯語時,我能看到學生的臉色變得熠熠生輝,眼神中流露出對未來強烈的渴望。

  靈魂宿命

  新東方的未來是什麼?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新東方從過去走到現在,一直是順其自然發展而已,我從來沒有設計過她的未來,更沒有“五年計劃”之類的宏圖。商界瞬息萬變,制定計劃也不一定管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從新東方誕生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新東方永遠不會做教育之外的東西。說得好聽點,叫“術業專攻”;說得直白點,就是别的領域我不懂,是以也就不願意去碰。這一特點,讓新東方無意之中一直走在正道上,不管是新東方的語言教育訓練,還是遠端教育,圖書出版,基礎教育,或者現在正在開拓的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教育”兩個字,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教育行業。我想,在未來可見的時間裡也不會離開。是以,新東方可見的未來,一定是在教育領域裡風雨兼程,勇往直前。至于說最後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已經不在我們應該擔心的範圍之内。隻要方向是對的,那怕道路再曲折,也終将能夠走到我們夢中的目的地。

  新東方當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千千萬萬希望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的人去實作夢想,就是鼓勵千千萬萬經曆了失敗和挫折的人重新站起來迎接生命的挑戰。我們希望并堅信新東方是一個不平凡的地方,一個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燦爛的地方,一個讓人們的心靈變得更加充實的地方,一個讓人們變得更加充滿自信和坦然淡定的地方,一個讓人們更加懂得人性、懂得大愛、懂得珍惜的地方。

  新東方的未來,就是讓千千萬萬的人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我的宿命。

  百年育人

  新東方學校并沒有做高等教育,做的是夾縫中承上啟下的教育訓練,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附加教育訓練。後來,市場經濟把新東方“逼”成上市公司,“教育界”上市公司,在中國算是“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拿美國人的錢,整合中國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廣度系指大學數量多,深度系指教學品質高。這一點,在歐美包括日本這些經濟發達國家展現非常明顯。美國之是以能“百年強盛”,不僅是政府效率高,也不單是人才衆多,關鍵是人才的得失。怎麼得的?教育培育出來的。這次金融風暴,美國依然向外國留學生發放獎學金,這是國家的遠見卓識,如果沒有人才,那就什麼都别談了。在美國,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機會;并為世界培養大學生,這些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學業有成後就留在美國,為美國做貢獻。當然,許多學子身在美國心在祖國。也有像新東方徐小平這樣的才子,“抛棄”美國,歸國創業。還有我們新東方的副總裁柯宇涵,他是純粹的美國人,為中國教育做貢獻,更令人欽佩。

  為民請命

  國家完整的教學體系應該由兩部分組成,即公立教學和民辦教學。這不單是民辦教育的舉足輕重,而是形成與公立教育競争的态勢。就像國有企業,倘處于壟斷狀态,服務、價格都沒有優勢可言;倘教育形成壟斷,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教授隊伍優劣,都無所謂,國家給名額就招生,形成官辦獨攬局面,結果是中國高等教育隻有“一枝”,但不是“獨秀”,因為沒有“秀”起來。加拿大就有這個問題,都納入公立教育體系,隻知道一個多倫多大學,别的都沒有了,導緻有真知灼見的教授都跑到美國去了,教育難有發展。中國大學現在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競争性。我通路過幾所大學,似乎沒有一個校長為教學着急,着急的都是招生數量能不能多,欠的錢能不能還。

  孔子辦教育是典型的“私立學院”,延續幾千年,書院一直在中國存在,私立教育相對來說是比較健全的,解放前也是私立和公立兩種辦學制度并存。北京大學在解放前就是私立的,南京大學、燕京大學為了跟北大競争,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品質。“十年浩劫”,一下子就把私立學校革掉了,切斷了中國教育三千年的命脈,後果就是:雖然現在已經開始支援民辦教育,但是繼承的難度太大。教育的千年命脈,切斷後想用30年續上,難度可想而知,而且還患有“偏愛症”——“大公無私”。公辦教育國家給錢,民辦教育分文不給,還時有難題,我們生發“庶出”的感覺。公立大學一枝獨秀的局面使中國高等教育陷入困境。教育需要資金,中國是典型的窮國辦大學,要請著名學者或者教授教書,“沒錢是不行的”。知識分子恥于談錢,但“沒錢免談”。新東方也能展現出來,“友誼永遠戰勝不了利益”,原來我給老師的工資比較高,教師品質自然也很高。

  為公把脈

  大學嚴重缺乏競争意識。比如大學評估,我親臨其境,眼見為實——學校忙的是怎麼安排飯桌,先讓讓評估的人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然後才能對學校評價好。吃得喝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拿檔案簽字,你能不簽字嗎?大學評估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屬于體制内的,任何體系的東西在評估中都可以搖擺,政策是人制訂出來的,也可以随意取消,是以隻要在管理層面上有自己的實力,就不需要面對學生

教授。教授缺乏歸屬感,那個大學給錢多就到那裡去,少有人把學校當成生命一樣的事業來對待。“曉之以理”,莫如“動之以利”。

  中國高等教育30年走了崎岖漫長的道路,改革的良苦用心人人認可。毋庸諱言,增加大學數量的同時降低了大學的品質。我參加過大學的貸款調查,少則欠款行幾萬,多則欠款上億。這些錢,如牛負重,如芒在背,校長天天就想着怎麼樣還錢。還有大學校長說,我借得越多,教育部對我越重視,我這裡有4萬學生,如果關門,定然引起社會動蕩,是以不用擔心。于是就形成了大學欠錢,教授無法進行學術研究、科研項目無法承擔的狀況。在這樣的狀态下,培養高素質人才豈不成了天方夜譚!

  荷戟彷徨

  中國高教改革,比較失敗的一筆是對民辦教育支援不夠。民辦教育剛起步的時候,曾出了一個政策,叫“公辦民校”,一個“公”字,就把“民校”壓下去了。然後又出台一個政策,叫“公辦獨立學院”,看似民間力量在操作,其實還是“看得見的手”在操縱,戴上“公”帽子,立竿見影,能發文憑。而像西安歐亞學院這樣的真正民辦學院,奮鬥了這麼多年才弄了些許名額,可見對民辦教育明顯歧視,結果就是民辦學院徹底陷入困境。而像新東方這樣的教育訓練學校,既不是基礎教育,又不是高等教育,尚有一條夾縫,我們就在夾縫中奮然匍匐前行。

  民辦教育的困境,一是沒有相應政策支援,二是資金嚴重缺乏。事實上,大學學費隻能夠支撐辦學開銷的25%費用;民辦大學的學費,除了花銷還必須有利潤,用來還貸款,發工資。試想,民辦大學那還有錢搞教育研究!坦率地說,中國沒真正意義上的私立大學。

  國人投資民辦大學,都有強烈的盈利目的,有的是圈地,有的以教育為幌子做商業,有的同大學合作以求分利。最後發現,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大學還沒有出現。現在有很多企業家,說年紀大了花不了這麼多錢,還是想投入到民辦大學中去的,但是他們發現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民辦大學,怎麼投?美國民辦大學的起因,也是一兩百年前很多有錢人沒有地方花錢,最後把錢拿過來辦起了一座座大學。

  中國教育發展,一定要兩條腿走路,即公立大學和民辦大學。竊以為,中國排名前100位的大學中間,要有40所左右的民辦大學出現,那才是中國教育的健康狀态。這個過程至少100年到150年才能完成,但是隻要國家支援往這個方向走,光明在前,一定能實作。

  新東方上市,我個人的财富倍增,但我的錢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私立大學還是遠遠不夠的。不過我還是下定決心,成立了基金會,夢想來辦一所人文大學。目前,這所大學的征地工作已經開始,建築設計也在着手進行,但是我還不知道國家什麼時候能認可我們辦大學的資格。如果不承認我的資格,我就繼續在那塊土地上辦教育訓練學校。

  俞氏“雷語”

  黑格爾曾嘲笑孔子的《論語》不過是“處世格言”而已。在當今“國學熱”熱得有些讓人發昏之際,引用“洋人”的話似嫌背時。不過,我們讀些經過“高手”篩選後的俞敏洪的“新論語”,卻可看出

老師的“心魂”。借幾條俞氏“雷語”作為本文的結語。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這是我做人的原則。一是在任何時候一定要知道如何停止;第二就是轉彎做事情,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條直線能夠做成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永遠不是最短的距離;第三就是在任何時候一定要維護力量平衡,這樣一來容易形成穩定的局面。

  誰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新東方相信,個人奮鬥制勝、攫取成功的精神财産将永遠貧富不均。在浩瀚的生命之岸,你應該自豪地告訴世界:你追求過,你奮鬥過,你為輝煌的人生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從來沒有停止過拼搏。而這個造就了萬物的世界也将自豪而欣慰地回答你:隻要奮鬥不息,人生終将輝煌。

  成功沒有盡頭,生活沒有盡頭,生活中的艱難困苦對我們的考驗沒有盡頭,在艱苦奮鬥後我們所得的收獲和喜悅也沒有盡頭。當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遠沒盡頭”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時,生活之美也就向你展開了她迷人的笑容。

  商人和教育家,是兩種可以改變世界的人,為什麼要把他們對立起來?新東方要“成為中國優秀的英語教育訓練機構,成為中國民辦教育的典範機關,成為中國企業化運作教育的示範機關”。

  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将輝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