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年來了,還不 竈起來 ,這些小年的來曆傳說别忘講給小朋友們聽

“二十三,糖瓜粘,竈王老爺要升天。”小年來了,拜一拜竈王爺,舔一舔糖瓜,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距離春節也就不遠了,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最近幾年年味也沒有以前足了,近些年剛出生的小朋友們甚至沒有聽說過這竈王爺是誰,過年不就講究個儀式感,連小年的傳說故事下一輩都不知道了,還不趕緊講給他們聽。

小年來了,還不 竈起來 ,這些小年的來曆傳說别忘講給小朋友們聽

竈王爺的傳說

咱們中國人以農曆過年,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就是咱們傳統的小年日,北方人二十三,南方人二十四。小年的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祭竈日,提到小年就不得不提到竈王爺。

《酉陽雜俎·諾臯記》雲,竈王爺原名喚作張單,取字子郭,面若好女,生性花心多情,娶妻子生六女,與妻子不和就休妻。休妻之後敗完家業,乞讨為生,一日乞讨到妻子的家中,張單羞愧難當,無顔面見妻子就鑽進竈台躲避後被燒死了,玉帝覺得他有悔改之心,就封他為竈王。也有傳言說張單是因為造竈,被人供奉為竈王爺。

另一個傳說是,竈王爺成神之前是個貪官,但他貪得不是财寶,而是美食,每日必須有美食吃,好饞的貪官讓老百姓不堪其擾,一位神仙路過此地見狀,就把這個貪官推到竈台上,變成竈王爺,從此天天看别人吃飯。

因為竈王爺掌管人間煙火美食,古時候的老百姓對于竈王爺非常敬重,是以每年都要祭竈。

小年來了,還不 竈起來 ,這些小年的來曆傳說别忘講給小朋友們聽

到底哪一條是小年

臘月民間祭竈起源于竈王爺要去向玉帝述職的神話傳說,傳說每到臘月二十三,竈王爺會去天庭向玉帝彙報民間善惡,老百姓為了讓竈王爺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就會在這一天祭竈,向竈王爺供奉糖瓜。民間有諺語“二十三吃上糖瓜瓜兒,糊住竈王爺的嘴巴巴”就是說的這個習俗。

但是發展到現在,随着資訊的流通,人們發現南北方祭竈的日期都不一樣,南方人二十四,北方人二十三。這就有人迷糊了,這竈王爺上天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小年來了,還不 竈起來 ,這些小年的來曆傳說别忘講給小朋友們聽

晉代《風土記》其中提到:“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竈,謂竈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還有宋代文天祥的《二十四日》:“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古代的春節指的是立春。

是以最開始小年祭竈在臘月二十四,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對于小年祭竈的日期,漸漸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官宦人家二十三,民間二十四,水上人家二十五。

清朝雍正年間,皇帝在臘月二十三夜晚祭祀竈王爺,因為竈王爺二十四上天,上行下效,官員也跟着皇帝在臘月二十三祭祀,老百姓見上面這天祭祀,也跟着祭。如此北方地區多二十三祭祀竈王爺,南方因為資訊流通困難,依然二十四祭祀竈王爺。

小年來了,還不 竈起來 ,這些小年的來曆傳說别忘講給小朋友們聽

小年的風俗

小年離過年沒有幾天了,生活要有儀式感,年味要想足起來,不妨拾起老祖宗的習俗,過個有儀式感的小年,祭竈和吃糖瓜我就不說了。這小年的習俗還有貼窗花,吃餃子,備年貨。是以到了這一天不妨一起和家人吃頓餃子,貼幾個漂亮的窗花裝點房屋,帶着家人一起去集市上溜達溜達買點年貨。

小年來了,還不 竈起來 ,這些小年的來曆傳說别忘講給小朋友們聽

新的一年馬上來臨了,這個小年還不準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