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家公司都似乎成了科技公司。從軟體創業公司到投機性投資公司、制藥巨頭和媒體巨頭,它們都越來越多地加入到軟體業務行列。代碼品質不僅成為了一個必需品,更成為了一個競争優勢。因為衆多公司圍繞軟體而競争,開發軟體的人——軟體工程師正顯得越發重要。但是,你該如何發現那種百裡挑一的程式員呢?在本文中,我們簡明扼要地列出了明星開發人員的10種特質。
- 1. 熱愛程式設計
- 2. 完成事情
- 3. 持續重構代碼
- 4. 使用設計模式
- 5. 編寫測試
- 6. 善用現有代碼
- 7. 專注可用性
- 8. 編寫可維護的代碼
- 9. 能用任何語言程式設計
- 10. 知曉基本的計算機科學
程式設計是一種為了滿足興趣而心甘情願去做的勞動(Programming is a labor of love)。和其他任何職業一樣,唯有真正的熱情,才能完成真正的偉大事情。這裡有個誤解,認為編寫代碼是機械化并純科學性的。事實上,最優秀的軟體工程 師是工匠,他們能把能量、獨創性和創造力融入到每一行代碼中。偉大的工程師知道何時該把代碼雕琢至完美,知道何時把大型系統像拼圖一樣組裝到一塊。熱愛編 程的工程師從建構軟體中獲得滿足,就好比一位作曲家在完成一部交響樂後而欣喜若狂。正是興奮感和成就感,才造就了喜愛程式設計的明星工程師。
有很多技術人員隻談論軟體而不編寫代碼(隻說不做型)。而偉大軟體工程師會真正去編碼,這也是他們最為重要的品質之一。他們是實際做事的人。聰明人都 知道,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是直面問題,而不是花上數周來設計複雜又不必要的架構和函數庫。優秀工程師應當會問:解決手頭問題的最簡單方法是什麼?最近的軟 件開發方法——靈活實踐,正是專注那個。它的思想是,把複雜的項目拆分為短小的疊代,每個疊代隻關注一小部分的增量功能。因為每個疊代對應的編碼隻需要數 周,是以功能易于管理并簡單。
編碼很像雕刻。要像藝術家一樣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軟體工程師也要通過可能的最佳方式來持續完善自己的代碼,以達到目标。重新塑造代碼的原則稱為“重 構”,Martin Fowler在他的創意書中有相應描述。重構背後的原始思想是:改善代碼而不改變其功能,移動調整部分代碼以確定系統不腐,還有確定系統完成基于目前需求 該完成的事。持續重構可以讓開發人員解決另一個著名的問題——“黑盒遺留代碼”(這個問題基本無人想觸及)。
幾十年的軟體開發文化要求我們,不應該去改變正常工作的東西。然而,随着時間推移,問題是我們成為了老舊代碼的奴隸,老舊代碼變得不穩定和不相容。而 重構正好可以改變這一狀況,因為我們是代碼的主人,不是它的奴隸。重構在工程師和代碼之間建立起持續的“對話”,并帶來所有權、确定性、自信心和系統的穩 定性。
千萬不要成為老舊代碼的奴隸。如果代碼是他人所寫,或許你可以輕易推脫責任。但大多數時候,那些代碼是自己所寫,要拿得起放得下,舊代碼該埋時,就把它埋了!
自從所謂的“四人幫”(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和John Vlissides)發表他們的著作——《設計模式》後,全世界的軟體工程師一直都在讨論模式。在我們所處世界,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行為,模式無處不 在。軟體工程自然也不例外。模式就是不斷重制的跨語言跨系統的場景和機制。一位優秀的工程師通常能識别并利用模式,而不是受制于模式。工程師不應(強制) 讓系統去适應某種模式,而需發現在系統中使用模式的時機(恰當使用模式)。在使用模式來確定正确性時,應借鑒利用前人的智慧結晶,使用以前能正當解決特定 工程問題的方法。但請切記:模式不是萬靈藥;不要為了使用設計模式而使用設計模式。
曾有段時間,軟體工程師們認為測試不值得他們去做。然而,如果你不做測試,你怎麼能確定代碼就能正常工作呢?靈活實踐中的“單元測試”已獲得普遍認 可,因為它注重編寫測試來反映代碼是否有效。随着系統增大,測試也随之增大。有經驗的工程師知道并了解測試的價值所在,因為測試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能正常 運作的系統。優秀的工程師通常會確定出現過一次的Bug不會再出現第二次。但優秀的工程師也知道,不應該浪費時間寫那些瑣碎或多餘的測試,而需要專注測試 各個元件中的核心部分。
6. 善用現有代碼
“重新發明輪子”一直是軟體行業中的巨大問題之一。從發明新語言到從寫函數庫,忽視并重寫那些已經存在并已能工作的奇怪驅動力,已經造成大量軟體開發 的失敗案例。一位明星工程師會專注三種基本類型的重用:第一,内部基礎架構的重用,相應代碼是他自己或同僚編寫的;第二,使用第三方的函數庫,比如 JDK。最後,研究使用某些大型網絡服務商提供的相應服務,比如Amazon。總之,正确善用現有的代碼,使得軟體工程師能真正專注于最為重要的事情上 ——應用程式本身。
7. 專注可用性
優秀的工程師通常都專注于使用者。無論使用者是企業還是個人,無論是為消費型的軟體公司還是投資銀行,需要關注的都是可用性。使用者如何和系統互動?系統是 否提供一種簡單、直接和平穩的操作體驗?有種說法,因為軟體工程師是技術人員,他/她和“使用者如何與系統互動”沒有關聯,這種說法嚴重錯誤。優秀工程師努 力工作是為了什麼?不正是讓系統簡單并易于使用。他們無時無刻都會想到使用者,不會嘗試去發明那些令人費解,隻有極客才能了解并欣賞的東西。
有些時候,一些軟體工程師過于投入,反而忘記所編寫的程式/軟體,是供他人使用,不是做給自己看的“藝術品”。是以,在軟體開發過程中,一直要把“使用者”放在心中。
軟體開發界的另外一個小秘密是:編寫優秀代碼和糟糕代碼所花費的時間是一樣多。一位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他/她會從第一行代碼開始就考慮可維護性和代碼 的演化。沒有任何理由編寫“醜陋”的代碼、長達數頁的函數,或是稀奇古怪的變量名。優秀的工程師編寫代碼會遵循命名慣例,代碼編寫緊湊、簡單和不過度炫耀 聰明。代碼的每一行,都應恰如其分地展現出其原有目的。在給不便了解的代碼(塊)合理注釋時,别忘了命名規則。清晰明了的函數名和變量名可以讓代碼不言而 明。
在編碼時,有些程式員會有這種心态:過一會兒再來修改或完善某部分代碼或某條語句。但誰知這一“過一會”竟然是“一天”、“一周”、“一個月”或“一 年”,甚至以後根本就沒機會再回頭修改。是以,盡量别妥協寫出暫時堪用的代碼。否則,不僅不會節省開發時間,也可以阻礙整個程序。當然也不利于後續維護人 員的工作。
優秀的軟體工程師活血有自己一門特别鐘愛的程式設計語言,但從不會執迷于當中。如今已有很多優秀的程式設計語言,也就是說,如果你隻會使用其中一門語言,說明 你缺乏多樣性。你可以用Java、C#或C++編寫任何現代軟體,可以用PHP、Perl或Ruby編寫任何網站的背景。簡而言之,程式設計所用語言,遠遠沒 有語言相應的函數庫重要。優秀的工程師能夠認知到這一點,并願意去學習新語言、新函數庫和建構系統的新方法。
10. 知曉基本的計算機科學知識
最後,但肯定不是優秀工程師最不重要的特質就是:紮實的基礎。優秀的工程師或許并沒有計算機科學的學位,但他/她必須知道基礎——資料結構和算法。如 果不知道哈希表,或者不知道連結清單和數組之間的差别,你如何建構一款大型的軟體?。這些都是每位從事軟體開發的開發人員應當知道的。算法也同樣重要,從二分 查找到各種排序,到圖形周遊,一位明星工程師必須知道并内在消化這些基礎東西。因為這些基礎就是你在建構任何現代軟體中做抉擇時的必備品。
結束語
以上就是區分偉大軟體工程師的諸多特質。其中讨論的“熱情”,是非常重要的。代碼重用、設計模式、基礎資料結構和算法都是必須知道的,而靈活實踐中的重構和單元測試則有助于工程師應對複雜的軟體。尤為重要的是,明星工程師相信簡潔和常識。也正是這些信念,幫助他們成功建構當今世界所需的看似不可能又錯綜複雜的系統。
引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對于知識,要求知若渴;對于自己,要虛懷若谷。保持開放的心态,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看待新鮮事物。當今世界,日新月異,不僅要從書中擷取知識,更要盡可能從其他途徑來學習經驗和知識,在求知過程中,《請謹記5件事,做一名快速的學習者》。
如果你覺得一位明星軟體工程師還應具備其他特質,請在評論或微網誌中和大家分享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