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晚舟引渡案遇見關鍵判決,四天後,她能如期回家嗎?

深海記者 深海龜

在被軟禁了500多天後,孟晚舟即将面臨命運的關鍵考驗。

5月22日,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宣布,将于當地時間5月27日對華為首席财務官周晚舟的引渡做出關鍵裁決。該裁決将直接決定孟晚舟能否直接飛回家。

雖然有美國媒體根據曆史經驗判斷孟晚舟"不止幾個"的恐懼,但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21日對外"不了解加拿大司法獨立"的言論,似乎給案件增加了不少變數。

四天後,等待孟晚舟會免費嗎?

孟晚舟引渡案遇見關鍵判決,四天後,她能如期回家嗎?

"雙重犯罪"再次成為量刑的重點

自孟晚舟引渡案于今年1月20日進入開庭階段以來,雙方已舉行了多次聽證會,控辯的重點是"雙重犯罪"是否成立——這是即将作出的關鍵裁決。

雖然加拿大與美國簽訂了引渡協定,但引渡的前提是,有關罪行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構成罪行,即所謂的"雙重犯罪"。

加拿大刑事辯護律師、引渡法權威加裡·博廷(Gary Botting)表示,如果法官裁定孟晚舟的行為在加拿大司法系統中不構成犯罪,那麼案件幾乎沒有必要繼續下去,而且"她可以直接飛回家"。

但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這仍然隻是中國人民的願景。

曆史案例表明,加拿大從美國收到的引渡請求中約有90%得到準許,除非法官認為引渡請求是出于政治動機,或者被引渡的人可能面臨死刑。

更重要的是,代表美國提出指控的加拿大檢察官可以提出上訴,即使法官的裁決有利于孟晚舟。

二、法務團隊發現邏輯漏洞

但無論如何,為"雙重犯罪"而戰,依然是孟晚舟辯護團隊的首要目标。

加拿大檢察官認為,孟晚舟涉嫌"誤導彙豐銀行","隐藏或欺騙"彙豐銀行,在不知道香港Skycom是華為子公司的情況下,通過向彙豐銀行與伊朗的業務提供金融服務,涉嫌"雙重刑事犯罪",這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然而,控方和辯方圍繞行為的焦點與邏輯大相徑庭。

加拿大檢察官或美國的指控主要集中在孟晚舟涉嫌對彙豐銀行的"欺詐"上,這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是犯罪行為。一旦被定罪,自然符合"雙重犯罪"的标準。

但孟晚舟的辯護律師團隊在檢方的指控中發現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缺陷。

所謂"欺詐",就是以規避制裁為前提。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華為和伊朗之間的業務将是正常的,彙豐銀行将沒有風險可承擔,孟晚舟根本不需要"欺詐"銀行。

是以,由于加拿大沒有啟動對伊拉克實施制裁的引渡程式,是以确立所謂"欺詐"的依據就不複存在了。

更重要的是,彙豐銀行很可能很清楚華為與Starcom Technologies Ltd.之間的關系。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該銀行獲得的一份檔案顯示,彙豐銀行早就知道Starcom和華為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在伊朗的業務及其性質。

加拿大最大的全國性報紙《環球郵報》也證明了這一事實。根據該報2010年首次獲得的一封機密電子郵件,至少在深圳和香港,一些彙豐員工,包括其香港辦事處的一名進階副總裁和助理副總裁,都知道華為與Starcom的密切關系。

孟晚舟引渡案遇見關鍵判決,四天後,她能如期回家嗎?

(圖檔:加拿大和香港的媒體報道顯示,彙豐銀行早就知道這種情況。)

據《環球郵報》周二報道,華為消息人士已經證明了其獲得的電子郵件的真實性。

特魯多"玩"的意圖是什麼?

有趣的是,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在孟·瓦瑟曼(Meng Wasserman)的引渡案再次成為焦點之前,于21日發表了一次奇怪的演講。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周二表示,中國"似乎不了解加拿大司法機構的獨立性",這表明加拿大政府無力幹預此案。

孟晚舟引渡案遇見關鍵判決,四天後,她能如期回家嗎?

(圖檔: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抱怨)

早些時候,中國政府在孟晚舟過境加拿大時被不公正拘留後立即提出抗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加兩國濫用雙邊引渡條約,是中國公民任意脅迫、嚴重侵犯合法權益的嚴重政治事件。

西方媒體對這些言論的解釋更多地集中在加拿大對中國不尊重或不信任加拿大司法獨立的壓力的不滿上。

但在實踐中,盡管加拿大司法部實際上有權随時幹預終止引渡程式,但即使是特魯多對司法獨立的強調,在美國政府的強力幹預下也顯得極弱。

一年多來,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如何藐視市場經濟規範,用龐大而強大的國家機器打擊像華為這樣的私營公司。就在上周,美國政府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嚴格新技術控制措施,旨在切斷華為對任何含有美國技術的晶片的供應。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政府無視"無罪推定"的法律原則,要求美國法官限制孟晚舟與華為的接觸,以防止他從華為獲驗證據,并在加拿大"起訴美國刑事訴訟"。華為目前正在美國與美國政府進行司法程式,其法律團隊已經收集了美國政府持有的一些檔案,其中包含孟晚舟引渡案的證據。

孟晚舟引渡案遇見關鍵判決,四天後,她能如期回家嗎?

(附圖:去年3月,華為将美國政府告上美國法院。

根據一項有效的裁決,美國政府可以禁止華為将美國檢察官指定的任何證據作為"敏感材料"帶出美國,并禁止審查美國境外任何人的材料。

加拿大律師理查德·柯蘭德(Richard Currand)表示,美國的做法令人困惑,因為在被證明有罪之前,一個人應該被推定為無罪,而孟有權獲得這些材料。他說,美國隻是在"争取時間",因為它擔心洩露的檔案可能會顯示彙豐銀行實際上知道伊朗協定。

别忘了,一向大嘴巴的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無意中說出了實話:如果有必要,他會介入孟晚舟的引渡案,甚至排除讓她走的可能性。

判決仍未最終确定

目前,美國政府在施高壓的同時,似乎"下定決心"引渡孟晚舟。據他的辯護律師馬丁說,孟晚舟方面患有高血壓和睡眠呼吸暫停等健康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加拿大法院下周如何裁決,此案都很難結束。

如果"雙重犯罪"不成立,孟晚舟可能确實被釋放并飛回中國。但有一個前提,加拿大檢察官不會上訴,法院将釋放孟晚舟。

如果對方提出上訴,還有兩種情況:一是加拿大可以賣一個聰明,孟晚舟離職後,考慮到30天的訴訟期。通過這種方式,孟晚舟可以通過律師而不必被拘留,其次,加拿大司法部迅速提出上訴,那麼孟晚舟可能被迫留在加拿大。

如果"雙重犯罪"不幸成立,那麼中國人民不必過于緊張,因為聽證會永遠不會就此結束,而是要開啟第二階段的審判。

一方面,孟晚舟可以在整個引渡聽證會期間随時提出上訴。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限制孟晚舟與華為的聯系,并對相關材料設定"霸主條款"。

另一方面,孟晚舟的法律團隊仍将以其他理由為她辯護,例如加拿大是否濫用了訴訟程式,以及加拿大官員在拘留孟晚舟時是否觸犯了法律。

根據加拿大的安排,如果案件進入第二階段,将定于6月開始,閉幕詞預計将在9月的最後一周和10月的第一周進行。

即使最終結果完全否定,此案也可能持續數年,因為加拿大司法系統允許對法院的裁決提出上訴。

一把錘子,一種對某種語氣的恐懼;

本文由樹木項目支援,由深海區制作,未經授權在今天的頭條新聞中獨家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