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愛的奶奶

作者:陝北水葫蘆

奶奶今年九十歲了,屬上壽耄耋的年齡,由于年老體衰,每天大部分時間坐在床頭,眼神直直的望着窗外,總是在呐呐自語着什麼,左腦的輕度萎縮,使她總是在言談之間透着一股倔強和任性,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剝奪了奶奶自由行走的權利,下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那根陪了她好幾年的拐杖,然後拄着拐杖、扶着牆壁,慢慢的往來于衛生間和她的卧室之間。。。一年的大半時間,奶奶都住在我家裡,爸爸是一個大孝子,總是在第一時間裡,把可口的飯菜和熱水端到奶奶的面前,奶奶的胃口很好,飯量比一個中年婦女略少一些,俗話說,人老憑飯,奶奶的長壽與她有一個健康的腸胃不無關系。

親愛的奶奶

我的電腦就放置在奶奶住的卧室裡,每天下班或是休息的時候,有一部分時間,我會在電腦上浏覽資訊或玩遊戲,而奶奶總是會坐在床上,自言自語那些陳年舊事,在奶奶的記憶裡,現實的世界與他沒有多少關系,她的記憶常常會停留在四五十年前,有些人和事對于我來講,都是一片空白,而奶奶講的總是很起勁,回憶起悲傷地往事,奶奶還會痛哭失聲。。。。。每當這個時候,我隻是靜靜的上網,從來不插一言,因為奶奶有些耳背,即使說了,他也聽不見,我知道,這是她自我宣洩情感的方式。

每天中午下班回家後,我吃過飯,總是會在奶奶的床上午睡,一來這間屋子陽光充足,二來從小和奶奶住慣了,躺在奶奶的身邊感覺到踏實,每當這個時候,奶奶總是回憶起我們小時候的事情,然後感歎我們如今長大成人了,自嘲她還活着,有時候歎口氣,說“哎,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也!飯還能吃進去了麼,看來暫時還死不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看着奶奶蒼老的面容,撫摸着她的手,心裡默默地說“奶奶,等我五十歲的時候,你再死!”

親愛的奶奶

你可曾想到奶奶的含辛茹苦。。。。。。

對于奶奶的感情,從心底來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在延大讀書的時候,每次回家,都要在奶奶家住一晚,第二天才會回家。以至于在剛上班的兩三年,晚上我還是要去奶奶家住的!記憶中最深刻的是每到過年的時候,我晚上都會住到奶奶家,我會在年三十的晚上,喝到奶奶做的熱氣騰騰的渾酒,年初一的早上,吃到我最愛吃的年茶飯岑子粉,回想起那個時候的生活,也真是荒唐,每天都要睡到中午十一二點,在奶奶的催促下,才起來吃飯,現在沒那個時候的福氣了,最遲睡到早上十點就再也睡不着了。

奶奶的原名叫胡存花,應該生于1921年吧,那時的中國正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共産黨就是在這一年誕生的,以我的生活的閱曆來講,我無法想象那個時候榆林城人們生活的面貌,現在也就隻知道什麼六樓騎街、南塔北台等一些關于榆林古建築方面的講述,而真正要拿捏人們内心真實的生活狀态,恐怕連那些榆林的老學究們也不容易找到答案。不過,物質匮乏、生活貧苦是那時候人們生活的寫照,即使是到了解放以後,人們的生活也是非常凄苦的!我不知道奶奶和爺爺是什麼時候結婚的,隻是聽爸爸說奶奶先後生養了十個孩子,最後隻養活了四個子女,我的兩個姑姑、爸爸和二爸,後來,奶奶和爺爺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撫養成人。。。。。。

親愛的奶奶

你可曾想起和他相處的溫馨畫面。。。。。。

時間來到了1975年的11月3日,我來到了這個世界,那時候奶奶大概是54歲吧,正是由中年向老年過度的一個年齡,對于我的到來,我想奶奶一定很欣喜,因為除了我和哥哥以外,奶奶再沒有孫子,你想,一個孫子滿地亂串,另一個嗷嗷待哺,并且都是男孩,奶奶能不喜嗎?我五歲時開始記事,記憶中最早的事大概是爺爺出殡的那天,至今在我的腦海裡還儲存着一副畫面,大姑和娘娘站在奶奶住的房子裡哭泣,我怯怯的站在門口望着他們,我至今還可以真切地記得大姑由于流淚,而摘下眼鏡,搽眼淚的畫面,我五歲那年,爺爺就走了,以至于在我的腦海裡沒有與爺爺相處的任何記憶。。。。隻記得一群人擡着花圈,我不知被誰抱着嚎啕大哭的情景。2011年春節的一天,奶奶大概是想起了爺爺,當看到我的時候,她緩緩而傷感的說:哎,你爺爺臨死的時候,還給我說,你要好好招呼那一對對娃娃了!突然間,我的心頭一熱,對爺爺的思念也油然而生!我想,爺爺要是能活到現在該有多好呀!

我努力回憶兒時我與奶奶相處的記憶,卻發現有些記憶是那麼的零星和模糊,但在零星和模糊地背後也不乏真實和溫暖!我大概回憶了三四天,發現最早和奶奶的記憶竟是源于我童年一段“擔驚受怕”的經曆,那時我的父母經常吵架,每當他們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是我的心境最為“悲慘”的時候,我會站在巷子裡,雙手合十,朝四方作揖,祈求四方的神靈保佑我的父母不要吵架,然後心情低沉的走到奶奶的屋裡,晚上的時候,父母還在吵架,奶奶抱着我,流着眼淚,喃喃的抱怨說:“哎!驢日的們嚷的,把娃娃怕的!”我擡起頭,憂傷的對奶奶說:“奶奶,你要是變成玉皇大帝,就能保佑那些不嚷架了!”然後又是奶奶的哭泣聲。。。。。。這一副情景是那麼的真切,以至于我此時此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是啊,在一個天氣陰沉的下午,祖孫兩“相依為命”,身心同樣受着煎熬,這“悲慘”的記憶竟是我關于奶奶最早的溫暖記憶!

南門口離我家不遠,我年少的時候,奶奶經常會帶我到這一帶玩耍,那時的南門口相當于現在的廣場,晚飯過後,許多人都會來到這裡遛彎,孩子總是很饞嘴的,那時人們的生活水準,是沒有現在那麼多的玩具可以買給孩子的,是以,買一個冰棍或糖豆豆就是孩子們最大的樂事了,那是的我也一樣,嚷着要奶奶買這買那,但多數情況下,奶奶是不會買給我的,生活的艱辛,讓奶奶養成了過度節省的習慣!我記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和奶奶又來到了南門口,我發現一個老漢漢在賣香瓜,嚷着要奶奶買香瓜給我吃,奶奶拗我不過,和那個老漢搞好價錢,買了四五個香瓜,看着熟透的香瓜,我高興極了,奶奶拿起一個香瓜,從中間掰開,麻利的把香瓜子甩了出去,遞到我的嘴邊,随之傳來的是清脆悅耳的咀嚼聲,奶奶看着我,幸福的笑了。。。。。。這一幕,永遠定格到了我的腦海中,簡單、平常卻又那麼令我難忘。

親愛的奶奶

你可曾想到她有多少委屈和心酸。。。。。。

随着時間的推移,奶奶的身體大不如以前了,2005年,奶奶由于生病,住了一次醫院,奶奶的四個兒女商量了一下,打算把奶奶輪流接到各自的家中去住,從此,奶奶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年奶奶85歲,不過,平心而論,奶奶的子女都很孝順,不論是吃穿住行,還是吃藥打針,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加之,奶奶的身體還算不錯,一家上下,其樂融融,奶奶有時候在我們的攙扶下,來到他曾生活過的地方,和老鄰居拉家常,奶奶有着非常清晰的記憶力,常常另那些老鄰居驚訝不已!每一次,奶奶在我家住的時候,我盡量在我休息的時候,帶奶奶去她熟悉的地方,像奶奶這個年齡,過去比現在更踏實和令她懷念,每每遇到老熟人,奶奶就來了精氣神,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來歲!

近幾年,奶奶的身體時好時壞,有時候不能下床,小便也隻能在我們的幫助下才能完成,有一次,家裡沒人,奶奶自己小便完以後,由于年老手癡,竟将小便倒在了床上,自己竟然沒有發覺,我回來以後,滿家的臭氣,不由得對奶奶發了火,奶奶還倔強的不承認,我生氣的把奶奶扶到座椅上,去換床單,奶奶這時才發覺了什麼,木讷的神情中帶着幾分愧疚和自責,我突然發現淚水在奶奶的眼圈裡打轉,奶奶癡癡地望着我,好像在乞求我的原諒,我的心下一顫,怨氣全消,奶奶自言自語的說:“哎,還不死,活着幹什麼了!”我換好床單,把奶奶扶到床上,倒了一杯熱水,遞到奶奶的手中,奶奶擡起頭,慢慢的說:“還是奶奶的孫子,不嫌我!”然後喝了一口水,望着我,笑了!

思緒一下子把我帶回到了二十年前,在我上國中、高中的那些年,在晚上,我還是和奶奶一起住的,在寒假和暑假的時候,也經常去奶奶家,現在回想起我少年時代的生活,給我的感覺不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總是有許多憂郁的色彩,憂郁什麼呢?我也不知道,而可以肯定的一點,在奶奶家,這種情況會得到很大的緩解,奶奶那時在自家的小院裡,養貓喂雞,而我很喜歡這些小動物,在我的映像中,奶奶喂了好多次貓,而每一次,貓不是走失、就是由于吃了太多的肉死掉了,我記得我常常問奶奶,貓是吃肉的,怎麼會吃多肉就死掉呢?奶奶告訴我,貓如果肉吃的多了,就會翻腸,也就是所謂的“貓翻腸”,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貓翻腸”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

記得在冬天的時候,每當我和奶奶睡下的時候,奶奶喂得貓就來到我的被窩旁,“喵”的一聲,我掀開一角,貓就鑽了進來,尾巴一盤,卧在我的胸口下方,我撫摸着貓那毛茸茸的身體,聽着它呼呼地出氣聲,惬意的開始睡覺,每當這時,奶奶就會驚醒,并問我,貓呢?當她發現貓在我的被窩裡,她會毫不客氣地揪着貓的尾巴,狠狠地把它摔在地下,每晚要有好幾次,直到我沉沉的睡去。。。。。。我問過奶奶好多次,貓不就是圖個暖和嘛,為什麼不讓它和我睡呢?每一次,奶奶總是問而不答。好多年以後,我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前幾年,我大概是三十歲左右的時候,一次無聊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這件事,恍然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逗得我哈哈大笑,奶奶不就是怕貓在半夜睡醒的時候,吃掉我的“小雞雞”嘛!如今,大家都住進了單元裡,喂貓養狗的人少了,這些溫馨的記憶恐怕就隻有自己在頭腦中回響了。。。。。。

奶奶患有糖尿病,好在治療得法,也沒有什麼并發症,這幾年,由于身體免疫力下降,去年年底得了難治的糖尿病足,隻要身體一動,就會引起腿部的疼痛,每天晚上不吃安眠藥,就睡不着,總是念叨着,不想活了,有一次,我拿着一瓶安眠藥,和奶奶開玩笑說,奶奶,你不是不想活了嗎?吃了這個,就安安靜靜的走了,奶奶眼睛一亮,說,吃了這個就真的死了?我點點頭,奶奶認真的說,那你把這個給奶奶,奶奶在黑地(深夜)悄悄一吃,誰也不知道!我望着奶奶認真的表情,就把藥放在隻有我和爸爸找到的地方,每天晚上,都由我們拿兩顆給奶奶吃,的确,機體的衰老帶來的痛苦,剝奪了奶奶健康生活的權利,在念叨與呻吟的同時,其實我知道,奶奶還是戀生的,畢竟,活着還是有許多的人和事是值得依戀的!

奶奶由于病足,住了一個星期的醫院,出院以後回到家裡,竟然恢複了許多,飯量也增加了,自己也能翻身坐立了,這些倒不是由于醫生的藥到病除,我看還是奶奶的心情的變化所緻,每天早晨和晚上,爸爸都為奶奶敷腳上藥,娘娘也經常過來看望奶奶,問這問那,奶奶得到了極大的安慰,身體健康了不少,以前的煩躁,抱怨少了許多,久違的笑臉也出現在奶奶蒼老的面容上。。。。。。

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每每與我相處的時候,總是回憶起他含辛茹苦撫育我們的經曆,那時,全家人就靠爺爺微薄的收入生活,奶奶為了補貼家用,就在當地的地毯廠去紡線線,每次去地毯廠的時候,要麼背着哥哥,要麼背着我,風裡來雨裡去,受盡了生活的艱辛,不過,這一段經曆,我是沒有任何記憶的,如今的地毯廠早在時代的風雲裡煙消雲散了,隻剩下破爛不堪的廠房,我有時經過那裡的時候,還好奇的進去走走,看着裡邊充滿記憶傷痕的景象,我努力人為的想象奶奶和我曾經的一舉一動,那廠房的一角,是不是奶奶曾經抱着我所站的地方呢?廠房旁邊矮小的廁所是不是奶奶帶我小便過的地方呢?在凄慘敗落的職工食堂裡,那落滿灰塵的石凳是不是祖孫兩果腹時溫馨的港灣呢?。。。。。。雖然沒有了曾經的記憶,可是那種至情至真的感觸始終在我的周身回蕩,撩撥着我的情感,讓我為之傷感,惆怅。我天真的想,要是有時間機器該多好,回到過去,看看過去的奶奶,過去的我。。。。。。

從奶奶目前的身體狀況來看,如果沒有什麼突發性的疾病,我估計再活十年是不成問題的,那時奶奶就101歲了,我也差不了幾歲就50了,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蓋棺定論,奶奶雖離蓋棺尚早,但這論是可以定的了,一個生活在貧窮,困苦中的平凡中國女性,用自己的堅韌,辛勞哺育了自己兒孫,她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我們這個家,讓我們生活的平靜安詳,她無愧于我們這個家庭!這就是我對奶奶的評價.

在我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奶奶正在安詳的睡覺,在我電腦桌的上方,放着奶奶每天都要吃的安眠藥,我突然想,在我年老體衰的時候,我的兒孫會如何待我呢?如果我有奶奶這樣的境遇,我就真的謝天謝地了!不過,萬一遇上了“不肖子孫”,“飽飽的”吃上一頓安眠藥,去追随奶奶和父母于地下,倒也未嘗不是一個幸福的選擇。

在恍恍惚惚的回憶間,我斷斷續續的寫下了這些文字,獻給親愛的奶奶和天下所有的老人,祝他們健康長壽,老有所養!

親愛的奶奶

奶奶,即使你走了,還是希望我們經常在夢裡相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