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程序讓老年人無所适從?西媒詳解“數字鴻溝”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西班牙《公衆》日報網站近日報道稱,新冠疫情暴露出缺乏網際網路接入或數字裝置的後果,但老年人群體遭受的系統性歧視早在疫情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看我是不是很現代?來,一會兒我用UATSAT給你發幾張我家貓的照片,而且在疫情之前我就會打視訊電話了”,89歲的費麗薩住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一個村子裡,她說,“我們都用手機打電話,我已經不用固定電話了。”費麗薩不斷重複自己是個跟得上潮流的人,但她對新技術的了解僅限于使用WhatsApp,以及在YouTube上搜尋歌曲,是她的孫輩教會她使用這些軟體,但沒過多久她就忘記該怎麼用了。

數字化程式讓老年人無所适從?西媒詳解“數字鴻溝”

“咦,我的新冠疫苗護照呢?這是鄰居家的兒子幫我下載下傳的,應該在手機裡,但現在卻找不到了。我得找人再幫我下載下傳或者列印出來”,費麗薩說,她給丈夫也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但現在仍裝在盒子裡沒開封,也沒人教他們如何使用。“現在好像全世界都在說,你們老了,就應該待在家裡别出來惹事兒啦,”費麗薩苦笑着說。

費麗薩一直在努力學習如何使用手機,但見效甚微。她說,新冠疫苗護照隻是冰山一角,數字歧視早在疫情之前就開始了。談到老年人面對的數字鴻溝,她想到的第一個例子是,銀行櫃台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取款機和網上銀行。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老年人聯合會代表何塞普·卡納解釋說,銀行業務轉移到網上之後,許多老年人無法控制他們的開支,他們不知道電費是多少錢,因為他們沒有收到賬單,也無法檢視銀行賬單。如果說如今的資訊都在網上,那麼有些人在生活中就是完全的文盲。

還有,在巴塞羅那等城市,自疫情開始蔓延以來,市民就隻能通過手機應用程式或者使用非接觸式信用卡讀卡器買車票,紅十字等實體機構更新了遠端幫助應用程式,用以替代以前挂在老人脖子上的按鈕呼叫器,對于這些改變,老人們都無法适應,盡管走向數字化是必要的,但它在關乎生存的健康和經濟方面正将許多人甩在身後。

防疫封控期間,确實有些老年人使用視訊電話,但他們不是絕大多數。根據加泰羅尼亞老年人之友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72%的老年人使用固定電話作為交流方式,這意味着他們沒有智能手機,更不用說接入網際網路了。“将所有這些工作數字化,就是強迫老年人把他們的事情委托給别人辦理,這讓他們失去了能力和權力”,老年人之友協會主席阿爾韋特·基萊斯解釋說。更麻煩的是:“我們經常認為祖父母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或者總有兒孫們幫他們,但事實上西班牙很多老人是獨居的,沒有子女或者與子女聯系并不密切。”

老年人的公共政策

這場疫情凸顯出了老年人社會階層遭受着系統性的歧視,他們最早被封控,最後被解封。人類學家何塞·曼西利亞說,這種年齡歧視也展現在公共政策上——“大多數政策和建議都是針對中産階級中年白人男性,這樣的政策好像是廣告學,認為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是以政府部門假設每個人都能通路網際網路,都會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是以呼籲市民不要撥打咨詢電話,也不願進行人工解決。卡納說,他對西班牙政府缺乏向老年人提供必要工具的政治意願感到遺憾。

基萊斯說,人們覺得老年人要麼沒有學習能力,要麼不想學習新技術,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事實并非如此,一些應用程式更新太快,甚至對于正常成年人來說,也是難學易忘的。

費麗薩說,“有時候我感到很無助,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被抛棄了”,社會的不斷變化讓她感到困惑,她很高興看到當今世界生活變得更加友善了,“但我希望我也能參與這些進步”。(編譯/王露)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