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信表态反營銷 自媒體心驚肉跳

微信并不打算做一個媒體平台,更多的還是關注了B(公司)端的管理功能,換句話說,微信的方向是商務apps內建的方向,是為了占領移動網際網路入口和粘度的舉措,至于什麼媒體傳播之類,根本不在騰訊的計劃之内,甚至是可以犧牲的部分。

網易科技專欄作家 宗甯

6月5号,騰訊微信産品總監曾鳴今日與媒體溝通,首次公開解讀微信公衆平台的定位與發展問題。其中很明确的提出了反對營銷的說話,并說下一步要開始治理泛濫的微信消息推送,在微信到底可以幹什麼的問題上,曾鳴提出三條:“互動溝通、使用者管理、服務定制”。

這個說法和5日早上我發的文章《微信工具論:自媒體的焦慮》觀點不謀而合,直言就是,微信的推送不是核心價值,核心價值是自動回複。至于說使用者管理CRM什麼的,這都是公司開發端幹的事情,和普通使用者關系不大。

是以,官家表态之後,自媒體們現在已經不是焦慮了,而是開始心驚肉跳了。這個事情其實在很早之前打擊營銷号,和前段時間大規模要求帳号名稱和認證比對就已經可以看出端倪,而目前則從官方得到了确認,微信并不打算做一個媒體平台,更多的還是關注了B(公司)端的管理功能,換句話說,微信的方向是商務apps內建的方向,是為了占領移動網際網路入口和粘度的舉措,至于什麼媒體傳播之類,根本不在騰訊的計劃之内,甚至是可以犧牲的部分。

之前有傳言說,微信公衆平台要取消推送功能,目前看未必就是謠傳。因為這個功能造成了大量的垃圾資訊備援,一個人關注幾個公衆号,那麼基本就被垃圾資訊淹沒了。而對于騰訊重視的B端而言,核心功能的提供還是來源于自動回複,CRM管理系統的,其實推不推送并不重要。是以,取消了這個功能隻是要了自媒體們的老命罷了,其實并不能影響其他大部分使用者的使用。而自媒體,也不過聊聊百十人,犧牲的成本很低。

盡管一些微信混子迅速群組織靠攏保持一緻,開始講什麼微信營運系統,客戶管理之類的内容了,這絲毫無法緩解他們心中的焦慮。因為知道靴子要落地,還不知道靴子以什麼形式,什麼時間落地。以至于,昨天因為一些伺服器問題導緻的一些公衆帳号登入不能,造成了極大的恐慌,以為騰訊已經開始動手封号了。

目前科技類自媒體最為發展,其内容也是最沒用的,因為都是時事評論,放一周,基本就沒有什麼閱讀價值了。是以如果不用推送功能,用自動回複來實作,是非常困難的。昨天記者采訪我的時候,我說我的微信推送打開率在50%-60%還顯得非常吃驚,他說他采訪的很多人打開率隻有10%-30%。是以,推送這個東西就好象我說的,其實不是什麼很特别的功能,而是一個群發短信的變形而已,其效果和發展趨勢,也完全可以參考。是以在目前可以看到的範圍内,自媒體這個東西,還沒興恐怕就要艾了。

騰訊如此操作,似乎是吸取了新浪微網誌大号賺錢,平台虧錢的教訓,并切實的着力于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換句話說,不給騰訊帶來價值的人,騰訊也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隻有把各大企業、網站什麼的都接進來,才有更大的商機,才能像淘寶一樣,深入到實體經濟甚至于實體經濟資料的根本命脈,并影響這個時代的發展。這是騰訊第一張船票的預期,就是盡可能的用微信粘住使用者,增加使用時間,豐富商務内容,至于說媒體資訊傳播什麼的,還是交給用戶端去吧。至于自媒體想群發短信什麼的,現在先讓你們自由發展,等你們推的使用者習慣了公衆帳号之後,再下手處理之,友善省事。

目前看适合使用者玩的,還是微信的朋友圈,分享更為自由,關系更為密切,而且自我的《微信朋友圈電商實操手冊》釋出之後,很多人紛紛轉向朋友圈的營運,很快就産生了銷售成果。而在微信明确了公衆平台不營銷的基調後,朋友圈很快就會變成營銷熱點。從目前的态勢來看,公衆平台更注重B端,而朋友圈則才是适合C端使用者來做的産品。

當然,自媒體這些人也不會坐以待斃,應該會用盡全力去影響騰訊的決策,不過,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公衆平台無法用來營銷才是最讓人感到絕望的。無論是打開率低、影響深度低還是效果無法考核,其實都天然給微信公衆平台設了重重的營銷限制,就算是騰訊不表态,一樣是舉步維艱的。

騰訊靠公衆平台切入實體經濟入口的目的已經初露端倪,這對很多人是一個提醒。在apps普遍使用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如何增加平台的内容和價值,增強使用者的粘度,并引入大量社會企業機關實作商業和資料價值,騰訊顯然野心勃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