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7月12日電 被藍色吹過的夏天——記意大利重返榮耀
新華社記者韋骅
意大利隊與新溫布利球場一定是有着特殊的緣分。
2007年3月,意大利U21青年隊在這裡與英格蘭U21上演了新溫布利球場竣工後的首秀,在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帕齊尼将自己的名字寫進了這座球場的曆史。
決賽之夜,新溫布利夜如白晝,帕齊尼的後輩們在意大利擁趸深情的注視下,在英格蘭球迷傾羨的眼神中,将德勞内杯打上了深深的藍色烙印。從羅馬的揭幕戰到倫敦的決賽夜,意大利人走過了一段美妙的旅程。從無緣世界杯的烏雲密布,到加冕歐洲之王的撥雲見日,“藍衣軍團”完成了一次鳳凰涅槃。
球迷的歡呼聲劃破了倫敦的夜空,意大利隊王者歸來的腳步也在整個歐羅巴大地回響。
還記得2017年11月14日的那場世界杯預選賽附加賽麼?時至今日,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仍被提及。當時首回合敗于瑞典的意大利隊在次回合面臨背水一戰。對整個國家來說,這是一場“戰争”,但是,意大利人輸掉了這場“戰争”。伴随球迷們的,是布馮婆娑的眼淚,是貝洛蒂孤寂的背影。在那個寒風瑟瑟的初秋,聖西羅夜涼如水,這塊意大利足球的聖地,頓時一片荒涼。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在亞平甯的至暗時刻,走來了一位拓荒者,這個人,就是曼奇尼。
“為什麼要接手這支球隊?”這是曼奇尼上任後,時常需要回答的問題。一來外界不大相信當年在國際米蘭和曼城手握一手好牌都未能取得令人絕對信服成績的他具備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二來這位潇灑的儒帥确實沒必要在黃金年齡為一支似乎看不到希望的球隊蹉跎歲月。
可球員時代在國家隊郁郁寡歡的曼奇尼,坐上教練席後将才華在這支球隊身上肆意揮灑。“我知道過去意大利隊用意大利的方式赢得了四次世界杯冠軍,可我喜歡攻勢足球,今後我們将踢得更有攻擊性,防守反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事實證明,曼奇尼的這番論調,不是糊弄記者的場面話,也非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經過執教初期的陣痛,從2018年10月戰平烏克蘭開始,到本屆歐錦賽打響前,曼奇尼麾下的這支意大利已經連續27場不敗,歐錦賽預選賽十戰全勝,其中不乏多場大比分勝利。即便如此,依然有保留意見者認為,這波紀錄含金量不高,畢竟交手隊伍中除了荷蘭、葡萄牙,并沒有太多強隊。但需要點出的是,無論是國家隊還是俱樂部層面,近30場比賽保持不敗金身,這都是一個罕見的高度。
歐錦賽正式打響後,在大量的聚光燈下,人們發現這支意大利真的蛻變了。沒有無效的控球磨洋工,全場高位壓迫、崇尚一腳出球、堅持直塞打身後、不再“1:0主義”,曼奇尼的球隊撕去了保守、慢熱的标簽。整屆比賽下來,意大利隊給記者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快。比如同土耳其隊的第三粒進球,意大利隊在斷球後僅用了三腳簡單的傳遞便撕破對手防線。與瑞士一戰,首開紀錄的洛卡特利作為進攻的發起者和終結者,跑了大半場僅僅用了十秒。戰西班牙,從門将多納魯馬手抛球發動進攻,到最後小基耶薩完成破門,這一過程也耗時不到15秒。
在進攻端犀利的同時,意大利隊看家的防守能力也沒有缺位,淘汰賽與奧地利一戰,球隊創造了1168分鐘不丢球的紀錄,之後不管是對陣比利時對方最後十多分鐘的孤注一擲,還是面對西班牙将近七成的控球率,這條以博努奇和基耶利尼為核心的後防線都經受住了考驗。毫不誇張地說,意大利隊就是整個歐錦賽表現最好的球隊,歐洲之王,實至名歸。
“上我有什麼用?我們需要進球,而不是平局!”還是那場與瑞典的附加賽,錄影機捕捉到了這樣一個鏡頭。暴怒的德羅西用抗命的方式起初拒絕了教練組的熱身安排,随後他指了指身邊的因西涅,“應該上他!”
作為意大利近年來湧現的技術最好的球員,因西涅在文圖拉時期并沒有得到充分信任。相反,曼奇尼到來之後,身披10号球衣的因西涅被确立為鋒線核心,而這也是曼奇尼接手三年來的一個縮影。在球隊主打的433體系中,三名主力中場維拉蒂、若日尼奧和巴雷拉皆是清一色的技術流,加圖索、帕羅洛這樣的純工兵型球員不再占有一席之地,這也是維系意大利傳控打法的根本。
誠然,這支球隊缺少托蒂那樣實力和人氣兼備的超級明星,但好在主力與替補之間并非泾渭分明。除了第三門将梅雷特,其餘25人全部登場。無論是絕對主力因西涅,還是正常輪換球員洛卡特利,亦或最後時刻替換有傷在身的森西搭上末班車的佩西納,都在球隊捧杯的道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很弱”這句玩笑話在賽前被熱炒,但熟悉意大利足球的人都明白,這支意大利真的不弱。或許受限于意甲聯賽整體曝光度的影響,意大利球員并未得到廣泛認可,但足球是踢出來的,豈是一張簡單的身價表或者所謂的流量能展現?
這支球隊的上限有多高?除了年齡漸長的基耶利尼,球隊的主要架構将在明年的世界杯中得以保留,這也大機率意味着球隊的下限不會低。
把世界杯留給明天再考慮吧!意大利隊,請盡情狂歡,就像開幕式波切利引吭高歌的那樣——今夜,無人入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