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嫩寒中遙望春曉

在嫩寒中遙望春曉

黎荔

在嫩寒中遙望春曉

大寒的盡頭,便是春消息。

大寒時節,突然想到一個詞語“嫩寒”。“嫩寒”的意思就是輕寒。宋代王诜《踏青遊》詞:“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元代張翥《摸魚兒·送黃任伯歸豐城》詞:“蘭舟同上鴛鴦浦,天氣嫰寒輕暖。”明代高啟《梅花》詩之二:“薄暝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還有在《紅樓夢》中,秦可卿房中陳設中有一幅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其聯雲:“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唐伯虎沒畫過《海棠春睡圖》,秦太虛也沒寫過這幅對聯。曹雪芹杜撰文章,是借唐伯虎和秦太虛影射人物。秦是秦可卿,太虛是太虛幻境。秦可卿的房間就是太虛幻境。“嫩寒鎖夢因春冷”,豔極之至,讀此句,使人怦然心動起來,忽然間感覺到一股春的氣息,即使還輕寒漠漠,四野沉睡。

“嫩寒”是一個迷人的詞。讀到“嫩寒”二字,比起雪寒、苦寒,立馬感覺輕松許多,這已是冬寒的盡頭了,春曉已在望。中國語彙中的很多詞意,真的是非常微妙,回味無窮。一個“嫩”字,賦予了瑟瑟輕寒一種令人憐惜的色彩。這種拟人化的寫法,突出了殘冬初春之美,有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吸引力。這就是古代詩人用心煉字的結果。如果一個人讀詞很少,會覺得“輕寒”就蠻好,“嫩寒”倒刻意了。但讀詞既多,就容易覺得“輕寒”太常見了,喚不起新鮮感,而“嫩寒”如此充滿張力、妙不可言。

今天,窗外還細雪紛飛,霏霏,霏霏,如柳絮,如棉花,如鵝毛從天空飄飄灑灑。目之所及,山川、樹木、房屋,皆積了一層薄薄的雪。夜來不知何時,雪停了,路燈映照着悄然融化的雪,如隐約的淚光閃在冬夜。這是嫩寒的雪啊!長安城中,很多地方臘梅已初開,淡淡的幽香和嫩嫩的寒氣帶給人新的憧憬,與春天隻有一步之遙了。恍若一轉身,就與春天撞個滿懷。隔着一簾輕寒,我已經看得見碧水初生、落英缤紛、雲淡風輕、莺飛草長……

當漫天飄起的雪花無聲地撫慰着蒼茫大地,當寂寞的原野在靜靜地喚醒深深淺淺的記憶,我隔着細雪紛飛,在嫩寒中遙望春曉。

在嫩寒中遙望春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