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滴滴出行跨出國門,再戰Uber勝算有多大?

作者:楠沨

【IT戰略家】

安飛士巴吉集團(Avis Budget Group)成立于2001年,總部設立在美國紐澤西州帕西帕尼市,是世界知名汽車租賃服務商,目前旗下擁有安飛士租車、巴傑特租車、巴傑特卡車租賃等汽車租賃公司。本次合作雙方将協作為中國使用者提供跨境租車服務,該服務預計在2016年内登陸滴滴出行APP,屆時滴滴使用者可以租賃安飛士、巴吉在機場及市區門店的車輛。

衆所周知,網約車新政出台後,滴滴業務遭受了不小沖擊。面對國内市場的變化,拓展海外市場已經勢在必行。在美國加州舉行的《華爾街日報》全球峰會上,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對外表示,成為全球化企業是滴滴清晰的使命。在更早之前,滴滴已與美國網約車巨頭之一的Lyft、東南亞Grab以及印度Olacabs在專車領域達成了戰略合作,可以說,為跨出國門,滴滴已經做了不少準備。

在繼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資料等全部資産後,此次合作安飛士巴吉,是滴滴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中國增長迅速的出境使用者群将成為滴滴境外租車業務主流群體,國内累計的使用者資源與經驗将成為滴滴開拓海外市場的一筆财富。不可避免的是,滴滴又要跟它的“老朋友”Uber再次交鋒。這一次,滴滴的勝算有多大呢?

戰略投資VS市場占領

在全球範圍内的12個主要國家及地區中,Uber占市場主導地位的地區有6個,在剩下6個國家作為市場參與角色進入;滴滴除了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其餘地區均未進入。縱觀全球移動出行市場,Uber在全球衆多國家/城市布局,滴滴則主要通過投資并購、戰略合作等多種方式步步為營。

滴滴出行跨出國門,再戰Uber勝算有多大?

有意思的是,滴滴的投資項目在當地市場上,均與Uber不分伯仲甚至有壓其一頭的趨勢。

滴滴全球投資:

2015年8月投資東南亞打車軟體GrabTaxi

2015年9月28日投資印度打車軟體Olacabs

2015年9月18日1億美元投資美國打車軟體Lyft

Uber在估值上高了滴滴兩倍有餘,但排名第二的Lyft與Uber市值相差無幾。繼滴滴對Lyft的投資後,雙方有了進一步深度合作,誰能笑到最後還真不一定。

滴滴出行跨出國門,再戰Uber勝算有多大?

綜合實力

Uber擁有更為成熟的國際營運經驗和管理團隊,但滴滴借助中國國内市場的大資料積累和營運經驗的總結,能力和資本将成為其下一步國際營運的重要資源。從實際操作看,滴滴投資了東南亞最大的打車應用Grabtaxi,已經開始共享自身大資料算法上的積累以及多元化業務的營運經驗。

目前滴滴在高峰期每分鐘接收超過2萬個乘客需求,每位乘客需求在推送給合适司機前,要進行1000次左右運算。在收購優步中國之前,滴滴已每天處理超過70TB資料,90億次路徑規劃請求,90億次地圖定位。而在中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不會見到如此大的資料處理需求。

滴滴表示,目前它們已經做到基本可以預測一個地區、甚至一座樓十五分鐘後進進出出的動态供需,而且精準度已經達到90%。算法的核心在于需求預測,基于大資料的智能預測與比對的精度,決定了真實使用者體驗的精度,中國市場的特殊性給了滴滴技術上極大的成長機會。

出行市場以技術驅動,人文、語言及文化的差異影響較小,不管在什麼樣的國家,打車叫車的流程都相差不大,人們的出行要求也類似,隻要得到開放的市場環境,将平台兩端的使用者連接配接在一起,剩下的就是不同平台之間的燒錢遊戲。滴滴曆經多次大規模的融資,資金儲備與Uber相比并不吃虧,在特定的市場絕對有戰而勝之的可能。

滴滴出行跨出國門,再戰Uber勝算有多大?

市場環境

随着消費更新等大環境影響,出境遊群體不斷增多,同時,使用者對于出境自駕遊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境外租車方面,有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境外租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31.3億元,2016年交易規模預計将環比增長88.6%,這也是吸引滴滴着眼全球市場的一大因素。

Uber作為美國公司更容易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滴滴可能受到文化、體制與本地化各方面的困擾。但是,擁有語言優勢、支付便利和使用習慣的滴滴擁有先天優勢,極有可能随着出境遊華人的腳步走向世界,如同當年的可口可樂随着美國大兵的足迹傳遍全世界一樣。

未來,移動出行市場積累的大資料、使用者流量也都可能衍生出新的玩法。在無人駕駛和全電動技術沒有全面成熟之前,市場将由商家提供的服務價值鍊壁壘來擷取。企業不再隻是提供出行服務,而是要把産業垂直打通,變成圍繞共享車資源而提供的綜合服務。從這一點來看,我們還是更看好戰略投資為主,綜合實力也不差的滴滴。

滴滴出行跨出國門,再戰Uber勝算有多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