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是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

有網友調侃,什麼東西都有保存期限,就算是人類,保存期限也不過幾十年或者一百多年。古建築的保存期限相對人類而言要長的多,千年的古鎮或者寺塔等建築比比皆是。但并不是每個建築都這麼好運能夠在人類的記憶裡長存的。在常州有座園林,曾經名列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時間距今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了。它就是近園。

曾是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

位于江蘇省常州市的近園,是一處興建于清朝的乾隆年間的古典園林建築。也是江南地區最具清初明末風格的古典園林建築。在2013年5月由國務院核定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曾是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

這座園林本來是明布政使恽厥初别業,稱"東園"。在清康熙十一年,典給了裡人楊兆魯(順治九年進士,曆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副使),經營了5年之久,本來沒想築園,但随着建造越來越像園。因其"近乎似園,故名近園"。楊兆魯曾邀請著名畫家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在園林内聚會,楊兆魯寫出了《近園記》,王石古繪制了《近園圖》。在同治時園林又易主,在光緒時歸恽氏,改名"複園"、"靜園",俗稱恽家花園。

曾是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

園林面積沒有很大,南北長80米,東西寬64米。但是濃縮了明清園林的精華所在,構思奇巧,精細而雅緻。從造園藝術中,我們可以窺見主人在這座園林裡歸隐後的意境。園之中央就是全園最高處了,周圍環水,堆置着假山,築亭一座,這就是“見一亭”了;左有“天香閣”,右有書齋“安樂窩”;臨池有“得月軒”,園西有“秋水亭”。排布精緻又不失大方,足以見園主人的審美之高了。

曾是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

園林裡有"西野草堂"、"見一亭"、"得月軒"、"秋爽亭"、"安樂窩"、"得月軒"、"垂綸洞"等景點。在東側廊壁嵌有明清名人書條石數塊。園林裡有假山、池水、花草樹木和小亭、石橋等建築,布局精巧,頗具江南古典園林特色。園林的大門很有特點,不是四四方方的,而是以圓拱形進行設計。大多數以灰色或黑色為主,上面還有銀色或黃色門把手進行點綴,色彩鮮明。

曾是常州四大園林之首,建園不過百年,卻快被人遺忘

如今的近園雖曆經風雨,但依舊風光秀麗。魅力無窮,引人入勝。近年來,省市對于園林的開發與保護更加重視了。這座具有古典江南特色的園林相信會在之後的日子裡成為常州的一張金名片,吸引更多遊客前來的。

(文中圖檔來源于攜程簽約旅行家@先森不講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