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IT和NASA聯合研發可變形機翼:應用超材料技術

4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究出一種可變形機翼,這種所謂的“超材料”采用輕量級的晶格架構,能夠根據空氣動力自動改變形狀,能夠讓飛機飛行更加節能。

MIT和NASA聯合研發可變形機翼:應用超材料技術

如果你坐在飛機上靠窗的位置,或許能夠看到一側機翼上的襟翼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擡起或落下。這是因為在飛行的每個階段,理想的機翼參數各不相同。到目前為止,人們隻是通過鉸鍊改變剛性機翼的升力特性。但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麻省理工學院正在研究如何讓整個機翼改變形狀。

在《智能材料與結構》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團隊解釋了他們是如何重新設計機翼的。這種機翼的新結構是輕量級的晶格架構,由成千上萬個重複的、類似火柴棍的小三角形支柱組成,表面覆寫看一層輕薄聚合物。這種所謂的“超材料”是中空的,不到橡膠密度的千分之一,是以它非常輕。而且,精心定位的支柱允許機翼根據空氣動力加載條件的變化自動改變形狀。這兩個因素都能讓飛機更加節能。

輕量的可變形機翼引發了人們對理想飛機外形的思考。有了這項技術,我們或許能夠擺脫傳統飛機設計。當然,在萬米高空看到機翼形狀發生變化還存在于理論之中。目前的研究距離商用飛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與此同時,這種研究成果還具有重新設計其他結構的潛力,比如風力渦輪機的翼狀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