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在距離湖南長沙市二十公裡的郊外刑場上,一名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即将被執行槍決,這名囚犯來頭可不小,他曾是國民黨的一名少将。
不管他曾經多輝煌,隻要槍一響,曾經的一些也就是過眼雲煙了。然而,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刑場外沖進來一名妙齡女子,她嘴裡大喊着“槍下留人,槍下留人啊”。

這可是刑場啊,如果不是随行的警察,看她是個女子,沒什麼攻擊力,早把她當劫刑場的歹徒打死了。警察對她大喊到,“你不要命了,這可是刑場,不是你胡鬧的地方”,說着就要把她往外推。
然而前來的女子并不害怕,大聲地說到:“我是譚木蘭,是湖南省副省長譚餘保的女兒。此人不是能殺,他對革命有功”。聽到女子自報家門,他們也不好再動手,立刻命人打電話,向譚餘保求證。
随後譚餘保來到現場,看到女兒如此胡鬧,也是很生氣,便命人把給她拉走。譚木蘭這時也急了,哭着喊道:“不能殺啊,得先向周總理請示”。聽到周總理的名字,譚餘保猶豫了,思索一番後,還是決定先把犯人押回去。請示了之後再做判決。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要問了,這個犯人是不是還有别的身份?副省長的女兒,為什麼哭着喊着要救他?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原因吧。
故事還得從這名犯人說起,他叫洪宗揚,曾是一名國軍少将。1902年,洪宗揚出生在湖南省攸縣的一戶普通農戶家裡。22歲從武昌旅鄂湖南中學畢業,後又考入廣州黃埔軍校。在那個内憂外患的年代,湧現了一大批滿懷熱血的青年,他們一心想要救國家,洪宗揚就是其中一位。
在學校時,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結識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其中就有周總理。軍校畢業後,他參加了北伐戰争。在戰場上,洪宗揚殺伐果敢,帶着戰士們赢得多次勝利,很快就被提拔為營長。
隻是,1927年“馬日事變”後,他不幸被抓捕入獄,在監獄中,他飽受折磨,同時心裡也有了變化。那時候國民黨獨大,共産黨還在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想早一些施展抱負,不如加入當時更為強大的國民黨,于是在他出獄後,就加入了國民黨的陣營。
1932年,洪宗揚擔任攸縣鏟共義勇隊副總隊長,奉命圍剿蘇區的紅軍戰士。一天上午,洪宗揚帶領幾名手下來到了國民黨鳳嶺鄉公所視察,在休息的時候,鄉公所所長朱貫群帶着一位小女孩找到了他。說,“洪隊長,她是前幾天山上打柴人撿到的,你走的時候把她帶走,查一下是誰家的孩子,然後給她送回家”。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大胖子,沒想到小女孩一見到他,就沖了過去,哭着喊道,許叔叔!這可把進來的胖子吓了一跳,這誰家的孩子,怎麼認識我?大胖子許成生心裡這樣想着。女孩在山上幾天了, 臉上髒兮兮的,不好辨認,一時間許成生也沒認出小女孩是誰。
在他仔細看清楚之後,驚吓地說到:你怎麼會在這裡,你父親呢?看到許成生認識小女孩,洪宗揚好奇地問道,他是誰家的孩子?許成生沒有隐瞞,說到:她是譚餘保的女兒譚木蘭。聽到譚餘保三個字,在場的人都愣住了,他可是共黨的進階将領,這次鏟共活動的首要目标之一。
發現共黨及他家人,當時是要就地處決的。如果對一個無辜的小孩子,洪宗揚是怎麼也下不去手的。但他是共黨将領之女,如果放了她,回去是要挨處分的。
思前想後,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和妻子結婚很多年了,一直沒有個孩子,不如收養她,對外就說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于是她就把心中想法告訴了在場的幾人,希望他們能替他保守秘密,朱所長和許成生都怕惹事上身,紛紛表示同意。為了保險起見,洪宗揚還是送了大量的錢财,來堵住兩個人的嘴。
然後洪宗揚秘密把譚木蘭帶回了家,他妻子何秀文見到譚木蘭後,就被小女孩的可愛乖巧折服了,對她是十分的喜愛,為了掩人耳目,他夫妻二人還為譚木蘭改了名字,叫洪木蘭。
何秀蘭也是真心把她當親女兒對待,為她買了很多好吃的,還有很多好看的衣服,将她打扮得像個公主一樣,不光在生活上對她好,還把她安排在最好的學校讀書,讓她衣食無憂,快快樂樂的成長,他們二人對譚木蘭也算盡心盡力了。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合作共同抗日。為建立統一抗戰的戰線,譚餘保奉命前往攸縣與當地的國民黨進行談判。洪宗揚也正好是國民黨方面的代表之一。在知道來人是譚餘保後,他就想到了在家中的女兒。
于是私下找機會,把譚木蘭在他家中的消息,告訴了譚餘保,聽到女兒的消息,譚餘保心情十分的激動。當年為了掩護紅軍主力轉移,他帶領少量部隊在蘇區打遊擊,因為妻子在國民黨的轟炸中遇難,他一直将年幼的女兒帶在身邊。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隊伍竟然出了叛徒,他和同志們被國民黨包圍在了棋盤山。想要帶領同志們突圍出去,隻能趁着夜色,分散突圍。然而在突圍過程中,他女兒雙腿被荊棘劃傷,不能走路,隻能由他背着走。這樣一來,他們突圍的速度就慢了下來,眼看要被敵人追上來了,為了不連累戰友,情急之下,他隻能将女兒藏在一處茅草窩裡,等突圍之後,再回來找女兒。
讓他沒想到的是,等他再回來時,女兒已經不見了,這也成了他心中一直的痛,後悔自己當初不該丢下女兒。如今聽到女兒還活着的消息,他高興壞了。
當年與父親分别後,獨自躲了幾天的譚木蘭,被餓得昏了過去,好在有砍柴人經過,把她救了起來。雖然當時她隻有9歲,帶跟着父親這麼多年,還是學到一些本領的。她醒過來之後,沒有盲目地告知别人她的身份,謊稱自己是被土匪搶到山裡來的,趁土匪不注意,逃出後躲起來的。
後來,好心的砍柴人就把譚木蘭送到了鳳嶺鄉公所,被洪宗揚收為義女,然而洪宗揚也沒想到,他那日的善舉,會在未來的某天,救了他一命。
在洪宗揚那裡得知女兒被照顧得非常好,他連連向洪宗揚道謝,迫不及待想再次與女兒相見。有了譚木蘭這層關系,他們接下來的談判就變得異常順利。洪宗揚大力支援譚餘保的觀點,使談判很多就達成了一緻。
談判結束後,為了表示對合作的支援,洪宗揚更是立即釋放了關押在監獄的共産黨員,還秘密給譚餘保提供了12支步槍,200多枚手榴彈和一門山炮。
明知道女兒現在過得很好,當做為親生父親,還是想把女兒接到身邊照顧,于是向洪宗揚表達了他的意思。洪宗揚夫婦知道這一天遲早是要來的,盡管心中有萬千不舍,還是答應了譚餘保。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女兒竟然不同意,這麼多年細心的呵護,她已經與洪宗揚夫婦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看到女兒不願離開,他也沒有過多強求,既然女兒如今過得挺好的,跟着自己也是四處漂泊,還是讓她留下吧。之後,兩家就一直書信來往,保持着親密的關系。
1945年,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了一己私欲,再次發動了内戰。這時洪宗揚對國民黨大失所望,雖然此時他已是國軍少将頭銜,但還是辭去了職務,回家做一個普通人。在他走之前,将譚木蘭送到了譚餘保的身邊,那時譚餘保正在湖南任職。
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了肅清國民黨潛藏的反動力量,全國範圍進行了鎮壓反革命運動。而洪宗揚也在這場運動中,被找了出來,在他家中還發現了槍支,于是就給他按了私藏槍支和殺害革命同志罪名逮捕了。
之後的審判中,他被判了死刑,即使在這個時候,洪宗揚也沒想過找譚餘保幫忙,他知道,這時候找他,無疑是給他找麻煩,甚至還可能連累他。
隻有譚餘保和譚木蘭都知道,洪宗揚私藏的那支槍,其實是譚餘保送給他防身用的,而那些革命同志也并沒有被殺害,都被他給放了。他本想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走了。沒想到在行刑前,還是被譚木蘭得知了消息,于是就出現了她闖刑場的那一幕。
譚餘保回去後,還是周總理打了專線電話,并向總理說明了緣由。當時總理并沒有下結論,隻是讓他先把洪宗揚關起來,不要行刑。幾天後,譚餘保收到了總理的回複:經調查,洪宗揚為抗日做過貢獻,也曾對我黨提供幫助,可以不殺。就這樣,洪宗揚被免除了死刑,改判為終身監禁。
本想以後不能好好報答洪宗揚養育之恩了,譚木蘭就經常到監獄中探望他,沒想到,1975年,洪宗揚被特赦出獄,這可把譚木蘭高興壞了,雖然這時候洪宗揚已經是一個年邁的老頭了,但她絲毫不嫌棄,第一時間把洪宗揚接到了家中,一直照顧到他辭世。
譚木蘭雖為女子,但她為報養育之恩,不避嫌,拼死救下義父的情義,是值得稱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