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實體學家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時至今日,這句話似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人。然而,這句話如果放在牟其中身上,就顯得恰如其分了。

牟其中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牟其中絕對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曾經同時肩負着中國“首富”和中國“首騙”這兩個互相沖突的标簽。實際上,牟其中身上的标簽遠不止這兩個。他曾用500車皮罐頭從蘇聯換回四架飛機,與俄羅斯合作成功發射一顆國際衛星,計劃向滿洲裡投資100億“把滿洲裡造成北方香港”,曾設想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缺口引入印度洋暖流,一生中三次入獄又三次提前出獄,比他小28歲的小姨子苦等他十八載……
不肯服輸的聯考落榜生
1941年,牟其中出生于四川省萬縣。上國小時,牟其中就顯示出與衆不同的特質,人人都說他聰明,在課堂上也十分活躍。當時有一位老師,看人很準,他對牟其中的評價是:如果這孩子能夠改掉誇誇其談的性格,将來一定有出息。
從事後來看,“誇誇其談”反而成為了牟其中身上一個抹不去的标簽。是以,我們無法判斷那位老師當時是看好牟其中,還是不看好牟其中。
上中學時,一顆夢想的種子開始在牟其中的心裡萌發,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名記者。确實,在那個年代,記者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然而,1959年,當18歲的牟其中參加聯考,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打擊,最初的夢想也随之破滅。
出獄後的牟其中
聯考落榜雖然使得年輕氣盛的牟其中備受打擊,但是他很快就顯示出了異于常人的堅韌和執着。不肯服輸的牟其中拿着自己的聯考成績,坐上火車趕往武漢,因為他聽說那裡有一所院校正在招收春季大專班。
“有志者,事竟成!”牟其中的努力沒有白費,他順利地通過了入學考試,如願步入了大學校園。然而,世事難料,僅僅過了半年時間,牟其中就因為戶籍問題,被迫退學。
心火熄滅的牟其中隻得傳回家鄉。回到萬縣沒多久,牟其中又打聽到新疆有一所院校還在招生。盡管連這所院校的完整名字都沒打聽清楚,牟其中還是坐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到了新疆,牟其中經過進一步打聽,才得知那所院校早已停辦。
第一次入獄:被内定判處死刑
人生就是這麼富有戲劇性,現實就是這麼的無奈。有時候努力了不一定就有收獲。再次回到家鄉萬縣,牟其中成為了當地玻璃廠的一名鍋爐勞工。
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工作之餘,牟其中手不釋卷、博覽群書,在書籍的海洋裡,他再次找到了上學時的熱情。不僅如此,牟其中還找到了自己的“顔如玉”。在玻璃廠,牟其中結識了自己的發妻杜宗蓮。
也許是書讀得多了,也許是天性使然,鍋爐勞工牟其中經常有大膽驚人的想法。而且他極具演講才華,在衆人面前演講一點兒也不怯場。相反,他總能吸引一大批忠實聽衆。
聯考失利後,牟其中回到萬縣,成為了一名鍋爐勞工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當了10年鍋爐勞工之後,牟其中第一次進入監獄。
本以為跌入了人生低谷,沒想到,牟其中在獄中卻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比如劉忠智。他們一邊吃着牢飯,一邊探讨問題,合作發表文章,毫無顧忌,甚至大肆宣傳。
陶醉在自己“傑作”中的牟其中,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内定判處死刑。
4年後,一場春風拂過,牟其中被釋放出獄。此時,已經到了1979年末。
80年代的“萬元戶”
一場春雨過後,埋在地下的竹筍便破土而出,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生命的奧妙。出獄後的牟其中,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因為坐過四年牢,牟其中出獄後發現自己不好找工作了。在他看來,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創業,做點小生意,幹點小買賣。當牟其中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妻子杜宗蓮之後,杜宗蓮二話不說,當天就賣掉了家裡唯一值點錢的縫紉機,換回150塊錢。
從妻子的手裡接過錢,牟其中凝視着這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女人,一股敬意油然而生!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子竟如此開明、如此果斷。
懷揣着150塊錢,牟其中心裡有了些許底氣。他又向親朋好友東拼西湊了150塊錢,總計是300塊錢起家,牟其中創辦了“萬縣市中德商店”。
牟其中的商業邏輯很簡單,就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但是在那個年代,一旦操作不好就容易被定性為“倒爺”——一個毀譽參半的稱号。
牟其中的中德商店主要是向周邊客戶銷售家用電器,比如電視機、收音機等。他創造性地推出了“包換卡”、“四代”服務。“包換卡”提供的服務是:凡是從中德商店購買的商品,城區的客戶在3天之内可以免費調換;農村的客戶考慮到路途遙遠,可以在7天之内免費調換。
所謂“四代”是指,代購、代銷、代組織、代托運服務。
80年代的“萬元戶”牟其中
在當時,别人想不到、不敢做的事情,牟其中想到了、做成了,他就是那個年代的弄潮兒,這一點毋庸置疑。從當年4月份開業,到年底财務算賬,牟其中僅用八個月時間就賺到了8萬塊錢,一躍成為了當時鳳毛麟角的“萬元戶”。
過完年之後,牟其中打聽到重慶有一家工廠出售一批庫存的銅制鐘,牟其中馬上與對方聯系,将價格壓到最低價,然後轉手高價賣給了上海的一些鐘表店。僅此一項,牟其中就賺取了令人乍舌的利潤。
第二次入獄:禍兮福所倚
1983年秋天,正當牟其中春風得意,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突然遭遇晴天霹靂:因“投機倒把、買空賣空”,牟其中再次入獄。
第二次入獄,牟其中似乎又找到了幾年前第一次入獄時的感覺,他很快就恢複了寫作的熱情,把那些藏在心中的大膽、超前的想法,一股腦地寫成白紙黑字,并寄給上級看。
令人稱奇的是,一個監獄裡的普通囚犯寫出的文章,竟然被順利地送到了成都,又送到了紫禁城。
很快,上級那邊就有了回應。牟其中在坐了11個月的牢房之後,被完好無損地放了出來。實際上,有關部門在調查牟其中投機倒把的罪名時,發現他不僅沒有偷稅漏稅,反而還多繳納了幾千元錢。
出獄後的牟其中盡管已年過四十,卻還是熱情不減當年。他馬上召集員工開會,并将中德商店更新為中德實業開發總公司。不久之後,中德公司從銀行獲得250萬元巨額貸款。這250萬元貸款,成為牟其中真正起家的資本。
因投機倒把,牟其中第二次入獄
誰都不知道,在當時那個資金匮乏的年代,牟其中是如何獲得這筆巨額貸款的,銀行為什麼敢把這麼大一筆錢借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牟其中。有人說,這跟牟其中第二次被釋放出獄有關。
不管怎樣,牟其中有了足夠他折騰的商業資本。他開始快速擴張,發展業務,壯大自己的商業帝國。
不過,牟其中的商業之旅并不總是順風順水,他也遭遇過許多失敗和挫折。他曾與美國某家貿易公司合作,進口兩萬噸白糖,最後則以跳樓價賣給了國内的一家企業。
他曾到沿海地區收購海蜇皮,并支付了大量訂金,希望銷售到國外。然而,事與願違。不知何故,之前談好的外商中途違約,南德公司一下子虧損好幾百萬元。
因為看好冰箱市場前景,他曾一口氣從南韓進口冰箱3000台,後來卻因為市場風雲突變,導緻手裡的冰箱大量積壓。
500車皮罐頭換飛機
牟其中一生中最值得炫耀、最可信的一個神話,是1989年的那一筆大買賣。當時,龐大的北方鄰國風雨飄搖,大廈将傾。
那一年,牟其中像往常一樣東奔西走,天南海北地倒買倒賣商品物資,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倒爺”。隻不過,這時他的江湖名聲還僅限于在小範圍内傳播。
有一次,牟其中坐上火車去北方推銷萬縣當地生産的竹編和藤器。在火車上,他認識了一個河南人,兩人便天南海北地互相吹噓起來。牟其中從這個人口中了解到,蘇聯準備賣幾架圖—154飛機,以換回國内急需的食品和輕工業消費品。
圖-154客機
敏銳的牟其中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财良機。圖-154客機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制的三發動機中程客機,最大巡航速度為950公裡/小時,最大載荷航程為3700公裡,于70年代初正式投入運作。它當時對标的是美國的波音727客機。更重要的是,牟其中打聽到,圖-154客機的單價隻有五六千萬元人民币,而同樣一架波音727客機的單價則高達兩億多元人民币。
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沒有誰比牟其中更明白這句話的精髓。因為一般人隻了解字面上的意思,卻不懂得如何去操作,更不敢于大膽地嘗試。
牟其中用他那教科書般的經典操作,為當時所有的“倒爺”上了一課。牟其中先找到蘇聯方面,表示有意購買幾架圖-154客機,再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将價格壓到最低。但是,蘇聯方面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不要現金,而是以貨易貨,用飛機換取罐頭、皮革等國内急需的生活物資;二是雙方必須同時發貨。
牟其中和俄國人談生意
牟其中沒有被對方的這兩個條件吓倒。相反,他認為這兩個條件對他非常有利。甚至可以說,沒有這兩個條件,他這筆買賣根本就做不成。
回到國内,牟其中四處打聽航空公司的商業消息。經過多方打聽,牟其中終于擷取了一條至關重要的資訊:剛剛成立不久的四川航空準備購買幾架中程客機。
牟其中馬上奔赴成都,與川航方面進行商談。在談判桌上,牟其中給出的誘人價格使得川航方面無法拒絕這筆買賣。然而,他們似乎不太信任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中年男子,提出了一個讓牟其中相當為難的要求:必須驗完貨之後才能付款。
在這樁三方交易中,隻有牟其中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底牌:本金為零。
通常來講,不管做什麼生意,都是需要本金的。盡管牟其中折騰了這麼多年,也掙到了一些錢。但是對于這筆飛機大買賣來說,他賺到的那點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是以,牟其中要想順利做成這樁國際大買賣,就必須使出一招“空手套白狼”的把戲。
藝高人膽大的牟其中在沒有任何資本金的情況下,分别與蘇聯和川航簽訂了4架圖-154客機的買、賣合同。
由于蘇聯方面的飛機是飛行員直接開過來的,是以當天就到了牟其中的手上。而牟其中的500車皮罐頭皮革是走鐵路運輸,通常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到達莫斯科。聰明的牟其中就充分利用了這一周左右的寶貴時間差。
牟其中用鐵路運輸交貨
在飛機到達當日,牟其中馬上将飛機抵押給銀行,從銀行換回了一大筆現金貸款,然後再用這筆現金從山東、河北、河南、重慶、四川等七個省份緊急采購罐頭、皮革和其他日用物資。等500車皮物資湊齊之後,牟其中再馬上将它們發往蘇聯。盡管最終貨到莫斯科的時間可能會晚上個一兩天,但是牟其中這時就可以随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了。
飛機交給川航驗貨之後,川航方面非常滿意,馬上打款給牟其中。
最終,牟其中在沒有動用自己一分錢成本的情況下,一倒一賣之間就賺回了一個億,成為了當時絕無僅有的“億元戶”!
在别人的宣傳和自己的包裝下,牟其中很快就成為了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第一倒爺”。
發射衛星、開發滿洲裡、炸開喜馬拉雅山
罐頭換飛機的買賣做成之後,牟其中的野心變得更大了,說話也更加不切實際了。他曾驕傲地說:“世界上沒有辦不到的事,隻有想不到的事。”
進入九十年代,牟其中的中德公司早已變身為南德集團,他個人的商業眼光也早就不局限在地球之上。
1992年,牟其中提出要發射幾十顆衛星,把地球給罩起來。要知道,這是幾十年後馬斯克在努力做成的事情。
1995年,南德集團投資的航向2号衛星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成功。經過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倒爺”牟其中發射衛星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一時之間,很多國家都找上門來,讓牟其中幫他們發射衛星。
然而,有個詞叫做“盛極而衰”。大約從1996年開始,牟其中開始遭遇連連厄運。這一年,牟其中發射衛星的宏偉計劃折戟沉沙,草草收場。
1997年,牟其中公開對外宣稱:“在滿洲裡,我們有15平方公裡土地,其中有5平方公裡在俄羅斯。”而實際上,根據調查,牟其中曾經宣傳的“把滿洲裡打造成北方香港”、投資100億,到最後都隻淪為空中樓閣。資料顯示,南德集團在滿洲裡實際投入遠遠不足1億元。
牟其中曾設想炸開喜馬拉雅山
事實上,牟其中天馬行空的商業計劃遠不止這些。比如,他曾有一個宏偉的商業計劃: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缺口,讓印度洋暖流吹進青藏高原,使青藏高原變成江南魚米之鄉。
第三次入獄:小姨子苦等18年
1999年,牟其中因涉嫌信用證詐騙罪,人生中第三次被逮捕入獄。牟其中入獄後,南德集團這座大廈也随之轟然倒塌,曾經的部下也各奔前程。
然而,令牟其中沒有想到的是,年齡小自己整整28歲的小姨子夏宗偉卻對自己不離不棄。
1988年,牟其中與杜宗蓮離婚後娶了自己以前的員工夏宗瓊。1991年,夏宗瓊安排自己的妹妹夏宗偉到南德集團,給牟其中做秘書。這一年,夏宗偉剛剛20歲出頭。
剛步入社會的夏宗偉
1996年,夏宗瓊與牟其中分道揚镳,帶着孩子遠赴國外。
1999年,當牟其中第三次锒铛入獄,作為南德集團員工的夏宗偉也被關進了獄中。一年半之後,夏宗偉被釋放出獄。而牟其中則被判處無期徒刑。
出獄後的夏宗偉是唯一一個經常去獄中看望牟其中的人。牟其中也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依靠夏宗偉了解外面的資訊,幫助自己收集和整理申訴材料。
獄中的牟其中始終不向既定的命運屈服,他每天長跑4000米,堅持洗冷水澡,為的就是熬到自己出獄的那一天。要知道,這時的牟其中已經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了!
出獄後的夏宗偉忙于收集材料,為牟其中申訴
而獄外的夏宗偉似乎比牟其中還要堅韌。十幾年來,她為了能夠讓牟其中走出監獄,一個人獨自奔走,不停地遞交申訴材料。不僅如此,她還要忍受世人的流言蜚語和冷嘲熱諷。有人說,一個比牟其中小28歲的小姨子這麼拼命的付出,一定是圖他的錢财。然而,對于類似這樣的說法,夏宗偉從來不作回應,她隻會默默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進。
夏宗偉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送出了高達上千萬字的申訴材料之後,牟其中的刑期被縮短為18年。
2016年,當75歲的牟其中走出監獄的大門,在門口等待他的依然是夏宗偉。
寫在最後
許知遠在采訪牟其中時,牟其中曾驕傲地說:“我覺得賺錢不難,賺錢最簡單了!”确實,如果你不了解牟其中的事迹,一定會認為這個人在吹牛,而且吹得不着邊際。而如果你了解了他的傳奇過往,那麼你一定會對這句話深信不疑。
網絡上流傳着一個關于牟其中的段子:出獄後,身無分文,發現自己僅剩北京的264套房子。
“第一倒爺”牟其中
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虛構的段子,而是确有其事。上世紀90年代,南德集團輝煌的時候,牟其中确曾在門頭溝購入了264套房産,準備作為家屬住宅送給員工。隻不過,這個員工關懷計劃隻進行到一半,南德集團就轟然倒塌了,而當初購入的264套房産卻被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