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作者:桃煙讀史

貪腐自古以來就是官場上屢見不鮮的事情,甚至在官場之外,也會有很多人會靠着自己手中的一點權力過度膨脹,進而選擇以權謀私、權力尋租,走上貪腐的不歸路。貪腐傷害的不僅是國家的利益,更是百姓的利益。

正因如此,國家才要大力整治貪腐,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如1952年新中國建立的第一起A錢案中,劉青山這位前天津地委書記就因為挪用了專款、盜竊救濟糧、克扣民工糧食等多項罪名、以貪腐171.627億的金額被判處死刑。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劉青山

在1991年時,也有一位犯人被判處死刑——她叫劉伊平,廣州白雲機場的一名售票員,在被處決時,年僅二十三歲。

當死亡來臨的那一刻,劉伊平,這個23歲的花季少女臉上滿是惶恐——如果那枚硬币落下時是另一面,一切會變得不一樣嗎?自己還會在機場上班,過着平淡但幸福的生活。她還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同僚眼中的好朋友。

但一切都回不去了,時間不會倒流,法律也不會因為凡人的恐懼和忏悔而改變結果。一聲槍響過後,劉伊平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到底是犯了什麼罪呢?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畢業值機,調任售票

1968年,廣東的一間産房中,初為人父的劉父興奮地翻弄着嬰兒的小手——這是一個女嬰,是他與妻子愛情的結晶。他與妻子共同為其起名——劉伊平。

自己與妻子均是國企中的管理崗位,經濟狀況較為良好,是以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不說是有求必應,也是努力的讓女兒選擇自己喜好的東西。

而劉伊平顯然也很懂事,除去對巧克力與雪糕有明顯的喜好外,劉伊平并沒有過多追求物質層面上的追求,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學習上。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成績優異的劉伊平很快就憑借着良好的學習成績和姣好的容貌成為了同僚與親戚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而她也沒有辜負父母與同學的期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地的一所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在大學中,她度過了平靜的四年——與前半生一樣,過着人人稱贊的大學生活。大學畢業後,劉伊平被配置設定到廣州白雲機場當值機員。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值機員的工作并不輕松,但劉伊平依然十分認真。因為她的努力工作,廣州白雲機場的從業人員很快就接納了她。無論是上司還是同僚,都對這個可愛甜美的女生十分滿意。

因為工作能力出衆、表現良好、外貌條件過關,劉伊平在後來的一次崗位調換中被配置設定成了售票員。

這個崗位可比值機員要輕松不少,比起還要來回走動、付出大量體力勞動的值機員來說,售票員無論是在體力還是在腦力上都要相對輕松一點。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劉伊平繼續着前半生的完美生涯,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或許她已經對自己的好運習以為常了。

完美的家庭、姣好的外貌、優異的學習成績及受人喜愛的性格,劉伊平生活在重重光環中,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幸運。

但誰也沒想到,正是這個輕松的崗位,卻成了劉伊平噩夢生活的開端。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櫃台的工作對比值機無疑是輕松的,可它也有着一個潛在的風險——很多新手會在售賣機票時出現金額上的誤差,一不留神就會造成賬面資料的失衡。

如果顧客在購買機票時給出的金額數目過大、自身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話,很容易就會多找錢或少找錢。而那時候的飛機相對來說比較緊張,顧客都來去匆匆,也不會一張一張的清點零錢數目。

如果最後賬面上的資料對不上的話,那麼售票員自然就會受到訓斥——畢竟她們負責收賬,這是她們的工作,如果賬面失衡,自然就是售票員工作失職。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其實很多售票員都經曆過這樣的問題,畢竟人不是機器,總有狀态不好或走神的時候,隻要及時認錯、補齊賬面虧空,沒有人會特别重視這個事情。

但劉伊平顯然不在此列——當她發現自己的出賬與入賬金額對不上後,腦海中仿佛閃過了一道炸雷。她從未犯過錯,這是她第一次嘗到了犯錯的滋味。

那是1990年的一個晚上,劉伊平與往常一樣整理着賬目,進行着金額的核對,這也是她的工作之一。在賬目核對完後,她還會将這些資料上報給上司。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很快,輕車熟路的劉伊平就核對好了金額,出于優異的數學成績,她的速度很快,準确性也很高,可眼前的數字卻讓她心頭一跳——對不上。賬目金額與應收金額,對不上。

或許是自己算錯了呢?劉伊平如此安慰着自己,她連忙又拿起筆核對了一遍。這次,她認認真真地将每一條賬目明細都看清楚,最後寫下了那個金額。可那個金額依舊不對,當天的賬面上,少了整整五百塊錢!

冷汗瞬間從她的額頭上冒出,她的背後感到一陣惡寒——自己錯了,自己工作上出了問題,導緻賬面虧空了?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哪一環出了問題?劉伊平拼盡全力去思考今天工作的畫面,無數人流往來,金額收入,一個又一個的面孔在她的腦海中閃過。她努力地思考着,希望能鎖定自己犯錯的瞬間。

突然,腦海中的面孔定格在了一張人臉上——是他,是一對中年夫妻。因為排隊的人過多,劉伊平本人有點手忙腳亂,她就将兩人應付的現金疏忽了,先遞給了她們機票,自己卻沒有收錢。

可是想到了錯誤又能怎麼樣呢?錯誤已經出現了,自己也無法在人潮中去尋找那對中年夫妻。五百塊錢在當時是一筆巨款,是劉伊平好幾個月的工資,她不想也無力承擔如此巨大的金額。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恐懼在她的内心逐漸蔓延——她不敢去想如果自己的上司、自己的同僚、自己的父母知道了自己的失誤後會露出什麼樣的表情。

她享受着所有人的寵愛,父母、同學、老師、朋友、同僚,如果賬面虧空的失誤被曝出來,那麼這件事就會成為她一輩子的污點。

劉伊平是愛美的,是光鮮奪目的,誰希望在完美的人生履曆上見到污點呢?她不願意看到不完美的自己,她也不希望遭受到上司、同僚的嘲笑,感受到父母失望的眼神。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劉伊平

她拼盡全力地想着規避麻煩的辦法——即使此刻,她想的仍舊不是補齊虧空,而是如何規避自己應受的懲罰——最終,她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改簽發票的方式來彌補賬面上的損失。

可是自己真的要這麼做嗎?劉伊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如果這麼做被發現的話,那麼自己可就不是補齊虧空、受訓斥如此簡單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劉伊平深知,自己的想法是違法、是犯罪。

可如果不做的話,那就要自己掏錢彌補上賬面上的虧空,被上司訓斥,這無疑是劉伊平不能接受的——如果被開除了怎麼辦?如果同僚們覺得自己是小偷怎麼辦?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最終,劉伊平選擇将自己未來的命運交給了上天。她猶豫地掏出了一枚五分錢硬币,硬币在燈光下閃爍着光芒,就好像她的心情,明暗不定。她握着硬币猛地一發力,将這枚會決定她命運的硬币擲向了高空。如果是正面的話,那就坦白,補齊虧空。如果是反面……

其實劉伊平并不知道,這次的失誤并不會讓她被開除,即使是最壞的情況也隻不過是受一頓訓斥。誰還沒有犯錯的時候呢?隻要誠實地向上級告知她的錯誤,劉伊平最多受到一頓訓斥加上補足金額。沒有人會對她另眼相待。

因為大家都知道,人是不完美的。可惜她的人生太順利了。她從沒有犯過錯,學校也沒有教會她人生必然會伴随着一次次的錯誤。可惜,她再也沒有機會學到這個知識了。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伴随着劉伊平腦海中激烈的鬥争,天空中翻滾的硬币落到了地上。此時的正反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在硬币落地的那一刻,劉伊平的内心就有了決斷。

這枚硬币就像是壓倒天秤的最後一枚砝碼,徹底讓劉伊平明悟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她不想虧錢,也不想被斥責。她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也是她這輩子最後悔的決定,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補齊虧空,繼續扮演那個完美無缺的劉伊平。

這一次,隻有這一次。一次不會被發現的,隻要避免了這次的失誤,下次自己一定會注意。劉伊平心中如此勸慰着自己。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可,真的隻有這一次嗎?

一念之差,便是天堂或地獄。

第二天,劉伊平裝作若無其事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沒有人關注的時候偷偷靠改簽發票的方式補齊了那五百元的虧空。

劉伊平要通過改機票的形式,将國内航班改簽成國外航班,一個人變成幾個人,通過這樣的辦法對人民币和美金進行套現。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在彌補完了自己的虧空後,劉伊平強裝鎮定地進行完了那一天的工作,像之前一樣簽票、售票,送出金額稽核……直到下班,劉伊平才略微地感覺到一絲輕松——她一直提着一口氣,甚至不敢大聲呼吸,生怕别人注視自己,發現賬面上的問題。

劉伊平的内心是恐懼的,是不安的,是麻木的,也是興奮的。她一輩子都在扮演着一個乖乖女,像父母希望的那樣學習、考上好大學、配置設定工作工作。在所有的人眼中,劉伊平都是一個聽話又懂事的孩子。

而這次,她打破了以往的乖巧,作出了一次自己的選擇。惶恐蠶食着她的内心,而在這份惶恐之下,卻是難以隐藏的興奮與激動。劉伊平能隐隐地感覺到自己的錯誤,可是她已經再也回不了頭了。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人生的選擇就像是一道十字路口,一面是紅塵萬丈,一面是深淵絕壁。劉伊平站在絕壁上,眺望着遠方。她的腳下,是一條絕路。

在嘗到一次甜頭後,劉伊平并沒有像自己說的隻做一次就收手,而是繼續通過改簽發票的方式從公司偷取錢财。從陌生到熟練,從惶恐到習以為常,劉伊平的膽子越來越大,在欲望的驅使下,她盜取的金額很快就超過了五十萬元。

自己一定不會被發現吧?劉伊平僥幸的心想。因為平日裡的表現比較可信,無論是同僚還是上司都沒有發現她私下裡的小動作,而她也越發猖狂、得意,自認為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審計行動打斷了她的行為,将她的不法行徑公之于衆。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案迹敗露,判處死刑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使是再完美的犯罪也會有破綻,更何況是劉伊平的這點小伎倆。很快,在公司的一場大型審計行動中,會計發現了錢款去向的問題——經過核對後,他們發現這筆錢款竟然有驚人的五十五萬元!

在上報上司後,會計開始對票據一張一張的核查,而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一個他們從未想過的人——劉伊平。

即使是劉伊平的上司也感到不可置信——那個懂事,聽話的女孩子,竟然A錢了五十五萬元?可是劉伊平犯案的鐵證擺在面前,最終,上司選擇了報警。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因為證據确鑿,劉伊平很快被公安機關抓獲。值得一提的是,她所A錢的資金并沒有被花掉,而是如數追回。

1991年6月6日上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劉伊平的罪刑進行了宣判——因為貪腐數額過于巨大,劉伊平被判處死刑。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年輕的,因貪腐獲死刑的罪犯。

随後劉伊平被押赴刑場。伴随着急促又短暫的槍聲,這個年輕的貪腐犯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或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能夠醒悟——沒有人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劉伊平死後,許多人都對這個長相姣好的花季少女感到惋惜——她這個年紀本應該在家裡與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隻是一念之差,就導緻父母與其陰陽兩隔。

但也有許多人提出了疑惑——對于劉伊平的量刑是否有點重了呢?大陸法律在審判的時候,會通過犯罪程度及認罪态度對量刑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或減免,如果拒不交代或者頑強抵抗,在量刑上就會加重,自首或在交代犯罪事實的時候供認不諱、态度良好,是可以獲得一定程度上的量刑減免的。

而在此次A錢案中,劉伊平将犯罪事實及贓款存儲地交代的一清二楚,同時将犯罪情況、贓款去向也做了交代,減少了辦案人員的工作,理論上是能争取寬大處理的,畢竟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毛主席總結出的方針,坦白從寬也是大陸的辦案宗旨。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那麼為什麼劉伊平會被判的如此之重呢?

原來,當時在時代背景上正處于嚴打期間,全國各地都在反腐倡廉、整治腐敗,1989年8月15日,全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釋出了《關于A錢,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而這也是大陸時代上嚴打得序幕。

在通告釋出後,全國各地都嚴格遵循兩院的方針,開始對貪腐分子進行查處及打擊,除去自首的人員外,被查出來貪腐的腐敗分子都遭受了應有的懲罰。

劉伊平案案發時正值嚴打期間,作為貪腐數額較為巨大的年輕女性,顯然她是被當作典型分子來處理,是以量刑過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關于A錢,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

而且當時兩院制定的“大案”标準是超過萬元,而劉伊平涉案金額達五十五萬元!在九十年代,五十五萬元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難以想象的巨款,A錢罪、A錢數額特别巨大再加上嚴打期間被當做典型分子,是以法院才會對她做出了死刑判決。

在劉伊平押赴刑場時,記者曾對其做過專訪,她坦然的表示,自己被抓捕的每一天都處于忏悔之中。她自覺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自己辜負了父母的希望。她也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了悔恨。

可一切都已經晚了,法律不會因為她的忏悔就對其免罪。直到臨死前,劉伊平的胸前還挂着“A錢罪犯劉伊平”的牌子。

1991年,那個被判處死刑的23歲少女劉伊平,究竟犯了什麼罪?

小結:

劉伊平一案彰顯了大陸打擊A錢腐敗的決心,也讓世人明白,沒有人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法律會公正、公平的審判每一個有罪的人。無論是貪腐數額特别巨大的“大老虎”,還是貪些蠅頭小利,自以為做的天衣無縫得“小蒼蠅”,都會在公正的法律面前伏誅。

直到今天,反腐倡廉的運動依然進行着。每一個腐敗分子都自覺做的天衣無縫,都覺得自己會是特殊的、逃避法律制裁的那一個。但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犯罪分子能夠規避他應得的審判。

為萬民者,謂之官。在古代,每一位為百姓做事的官員調任離開後,百姓都會自發的為之送上一把萬民傘。而在現代,清廉、剛正的官員也會受到人民的愛戴。持身以正,才是為官的根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