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1月7日,特斯拉宣布上海工廠正式破土動工,預計下半年就将誕生國産Model 3,這對于絕大部分還沒實作量産傳遞的造車新勢力來說,無疑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能盡快脫離襁褓,生産出獲得消費者青睐的電動汽車,就将面臨被“洗牌”的風險。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從2017年底開始,蔚來ES8、威馬EX5、小鵬G3、理想智造ONE等衆多量産車型出現在公衆視野,從轎跑到SUV,定價也從10幾萬到50萬元不等,幾乎涵蓋了各種用車需求。

但與此同時,交車進度一拖再拖、車輛出現各種BUG……造車新勢力遭到了衆多質疑。如何将PPT成為現實?資金成為一大難題,業内甚至有個共識,“燒錢”造車需要200億元,才能實作量産。

高門檻、重資産、智能化,成為了造車新勢力的壁壘,但同時也成為了自身的羁絆。釋出新車、量産傳遞、找錢融資,造車新勢力們在2018年忙得熱火朝天,在争議中不斷前行。

網際網路造車靠譜嗎?

自從賈躍亭投入全部身家造車,但卻因為資金問題成為“老賴”,網際網路造車就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這種模式真的靠譜嗎?不僅在許多普通人心中有疑問,就連投資人的心中也打起鼓來。

雷軍回憶5年前與李斌談投資的那個夜晚稱,“當時網際網路造車的概念特别熱,有好幾百個團隊在做,光找過我的就有20多個團隊,等李斌來找我時,我一聽到網際網路造車頭就疼,幾乎就等于是騙子。”

前陣子,一張有着49家造車新勢力車标的圖在朋友圈瘋傳,但幾乎沒有人能認全,大多數人連一半都認不出來。其中能融到錢,并且實作量産的就更少了。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何小鵬此前曾公開表示,以前看别人做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自己跳進去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

新浪科技整理發現,蔚來通過多輪融資以及上市公開募資已經率先達到了200億元“及格線”,威馬和小鵬也完成了超過100億元融資,車和家完成了融資57.55億元,拜騰、愛馳、零跑等也都完成了數十億融資。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巨額融資在手,也考驗着每家公司對資金的利用效率。賈躍亭花了約200億元也還沒能實作量産,而李想則将車和家形容為“最摳門的車企”,盡管隻有57億融資,卻依舊表示“現金儲備很好,暫時不需要融資”。

“用錢堆款汽車太容易了”,談到融資,愛馳汽車CEO谷峰表示,“關鍵是能不能組建一個好的供應鍊,能不能把一個高品質的汽車批量傳遞到使用者手中,這才是核心。”

話雖如此,但沒了錢造車程序更是無法推進。10月,奇點汽車的員工們收到了一封來自HR的郵件,稱公司資金在其他賬戶,薪酬緩發,從此便開始欠薪三個月。對此奇點表示,多輪融資順利,不存在資金問題。但将原本在2018年底量産并上市iS6推遲至2019年春節,也為公司的未來埋下了隐患。

如果釋出車型是進入港口,實作車輛量産是拿到通向未來的船票,那麼目前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還隻是套着遊泳圈,等待着上岸的“風口上的豬”。

代工or收購資質

想拿到這張船票并不容易,擺在他們前面有一條雙岔路口,選擇傳統車企代工,還是花重金收購其他車企手中的資質。蔚來小鵬選擇了向左走,分别牽手江淮和海馬,而威馬車和家則選擇向右走,通過控股擷取資質,自建工廠生産。

12月6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辦法》,其中明确指出,鼓勵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之間開展研發和産能合作,允許符合規定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委托加工生産。這意味着,汽車代工正式走向“合法化”。

李斌是代工模式的堅定支援者。盡管牽手從沒做過全鋁車身、絕大多數車輛售價都在10萬以下的江淮,讓做高端智能汽車的蔚來飽受質疑,但李斌始終力挺,甚至表示“保時捷的工廠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廠”。

經過了6個月的産能爬坡,李斌再度對代工模式表示肯定,“事實證明,我們的這條創新的路是對的。汽車銷量在下滑,還得建新廠,本來産能就已經過剩了,這不合理。”

但将生産這一重要環節交給其他公司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在何小鵬看來,做出代工的選擇,舍得很重要。“長遠來看,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資質,但最開始來看,盡量做減法來保證自己的優勢和核心。”小鵬汽車一邊尋求海馬代工,另一邊抓緊建設肇慶工廠。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而對于傳統車企來說,進行代工也有助于自身發展。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合作,有利于解決自身的産能過剩問題。一些處境艱難的傳統車企可以通過代工的模式,緩解經營上的壓力。”

代工走向合法化,另一邊生産資質申請早已暫停。2017年5月之後,發改委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生産項目審批名單就再也沒有更新過,資質稽核陷入了停滞的階段。對此,威馬、車和家等隻能通過收購擷取資質。

2018年2月,威馬汽車對中順汽車100%間接控股,獲得汽車生産資質,按照沈晖的說法就是,“如果選擇代工生産,我會天天睡不着覺”。而一直堅稱會在量産前解決資質問題的李想,則花了6.5億元收購力帆汽車,拿到了“準生證”。

正如何小鵬所說,“沒有一個方式一定對,條條大道通羅馬。”但代工對于品控來說畢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在崔東樹看來,代工模式更像是一種過渡手段。“随着産量和銷量的增長,自建工廠,擁有自主的研發、生産實力,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有利于解決可能出現的生産技術難題,提高生産效率。”

危機四伏

中國的“門徒”們忙得熱火朝天,而在大洋彼岸的特斯拉卻在2018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3月27日,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約翰-湯普森表示,特斯拉正處在破産邊緣。4天之後的愚人節,馬斯克釋出一張滿臉滄桑,舉着“破産”字樣紙殼的圖檔,用玩笑回應這一切。然而,這隻是特斯拉危機的開始。

由于Model 3車型産能不足,特斯拉陷入了“産能地獄”。第一季度Model 3出貨量隻有8182輛,第二季度爬升至18449輛,但仍難以滿足大批的訂單。6月12日,馬斯克宣布将大規模裁員9%,以此來縮減成本,保證盈利。

“在特斯拉,我們用愛生産汽車,我們并不完美,但傾注了真心和靈魂……”,“鋼鐵俠”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幾次哽咽,訴說着造車的艱辛,甚至親自到生産一線進行督戰。

但僅僅用愛顯然是不夠的,馬斯克由于在推特釋出了有關私有化的言論,遭到了SEC的調查,并最終無奈妥協,丢掉了董事長的職位。

危機仍未停止,距離上一輪裁員僅僅過去7個月,特斯拉再度宣布裁員7%,以此來削減成本。馬斯克釋出内部信闡釋了特斯拉的不易,稱要確定特斯拉仍是一家有生存能力的公司,除了裁員,别無他法。

除此之外,馬斯克還要求提前至2月1日結束免費充電計劃,進一步壓縮成本。

負面新聞纏身,導緻特斯拉股價從8月387美元的高點,跌到了如今的287美元左右。盡管股價也跌去不少,但仍有分析師認為下跌還将持續,渾水資本創始人卡森·布洛克甚至認為,特斯拉破産隻是時間問題,而在其破産時仍舊将有300億美元的市值。

産能爬坡

跟特斯拉陷入的Model 3産能地獄一樣,2018年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傳遞元年,産能爬坡之路走的并不順遂。

蔚來在6月28日實作了對使用者的傳遞,但沒有公布具體規模,李斌甚至表示,“談數字容易自取其辱。”盡管勉強達成2018上半年傳遞的目标,但對于給使用者預訂時的承諾,推遲了一個月。

招股書顯示,截至7月31日,蔚來ES8總共獲得1.7萬訂單,其中1.2萬訂單傳遞了可退的定金,但實際上蔚來僅傳遞了481輛ES8。

這一度引發了外界了擔憂,就連同在局中的何小鵬都表示質疑,認為在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今年沒有人可以傳遞1萬輛。李斌則毫不示弱,堅持認為蔚來能完成1萬輛的傳遞目标,并立下一輛車的賭注。經過工廠的雙班生産,蔚來宣布2018年累計傳遞11348輛ES8,正式宣告赢下賭局。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圖注:蔚來ES8傳遞數量

距離鄭州江淮蔚來工廠1000公裡以外的溫州,威馬汽車的傳遞情況則顯得并不樂觀。9月28日,威馬汽車正式開啟使用者批量傳遞工作,并預計到2018年底完成1萬台EX5訂單的傳遞,2019年争取十萬台訂單的傳遞。

但到了12月18日,沈晖接受采訪時表示,年内無法完成1萬輛的傳遞。“1萬台的目标,預計将在2019年初完成。傳遞由于一些原因,比預期有延遲,但不是長期的,不影響2019年計劃。”

12月才象征性傳遞了24輛的小鵬汽車,也清醒地意識到産能爬坡之難,預計春節前後才能開始規模傳遞。而車和家、愛馳汽車等更是将傳遞時間定在了2019年四季度,也讓2019年造車新勢力的厮殺變得更加激烈。

兵臨城下

造車新勢力們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特斯拉在中國之路卻顯得格外順遂,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簽約、拿地、啟動等工作全部完成。

據ev-volumes統計,美國全年傳遞36.08萬輛新能源汽車,特斯拉憑借Model 3牢牢占據榜首。而中國市場遠比美國市場大得多,工信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整體市場接近美國的4倍。

如此大的蛋糕也吸引了馬斯克加入争奪,他毫不吝啬的稱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動車應用的上司者”、“中國市場對于實作願景十分重要”。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另一方面,作為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商投資制造項目,政府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馬斯克在Q2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建廠使用的主要是當地銀行的貸款和地方發債”,據媒體獲悉,銀行将提供給特斯拉的貸款為低息貸款。

特斯拉此前公布了中高配Model 3在中國的售價,受到進口車關稅的影響,起售價為人民币49.9萬元,對比起在美國中配售價42950美元(約合29.50萬元)的價格,足足高了20萬。對比起造車新勢力的售價,幾乎喪失了競争力。

不過随着上海工廠下半年投産,特斯拉将實作低配版在中國生産銷售,價格也将大幅降低。崔東樹預計,國産化後價格預計下降40%以上,而馬斯克也立下承諾:“在中國賣車會比其他國家利潤低”。

特斯拉國産化無疑會對剛剛起步的造車新勢力們帶來巨大沖擊,但由于充電樁數量的不足,李想分析稱,特斯拉在加州的高市場占有率的成功經驗很難直接複制到國内。

但對于整個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來說,特斯拉“兵臨城下”也将帶來全新的競争格局,刺激整個産業不斷進行突破。

共享出行才是未來更好的出路?

“買車,是你這一生最壞的投資!”

李開複的一番話震驚了全網,“你的車96%的時間是停滞的,是在降價的,是在折舊的,隻有4%的時間給你提供了價值。”他認為,未來交通會有三大力量的推動,即共享出行、無人駕駛、電動汽車。

此番言論遭到了李想的強烈反對,表示共享汽車和私人擁有車并不沖突,“沒必要通過貶低一個大群體的選擇來搶占話題熱點,這個手法過時了。”

言辭激烈也讓李想受到了許多讨論,但其實車和家是一家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共享汽車三個都在做的造車新勢力。在他看來,到2030年,無人駕駛的網約車會成為市面上絕對的主力,占據人們每天出行裡程的一半,然後私有出行和其他方式占另外一半。、

網際網路造車大逃殺

同樣的觀點得到了拜騰董事長畢福康的贊同。目前汽車使用率僅為3%—5%,“閑置的汽車給社會帶來了負擔,在未來除了共享出行之外别無選擇。”畢福康預計,十年内拜騰總收入中有多達50%可能來自移動出行服務。

但從目前來看,盡管共享出行在許多城市已經普及,汽車銷量和參與搖号的人數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在李斌看來,移動出行工具也根本不是解決像中國這樣的道路資源稀缺、道路密度不夠這種應用場景,現階段“真正加劇了中國的擁堵”。

共享出行是未來唯一出路?答案是否定的。不過随着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和共享出行模式的完善,共享出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實作對汽車資源的優化配置。

“汽車企業從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是必然的趨勢,同時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張永偉認為,“在能力沒有逐漸培養成型的時候,貿然轉型可能會成為一個陷阱,轉型也并非車企的唯一出路。”

誰能活下來

正如所有網際網路風口一樣,造車新勢力美麗的泡沫也總有破滅的一霎。

在李想看來,最簡單的判斷标準是2020年,就是誰能達到十萬輛以上,就等于是從娘胎裡生下來,但大部分會死在胎裡不會出現了。“量産車大家隻有一次出牌機會。如果沒有獲得可觀的銷量你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但這僅僅是留在局中的第一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書林認為,“按照目前的狀況,造車新勢力能扛過2020年就不錯了。但真正想存活下來,造車新勢力必須得熬過2030年。”

誰能最終留下來,李斌判斷,造車可能會出問題,但為使用者提供價值的公司不會倒閉。而何小鵬給出了更加具體的答案:未來99%的造車新勢力都會消失。

不僅僅是“局内人”這樣認為,傳統汽車廠商同樣對未來造車新勢力的生存表示擔憂。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大部分汽車車企将被淘汰出局,造車新勢力80%-90%成為‘先烈’是大機率事件。”

造車新勢力們帶着網際網路人的沖勁進入這個行業,也必将和所有網際網路創業一樣九死一生。但與以輕資産模式為主的網際網路領域不同,造車跨入了建設工廠、制造的重資産領域,涉及的資金數額巨大,也必将面臨更為嚴峻的現實。

誰能最終活下來?誰又能引領汽車未來?今明兩年,造車新勢力将迎來生産傳遞大考,誰會上岸,誰在裸泳,即将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