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本學期末的最後一天課,也是在這個校區上的最後一天課,接下來的寒假課,就不在這裡了。
因一些客觀的原因,當然也有個别人的stupid和自以為是(關于這個,早就想寫一篇了,但是,鑒于一些無法言說的原因,大概會等到有一天我不在這個學校了,再嘗試還原那個場景吧),我所在上課的校區,在這個學期末不得不關閉了。現有的學生分流去另外兩個校區,新學期開始以後,原本在一處的學生就要變作兩處了。
最後兩天上課,班主任已經通知學生做選擇,走讀生去一處,住校生去另外一處,這些半大的孩子們,個個都盯着我問:“老師,你去哪裡?你去哪裡我們就跟你去哪裡。”孩子們太天真了,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你們都分成兩處了,你們想把你們的倪老師劈成兩半嗎?
因了這樣的緣故,最後一節課,學生們大都無心上課,問我能不能加我的QQ或者微信,慨然應允。加了幾個,回家後看到他們發在QQ空間裡活力滿滿的照片和略帶傷感的小作文,一張張青春洋溢又帶着些稚嫩的臉,課堂上的情形又在我眼前閃現。他們在這裡呆了半年時間,跟這塊地方、跟老師和同學之間都建立起了情感,而我已經在這裡呆了三年半,三年半的時間,還沒回過神來,一轉眼就過去了。
對我來說,換個校區上班倒是近了很多,交通也友善了不少,可是這仍舊不是我想要這樣的結果。
今天沒課,上午去學校取回我自己的物品,還有明天學生補課的材料,順便去看一下宿管小姐姐,關于她,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問她接下來打算去哪裡,她說一處都不去,不是不想去,是哪裡都去不了。前些天校長問過她去哪個校區,考慮到孩子上學,老公上班,不管去哪個校區都特别不友善,沒辦法選擇,隻能算是自動離職了。
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大了,像攤大餅一樣拼命地攤開,花在交通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一旦出現非人力可控的變故,就意味着你很有可能隻能放棄眼前的工作。說起來當年我自己也是這樣的緣故,要不是機關搬去了溧水,大概我也不會選擇離開。
好懷念剛到南京來的時候,全市隻有35路公共汽車,到哪裡都不太遠,騎個自行車也不費勁,像我這種平常騎自行車騎得歪歪扭扭抖抖呵呵的人,也能騎着車從城北到城南上班。如今,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公交線路增加到了好幾百路,地鐵開通了十多條,按理說出行應該是變得越來越友善了,實質我們的出行是越來越不友善了。
更要命的是,一個人的一次變故,就可能影響到全家的選擇。而在這萬事艱難的年頭,有的時候所謂的選擇可能也就意味着沒有選擇。因為出行不友善,很有可能就導緻接下來你沒有選擇,工作說丢就丢,沒有人會給你個解釋,也沒有任何人會說聲對不起。
對自己好點,對自己的負責,大概就是生活在這個時代唯一的選擇。
前些天,遠在太平洋上的東加海域火山爆發,看那短短幾分鐘的視訊,火山灰漸漸從海底湧起,直沖天空,化作一朵碩大的蘑菇雲,洋洋灑灑從高空落下,落下的那一瞬間,不知道多少無辜者就這樣被覆寫了,葬身其中,說消失就消失了,連個痕迹都沒有落下,仿佛從來沒有在這世界上走過一遭。如果從自然來說,這是一幅絕美的景色,可是,渺小的人類,在這樣絕美的景色之下,卻絕無生路可走。
《紅樓夢》中賈母是喜聚不喜散的,可是,在五十三回,過年節的當下,大家團團坐,說個笑話,王熙鳳卻一連說出五個“散”字,實在是不祥的征兆。寶玉更不喜歡散,他就想着姐姐妹妹們都圍着他,哪怕到那一天化成一縷輕煙,晴雯也不喜歡散,她要把扇子給撕掉。最終,誰都擋不住一個“散”字。
或許,散才是人生的宿命,聚永遠隻是美好的想象。那些漸行漸遠的人,慢慢地成了口頭偶爾提起的一些字元,到最後,終于最後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