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和 孫永康
視訊加載中...
虎年将至,93歲的知名藝術家丁立人2022年1月22日起在上海米奧藝術中心呈現了其數十幅畫虎之作——“福虎上行——丁立人藝術作品展”。
“我畫了百餘幅虎畫,畫時邊畫邊看,看到稱心之處,心裡自然快樂,這個快樂隻是我一人的快樂,獨個兒自己快樂,充其量不過是‘獨樂樂’。現在這些虎全都‘站’起來,奔出籠子,攀上展廳的牆上,亮起相來,與廣大觀衆見面,讓大衆欣賞,樂大衆一樂,這叫‘衆樂樂’。”丁立人說。

丁立人與根據其作品設計的虎玩具
丁立人93歲了,身材魁梧,甩着手,行走在挂滿虎畫的展廳之間,似乎猶自虎虎生威。
對于畫虎,他眼睛裡是掩飾不住的開心,他說他一個人折騰,畫畫,剪剪,貼貼,有時能到深夜,“我畫了百餘幅虎畫,畫時邊畫邊看,看到稱心之處,心裡自然快樂,現在這些虎全都‘站’起來,奔出籠子,攀上展廳的牆上,這叫‘衆樂樂’。”
“我一直是自由散漫,畫畫是好玩嘛,得畫出自己,什麼材料什麼方式,都可以試試,太有趣了,對畫畫,還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地去了解。”丁立人說。
《虎來哉》 紙本拼貼 52×58cm 2021
《天女散花》 紙本拼貼 41.5×58cm 2021
丁立人是浙江台州人,1950年代考取華東美院(現中國美院),後退學,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工作後,與劉海粟、關良先生交往較多,其藝術取法廣博,無論是漢畫、民間藝術乃至非洲木雕與西方現代藝術,往往注重稚拙天真的一面,從題材到手法都有着樸拙、醇厚的氣息,繪畫作品以戲曲人物畫影響頗大,作品涵括繪畫、雕刻、剪紙拼貼、版畫等。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孫永康也是丁立人的學生,他說,“丁老師以原生心态,将自然之虎化成心中的虎,就這麼制構了上百幅虎圖在本館登台亮相,此次展出的全是新作,可見老師仍以有趣好玩的心态去對待繪畫,自由揮灑,工具、材料也改為剪刀和彩紙,剪剪貼貼,奇思妙想,靈動有趣,都說畫如其人,眼前的老師活脫脫就是一個童心老翁。老師對中外民間藝術的審美情懷影響了我對藝術收藏與經營的方向。”
丁立人 生肖牛
展覽現場除了畫虎之作,還包括生肖牛作品、雕塑等,以及民間藝術家結合丁立人畫虎形象設計的虎玩具等。
據悉,此次展覽在上海米奧藝術中心将展出至2022年3月6日。
展覽開幕現場
對話|丁立人:一生追求的就是兒童狀态
孫永康(下簡稱孫):我腦子裡一直在想,以前采訪您的人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我們換一個角度,用一種自由的形式進行今天的訪談。最早在學生時代跟着您,最有趣的,您也知道的。
丁立人(下簡稱丁):對西雙版納,在原始森林。
孫:是的,在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還有膽子更大的,一起去打洛邊境,就是跨境去緬甸……
丁:這種地方,異鄉情調十足,可以多拍。
孫:我們過去是去看緬寺的。我對這個不了解,那個時候丁老師您肯定先了解過了當地文化上的東西,緬寺裡面有專門供奉用的陶器,很有意思,這些讓我印象很深。回到我們前面的話題,丁老師能否用最簡單的形式介紹一下自己。
丁:我介紹我,就是我的童年 ,我覺得的一個人的一生都具有一個童年 ,童年是一生的濃縮,一個人什麼樣,童年已經都表現過了。我舉個例子,我很早就喜歡畫畫,我父親說你畫畫就找個老師,身邊老師很多,舅舅是上海美專的,表哥是上海美專的,還有王伯敏,也是我舅舅同學,寄住在我家裡,王伯敏有一個好朋友陳曼聲也是上海美專的,随便請哪一個教我都不錯。我不要,為什麼不要呢?他們的畫我看過,我不喜歡,我喜歡畫自己,我從小就畫西遊記。我從小就有主意,自己自學,自己畫自己的,不喜歡跟别人學。
長大了,考到杭州中國美院,考進去之後,我想林風眠在這裡,我可以向他學,還有關良、吳大羽都很好,一考進去三個人都靠邊了,那麼西洋畫的靠邊,中國畫的也靠邊,王賓虹,潘天壽都靠邊了,我隻有自學了,我不學了,自動退學走了。年輕時每一個經曆,就是我童年的翻版。是以我說人的一生,童年已經決定。
孫:童年還是很重要的,本身的家人,家裡的環境,我印象中丁老師家中還有小戲台……
丁:有戲班子。
孫:的确是,一個人從小環境對他的影響,可以決定他今後人生很長的路,甚至還會改變他的命運。
丁:一定會改變,但主題沒有變。
《雨打芭蕉》 紙本拼貼 36×50cm 2021
孫:丁老師您人生的主題就是對藝術的愛好,一直在追求。
丁:我對藝術的愛好,一個主題就是原生藝術,最厲害的。
孫:是不是我了解,中國和外國的民間藝術……
丁:民間藝術也是原生藝術,原生藝術比民間藝術還要擴大一些,沒文化的,沒有學過畫的,沒有進過學院的,都是原生藝術。是以馬蒂斯說,我隻能回到兒童狀态,一生追求就是兒童狀态。
讀書時我最喜歡原始動物,單細胞動物,不喜歡高等動物,昆蟲較複雜,比其它動物還要低級,就是象細菌,微生物,全是單細胞的,全是原生動物,我就是喜歡這個東西。草履蟲,一個細胞,非常簡單,可是功能具全,真是不可思。
孫:單細胞狀态……
丁立人 《打花鼓 》紙本拼貼 36×50cm 2021
丁:眼睛看不見,要顯微鏡看的,這裡面運動,飲食,交配樣樣都有,你看看它小,它都全了,它沒腦子,腦子還有沒形成,用什麼思考?怎麼生活,誰指揮它的,很神秘。
孫:丁老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這些,喜歡這些的?
丁:我從小就喜歡蟲子,上了中學以後,有兩個老師,對我影響很大,一個是魯富川魯老師,魯老師的老師是朱洗,朱洗是中國科學院實驗所研究所所長,他是留學法國的,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巴德榮是他的老師,他是巴德榮的得意門生。他法國留學回國後,在家鄉教書,魯老師是他的得意門生,魯老師教我生物,我受他影響很大。
高中畢業後,生物課已經沒有了。後來山東大學生物系的一個尹教授,他是回家養病 ,養病沒事到台州中學代人上生物課。我同他關系很好,我經常到他學校的寝室裡,看顯微鏡,看他的生物書。兩個老師影響我很大,是以我高中畢業後沒有考美院,直接考到南京大學生物系去了。
老虎運梨 紙本拼貼 36×50cm 2021
孫:那個時候沒有關心造型藝術,更多的是關心科學。
丁:搞藝術也是為了好奇,生物裡有很多好奇的東西,很有趣的東西,一樣的。
孫:是以您在藝術創作裡,很重視有趣、好玩。您的藝術變得更加自如,更加随意了……
丁:對。
丁立人作品
丁:你出的《資本畫廊》這本書中接觸過許多藝術家,還有《藝術華爾街》,你是見多識廣,這兩本刊物辦得很好。裡面有很多好畫,你結識不少藝術家。
孫:對,有很多……
丁:我在這兩本刊物裡看到不少的畫,不光國内,還有國外,有澳洲、澳洲土著的,總之通過你的刊物,我接觸了很多藝術家……
孫:謝謝丁老師這麼多時間過來,從人數,從資曆,從經曆,從繪畫的造詣上來說,實際上丁老師是真正的大家。我在想,在這些裡面,您可以按您的經驗,這麼多年了,說一說您最難忘的,比較特别的經曆。
丁:我還是回到兒童狀态吧,我的父母根本沒有管我畫畫,一般講兒童他是沒有主意的,沒辦法自己掌握自己,都由大人指揮,你去報個名學美術吧,或者學鋼琴,學書法,全是家長作主,孩子是被動的。可我的父母不管的,他們自己玩自己,他們大概20多歲生我的,母親20歲不到,還是青年,他們自己玩,他們本身的事情也多,管不了我。
我就是自學的,自學你畫什麼呢,一般講,看到人家畫的很好,我就學他們的,我沒有。我父親要我指定老師我都不跟他學。我是聽到奶媽講了個《西遊記》,很好玩,開始畫畫的。我要把《西遊記》畫出來。因為聽過就忘掉了,我要把他留下來。畫《西遊記》是我畫畫的起點,也是我一生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非常重要。我學畫的過程和别人有點不一樣,一是自學的,二是由《西遊記》開始畫起來的,三是聽了故事想畫畫的,先有内容再有形式,這三點都不同。
孫:是以您有一個階段創作了《西遊記》系列,可見在童年大人給您講得故事,非常重要,是您的創作源泉。
丁:對對。在這裡面,大人長輩和你講故事固然重要,還看講什麼故事。而我奶媽講的偏偏是《西遊記》,充滿幻想神奇,這對我影響就大了,不光兒童時期受影響,一直到老了,自然會影響到繪畫,圖式比較靈活,都充滿好奇心。
孫:丁老師您曾經講過中外的民間藝術對您的繪畫創作影響很大,特别是中國民間的竈頭畫的這種圖式給您的影響更大,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類作品的?
丁:我覺得人生好多事情是不可捉摸的,比如說竈頭畫,我根本沒想過竈頭畫,當然也不可能去找竈頭畫,都是偶然碰到的,是以人生的經曆妙就妙在這個地方 。我怎麼碰到竈頭畫的呢?也和昆蟲有關系,昆蟲研究所經常到農村去捉蟲,捉蟲并不是捉了看看,是調查蟲的情況,畫它長的什麼樣子,是幼蟲階段,還是成蟲階段,三天兩頭要到農村去調查。我有一次,天氣很熱,口很渴,去農民家裡讨口水喝,把竈頭間門推開,竈頭間很小,光線很暗,竈面的一面白的很顯眼的,竈牆上面畫的是就是竈畫。喲,一看這個畫就投入了,無論他的題材,表現方法,還有構圖,筆法,正是我想畫的。他的題材就是普通的東西,魚啊,荷花啊,藕啊,還有其他一些,有的還有寫的字啊,什麼火燭小心,天下太平,還有年年有餘,五谷登豐,都是吉祥語,字也不是象一本正經的書法,都是随性的,都是原生的。畫也是沒有學過畫的人畫的,是砌竈頭的泥水匠畫的,泥水匠自然沒有學過畫,泥水匠砌好竈頭以後,也不過是為了讓主人高興一點,把牆畫一畫,熱鬧熱鬧。燒飯的時候有好看的東西,三筆兩筆畫好了,這個随興而作就是我動心的理由,是以我看的時候很感動,我甚至于覺得比敦煌壁畫還要精彩。這個畫會影響我現在的畫風,是以這個無意中遇到的東西,作用都是很大很大的。
孫:還有很重要的在你在年輕時就接觸了很多畫,從舅舅的畫室裡看到了很多印象派、野獸派的東西,包括德國表現主義的東西,這些東西在您童年的時候,加上後期接觸到的民間的竈頭畫,這些東西相融,形成了多方位的屬于您自己獨有的表現形态,是很不容易的……
另一個問題,剪紙是您的拿手好戲,這幾年又産生了大量拼貼作品。在這個上面依然含有您獨特的表現方式,相當奇妙。我前段時間看見您的作品上有一隻老虎,那老虎是站着的,身體上面有從印刷品上剪貼下來的英文字母展現,一下子覺得這幅作品就靈活了,而且形成一個國際的語境狀态,這個相當有意思。
丁老師談談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傾向于拼貼,而且這裡面所表現出的東西,思考的東西,靈感的發揮是沒有邊際的,相當的别具一格。
丁:拼貼的制作過程,也是剪紙,剪好紙,把紙拼起來,他來源是剪紙,剪紙我是2000年開始的,已經有22年了,時間過得很快哦!
2000年進這個家,家具都沒有,空蕩蕩的,就一張桌子在小房間裡,桌子上面還有一把剪刀,抽屜還有幾片紙片,我想畫畫現在沒條件,什麼都沒有,那就剪紙吧。剪了2個多月,大概剪了有100多張,全是手,一個題材,沒有别的。
孫:創作的數量相當多。
丁:後來在北京的站台中國有一次到我這裡看中了,說這個不錯,可以辦個展覽,我去辦了個展覽。後來不太剪,一直到2019年剪了些彩色的手。
孫:後來開始剪貼昆蟲了……
丁:昆蟲本身我就喜歡,剪貼起來很友善,越剪越多,也有100多幅。
孫:剪貼昆蟲一發不可收,再到剪貼牛……
丁:牛年剪牛了。牛年前一年,2020年,當代藝術博物館也來找我,他們不來找我,我也就不會想到剪牛了。
孫:剪的牛,也相當精彩……
丁:他們來讓我提供牛的形象,我剪牛了,我牛從來沒剪過,後來就這樣剪出來了。去年年底前2、3個月剪虎了,馬上是虎年了,我想再剪牛沒意思了……
孫:對,對,剪老虎……虎年剪虎,紅紅火火、福之富之。
丁:那麼我就剪虎了,可是,老虎我腦子一片空白……因為,我從來沒剪過虎。
孫:但是我現在看到您弄出來的老虎畫面相當豐富……
丁:我現在發現,我剪之前一片空白,可以改變,隻要腦筋一動,他不會空白。我剪過牛同老虎的紙作以後,我有這種感覺,隻要你心放進去,就會有很多形象會來,是以我文章說心想事成,心手相應,這個心很重要,動腦筋很重要。
孫:心到手到,作品就成立了。
丁:對的,心要先到。
孫:相當有意思。丁老師德高望衆,對現在年紀輕的搞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們又有什麼要對他們說的?
丁:保持童年狀态很重要,看到世界的東西很豐富,都很新鮮,都是第一次看到,那你的創作題材是沒有問題的,每樣東西都可以畫,風格不要去追求他,他會自己來,問題就是不要老畫陳舊的,要不斷地創新,不斷的向前,勇往直前很可貴,不要回頭,一切都會過去的。我覺得其實藝術就是這麼一回事。
孫:不需要一本正經,就是畫畫……
丁:對,不是創作,就是畫着玩玩,是以在生活中,藝術家、畫家就是畫畫的,很輕松的。
孫:您早些年在一本畫冊裡就寫道:“農民與藝術家沒什麼差別,隻不過一個用鋤頭,一個用畫筆,一個是在土地裡,一個是在畫布上,留下自己的心态”。
丁:對,農民不耕地幹什麼呢?
孫:有這種心境就可以了,不需要更多的假裝,現在有很多藝術家這個上面裝腔作勢,自視很高。但是您一路上走過來的東西,就是本真的東西,就是自我的東西,就是相當自由的東西,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有多少人能90年不變,始終精力旺盛一直在堅持動手畫畫。在丁老師當下的作品中,還展現有更多的幽默靈趣,童心依然。
丁:其實畫畫裡面就是種幽默,象我畫的這個老虎,這個就是幽默。
孫:對,象我後面牆上的這張母老虎彈琴,這本身就是一種幽默,相當有意思。
丁:藝術生命是鮮活的,一本正經地去畫,就僵死了。
孫:對,對。
丁:既好玩,畫出來不能是僵死的東西,牛也可以彈琴,對吧,人家說對牛彈琴。
孫:對,人家說對牛彈琴是亂彈琴,但牛自己彈給您聽,這裡面就是一種幽默。别有趣味。
一般藝術家比較保守,隻有一種風格,但您的風格一直在變,不斷在變化裡有很重要一點,就是别人始終覺得這是丁的作品,不是說這是其他人的,或是畢加索的,是馬蒂斯的,這樣就沒意思了。是在學别人,而您不管怎麼變,到最後都是自己的風格作品,這個不容易,您能不能解釋下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展出現場
丁:為什麼我要變,也不是我為變而變,我覺得一個人人生很短促,地球是45億年,人生最多100歲,有的人還到不了,象朱振庚比我小9歲,很早就走了,象盧沉走了,周世聰也走了。我覺得活着每天都很寶貴,要對得起生命,你所謂畫畫,整天畫一樣東西幹什麼,畫要豐富多樣,要不斷變,越多越好,甚至于你不一定畫畫,幹别的,五花八門都可以。但是不是閑着,你要讀書學習,讀書學習的時候,我又學鋼琴,又學提琴,就是将有限的人生,盡量無限的用。一樣的風格沒意思,不光改變風格,還有材料要多樣,工具多樣,制作手法多樣,你看我不光畫畫,剪紙,雕刻,材料也要多樣,這樣子豐富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責任編輯:陸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