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國内娛樂圈流行起了“白幼瘦”審美。
不信,你可以打開電視劇看看,百分百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白幼瘦類型的男女明星。

白幼瘦審美,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白皮膚、纖瘦的身材、還年輕。
其實,白幼瘦不是畸形,認為隻有白幼瘦才是美的才是畸形的審美。特别是随着網絡的發達和粉圈的病态,白幼瘦審美現在已經變味,男人越來越像女人,女人卻越來越像小孩。
确實,審美本來就很個人化,喜歡白瘦幼沒錯,但當它成為一種潮流被追捧,用來綁架全體女性的時候就有錯。比如姜梓新一度為美瘋狂減肥卻瘦到瘦骨嶙峋;
愛美的楊幂也被網友們發現曾經削過骨;
明明已經60歲了卻不敢自然老去的蔡明,因醫美都不敢笑了。
曾經貌美如花的黃奕也一度因美容針而臉腫如饅頭。
張大大就曾爆料有女藝人為了減肥吃蛔蟲,還号稱是高科技産物,結果最後要去洗胃治病,反而胖了17斤。
不止女明星,男明星也是陷入審美困境,和女明星一樣打美容針、填充玻尿酸、拉皮、整容已成為常态,可惜沒變帥反而顔值拉胯,後遺症一大堆。
更錯的是是以抨擊和歧視其他類型的審美。
比如有的人不僅推崇白幼瘦,還對不符合“标準”的女生,發出惡評,隻要主流上出現了成熟一點豐滿一點的女生立刻被打上太老太胖等标簽,已經容不下其他審美。
比如劉亦菲在2019微網誌之夜星光盛典亮相後,被無數觀衆吐槽“她怎麼胖成那樣了”。
還有高個子的關曉彤,明明她的身材很好,卻一直被網友們吐槽壯!
演技絕佳的蔣欣,每次走紅毯都會被嘲諷一波身材,被吐槽膀大腰圓、虎背熊腰。
還有擁有魔鬼性感身材的程潇,可能是練習舞蹈的原因,程潇的大腿看起來比一般人都要“粗壯”,而且她還長了一張蘿莉臉,看起來給人一種反差萌,為此也是慘遭吐槽,被說是太壯。
而針對白幼瘦這種審美,小銀子今天我要拆開來說。
白是自古而來的審美,不僅是指家世清白和潔身自好,還有長相,因為古代長得白的幾乎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而農戶家的女兒隻有在成親前幾個月才會閑下來呆在家裡盡量捂白,而且一白遮九醜。被追捧是必然,但過分追求白那倒也不必。
比如明星的工作室和粉絲們總喜歡把明星圖修得臉巨白,最好是越白越好,看不清臉上的皺紋,連鼻子骨相都磨平了的那種。就連明星本人也會化妝化得慘白,女明星是,男明星也是。
可見,被白幼瘦審美綁架的不止中國少女,中國男孩也有被洗腦的。甚至連影視劇的濾鏡都往這方面靠攏,修圖成風。
而瘦是身材要求的極端化,太胖肯定是不健康的,正常的審美應該是勻稱的。
極緻的審瘦就是畸形。比如金晨都瘦成了紙片人排骨胸,還有人誇是仙女。
精修圖都如此了,更别說生圖了。
而且隔着螢幕都這麼瘦了,螢幕還把人放大了一倍,現實中得瘦成什麼樣了。
要不是狀态保持得很不錯,那很有可能會給人“減肥過度導緻暴瘦”的錯覺。
還有一度瘦成排骨精的穎兒,看起來狀态并不算好。
作為明星,身材管理是必修課!
但也不必要追求極緻,身材要求的極端化就是畸形審美。
近年娛樂圈過分推崇“白瘦幼”審美,選出來的女星多是寡淡到分不清誰是誰的小美女。有多久,我們沒有見到珠圓玉潤的女明星了?更别提曾經風靡一代人的風情大美人。而且當下的内娛女星,真正跟“豐腴”“珠圓玉潤”這類詞彙挂得上鈎的女星屈指可數。
被影迷稱為“鞏皇”的鞏俐,堪稱代表人物,她的五官很大氣,身材卻有别于當下的白幼瘦,是“山東大嫚”最典型的大骨架,但氣場一絕,再華美的服飾都會淪為她的陪襯。
近幾年熱度比較高的有張雨绮,戲内戲外她都毫不掩飾她珠圓玉潤的火辣身材,其實她就是我理想中唐朝美人的樣子,豐滿大氣,多一分太胖,少一分太瘦,凹凸有緻得恰到好處。
天生自帶風情的朱珠是美女學霸,早期還是主持人,超級漂亮,連續8年入圍全球美人榜單,搖曳多姿的身材為她加分不少。
李小冉的身材高挑,體态豐腴,很有成熟女人的魅力,皮膚又白又嫩的,真正的東方女神,西方立體美感。明明年紀不小了,還是膚如凝脂的感覺。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陳家林導演了。《楊貴妃》的周潔、《唐明皇》的林芳兵、《武則天》的劉曉慶、等,陳家林導演非常擅長塑造各式或雍容華貴或嬌媚風流的古裝美人,也為我們留下了一部部經典的影視形象。
也難怪,這種類型的女明星一出現,就會引發關注,比如前段時間的熱播劇《風起洛陽》中的宋轶身旁那個胖乎乎的小丫鬟芸芝,一出現被觀衆稱為“從壁畫裡走出來的仕女”。
胖乎乎圓嘟嘟,額間一抹紅,長得非常喜慶的她真的很符合大衆印象裡的唐代審美了。
誰說小角色不能火,誰說女演員必須瘦?
幼,我是不太能了解,在我看來就是有點變态,畢竟人随着年紀的增長會變老是正常現象。
但女明星好像必須要對抗這種現象,特别是中年女演員的戲路被限制到要始終保持“少女感”,為此她們日複一日的健身、控制飲食,通過醫美對抗衰老,盡量地留住青春的尾巴。
感覺大家都在為了美麗在努力,但近些年,很多網友對女星的顔值和身材評頭論足,甚至頗有比演技還重要的趨勢。
本來能當明星的顔值身材大多都有的,但現在卻為何變成這樣?其實要論起導緻這一切“病态”現象的罪魁禍首,女星秦岚則直言是“國内審美的苛刻選擇”。
為此女演員們不僅要年輕、要美、要身材好等,還必須要毫無瑕疵應對360度環繞的鏡頭。因為鏡頭顯胖,是以為了上鏡好看,明星就隻能私底下減肥,變得更瘦來符合觀衆的審美。
一如秦岚的吐槽:“真正上鏡的演員,私底下都瘦得跟鬼一樣,都不好看。生活中看着很正常的人,上鏡就胖了一圈。”
而娛樂圈這種審美風氣的流行,不止是明星們深受其害。她們傳遞給自己的粉絲和觀衆們的便是背後的容貌焦慮。
越來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覺間被這種審美和風氣同化,大有楚王好細腰,國人都效仿的氛圍。不信你打開微網誌、小紅書、知乎等内容平台,大量美妝和醫美部落客在“安利”和“種草”,也帶偏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
現實生活中,好多女生為了迎合這一審美去追求白幼瘦身材,吃代餐、節食、催吐,變得月經不調。減不下來的就是各種焦慮,有些女生焦慮了又暴飲暴食來以此循環變成正胖子,明明是正常身材卻覺得自己是大胖子,沒有視訊裡開了美圖濾鏡的女生瘦和白,最後變得自卑沒自信了,甚至陷入焦慮、抑郁之中。
為此,這些審美觀念尚未成熟卻被顔值焦慮包提前洗腦的女孩甚至不惜大量金錢代價和身體健康去做整容手術、抽脂手術、“小腿肌肉阻斷術”、鋸肋切腰、斷骨增高、手指溶脂、割胃切陰……看得我都快要麻木了,仿佛在看某部劇中的十八般酷刑,真是太瘋狂了。
現實生活中甚至出現了A4腰、養魚鎖骨、漫畫腿、精靈耳等說法,在一些網紅部落客宣傳下,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社交平台熱搜榜單,把對女性身體“商品拜物教”式的消費崇拜推到了極緻。
而現在又流行起什麼純欲風和BM風,特别是BM風,是意大利快消品牌Brandy Melville的首字母縮寫,也是今年國内最火爆的穿衣風格,常見的搭配是露臍裝搭配包臀裙或者寬松的闊腿牛仔褲,這些衣物設計特色主要是短、緊、露。甚至更為嚴苛的還出現了一張要駕馭好這些風格,需要滿足的身材條件,越來越多的女孩開始為了“穿進BM衣服”努力。
其實,當它逐漸從“一種審美”變成“唯一審美”的時候,就走向了極端。
而這些流行的背後,是對女性身材的PUA審美的變本加厲。
現在這些審美真的很扭曲,要求女生身材好又要高,又要瘦,胸還要大,腰還要細,屁股還要蜜桃臀。
醒醒吧被這種思想觀念荼毒的女性們!每個人生來就是與衆不同的,是誰規定的這樣就一定是美,做不到這樣的就是不美?
最後,小銀子我想說:我寫這篇文,并不是呼籲大家一起來抵制和拒絕白幼瘦,也不是說隻有豐腴身材才算美,而是希望我們能一起來拒絕隻容得下白幼瘦的審美。
其實,正常審美應該是百花齊放的,無論是港風,禦姐風,還是白幼瘦,圓潤甜美風,英氣風,我感覺都很好。希望更多的人能對審美的定義有所思考,不被“白幼瘦審美”引導綁架。
在健康的前提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喜歡、接受、欣賞自己的容貌和身體,不必焦慮。
膚白瘦也美,小麥膚色豐滿也很美,身高高和身高低的女生都能可愛也能超A,隻要你接受了自己,不要依附于别人的審美,不要活成固定的模闆,你就是獨一無二的美麗。
同時也希望影視圈中這種白幼瘦審美有一天能被矯正,大家能關注演員演技大于顔值。
一如秦岚所說:相信将來中國或亞洲總有一天能夠欣賞不同年齡段不同女演員的狀态,讓每個女演員能夠在适合自己的角色上發揮演技,而不是花精力金錢做醫美扮嫩非得去演少女人設。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
小銀子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