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詩歌訴說一個美麗的東加

讓詩歌訴說一個美麗的東加

□ 本報記者 劉蘭慧

東加王國深居西南太平洋的中心位置,島嶼星羅棋布地分布在太平洋深處,恰似一粒一粒散落的珍珠。東加海域洪阿哈阿帕伊島(Hunga)火山發生噴發後,這個曾經不為人注意的小國牽動着世界的目光。

自2019年1月開始,應東加王國教育教育訓練部邀請,聊城大學受教育部委托,先後派出兩個援教小組共7名教師赴東加開展援外工作,聊城大學是以還成立了國内第一個獨立建制的太平洋島國研究機構——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第二批援教教師趙培寶、任愛芝、張劍鋒三位老師,目前尚在東加王國。

援教隊伍把中國文化帶到遙遠的太平洋島國東加,打開了中國文化之窗,将齊魯大地的儒雅風範、将好客山東的真情實感,譯介、延引、推廣到風光旖旎的東加王國。而第一批援教隊伍中的研究人員康建軍,用腳步丈量東加,創作了詩集《東加物語》。在當下人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這個美麗島國時,這本詩集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正當其時的視窗。

第一縷陽光就照在東加王國

東加的日出是極具力量的,日光躍出海面之後,世間一切皆被照亮,迎迓陽光的方向,隻有一片金色,漫天遍野。由于緊鄰國際日期變更線的西側,東加是世界上最早見到日出的國家,是以被稱為日始之國,太陽給地球上的第一縷陽光,就照在東加王國。

“陽光從漫漫長夜中蘇醒過來/他每一句話都會有各種回響”,詩人在《陽光深深地楔入皮膚》中道出了他作為一名異鄉人對東加陽光的另一種了解。“椰果裡面是白色的墓碑/記載着陽光裡珊瑚魚的變幻”,在《東加物語》“彩虹來”這一章節,随處可見東加絢爛的陽光與彩虹、雨水與豐收、螞蟻與鲸魚、海鹽與椰樹、農業與田野等内容。

陽光煦暖、海風清遠,歌詩悠揚、海隅閑散。當風起的時候,祥雲四湧,環島的雲彩都是心的形狀。雨水傾瀉而下的時候,每一個人的心靈也是足以得到滌蕩的。“我說潮水褪去了帶走一扇門/你就能夠看見鮮花都鋪滿海岸的兩邊”,東加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城市和村野到處都盛開着鮮豔的花朵。《東加物語》一方面以文學化、詩性的語言向讀者介紹東加王國;另一方面,對東加王國的神話傳說、非遺文化也進行了着重叙述。“我一直想寫一本書,将自己的生活和詩歌創作相融合,我也希望以此為契機,深化自己的文學創作功底。”康建軍曾在訪談中如此表露心聲。

東加王國的美麗風景,是每一個去過的人,終生難以忘懷的。在遠離東加的日子裡,關于那個遙遠國度裡的村莊和炊煙、雨林與蟲鳥、礁石與紅樹、魚群與燕陣……成為詩人心中難以磨滅的珍貴記憶。“隻要朝向大海就會春暖花開/大海裡的藍就是兩匹馬拉來的冰湖/大海裡的白就是姊妹在黃昏的身體/大海裡的紅就是你臉上的熊熊焰火”。詩人用一年的時間在課堂教學、孔子學院籌建、社會活動、國際交流、田野調查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而《東加物語》詩文的結集,是詩人這一時期從内心生發出的文字,也是詩人熱愛中湯兩國、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實際行動的結晶。

東加王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大使西亞梅利耶·拉圖先生,是《東加物語》一書序言的寫作者。他評價,全書是對東加景緻和南太風情進行全景式展示的、第一本漢語詩文集,認為“全書一方面對東加的美麗風景、風土人情進行了詩性的提煉;另一方面輔助以‘我在東加’的延伸閱讀,有助于讀者更好地把握一個真實的、動感的東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東加文化科普文集”。

感同身受全景式遊覽東加

寫作是向内的,但是《東加物語》的寫作卻是面向所有讀者的,因為地處深閨的東加王國很少為世人所知。《東加物語》全書共分“海平面”“風語者”“彩虹來”“耽于美”“我們在”五個章節。“我在東加”這個欄目是關于景點和景緻,以及風土人情、社會背景的一個簡單勾勒,這種描述性的語言恰可以作為詩歌的一個背景資訊,讓閱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地全景式遊覽東加。相關文字皆為首次面向世人推出,極具科普價值。

“古老的部落總有新鮮的傳說/地下的爐火烹制出美味的UMU燒烤/鼓點帶着迷幻之火燃爆夜晚/舞蹈者渾圓的風火輪引渡往生”。在《盛宴長歡歌——初識UMU》中,詩人将UMU介紹給讀者。UMU是東加王國宴請尊貴客人的燒烤類食物,當地人宴請客人最隆重的禮儀就是舉行“全豬宴”。在200多年前,當庫克船長和他的船員們到達東加時,恰好遇到島上的部落慶典,他們攜帶着聖經和手槍,去參加島民的烏慕盛宴,受到酋長的熱情歡迎,并被延引為座上賓,因之“友誼之島”的名聲亦不胫而走。

卡瓦Kava,即“令人陶醉的胡椒”,是一種由當地胡椒根研磨、泡制而成的飲品。它是南太平洋地區大部分島國用來招待國賓的飲品,具有非常繁複的程式。詩人吟唱道:“卡瓦根部擠出來酋長和祭司的咒語/那些神奇的無所不能的禱告和捶打/就像男人們一直在抖動的綠草裙子/就像女子五彩奪目卻看不見的上衣”。卡瓦既是神秘古老儀式中的主角,又是家喻戶曉的日常飲品。

“拉卡拉卡的舞步裡大魚和深海都在歌唱”,詩句中提及的拉卡拉卡舞通常被視為東加王國的國家舞蹈,一般出現在東加王國國王加冕典禮或慶祝憲法周年等重要慶典活動。它實際上是舞蹈、講演、聲樂和複調音樂、作曲、當地傳說和曆史故事的特殊文化混合體,于2003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耽于美”這一章節,一方面寫了東加神話傳說、慶豐歌舞、以及東加不為人所知的魅麗;另一方面也對東加非物質文化遺産有所涉獵。“我們在”則主要是一組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關于東加的散文,作者以詩性的語言描寫了在東加的所思所感,以及對這片熱土的深深依戀。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對東加社會文化和風土人情進行了全景式的勾勒。

“火山口會長滿森林和頭發”

作為一個島國,火山地震是東加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詩人無法回避的話題。

“海洋就是一個巨大的開放部落/随時兜售他的蠻力和躁郁//每一座島嶼都永久地存活着/一位面色黧黑而牙齒潔白的老酋長/他們負責用咒語和巫術與揚波的大海對話/在波詭雲谲的漫長暗夜與刺目金光的黎明”。在《海洋之心(組詩)》中,詩人對海洋的富饒和狂暴都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對于火山地震和海嘯所帶來的災害,詩歌也向大海和大自然界緻以敬意。

在《火山口長滿了森林和頭發》中,詩人把親身感受到的火山做了如下書寫:“火山口會長滿森林和頭發/會長滿灰燼和漆黑的眼睛/會長滿雪水和迷路的羔羊/會長滿專情的火種和蜜桔……這個季節的太陽都害羞地躲在雲層後面/就像一種特殊的禮物一樣/信徒們走向的不知是天空還是深井。”在“海平面”這一章節,詩人着重描寫了東加海洋與大陸、島嶼與洋流、火山與地震、美食與美景等内容。“風語者”這一章節則主要與海風和海浪相關,并且也書寫了華人華商、貿易往來以及東加人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詩人書寫了東加拉皮塔文化岩畫中的岩羊和鳝魚,也寫到了傾斜的草坡和山谷裡的植被,而夜晚裡開放着的一朵花、熱帶叢林裡的藤蘿,向我們打開了解讀熱帶國度東加王國的一扇門。

東加王國諸島大部分島嶼是石灰岩底質、火山上覆寫珊瑚礁而成。最高處的卡奧火山島(Kao Island),海拔1033米,在2019年底仍然是活躍的活火山,康建軍在東加期間也遭遇到一次火山噴發和四次有感地震。東加群島所包括的兩列平行群島大緻為東北——西南走勢,其中東側為珊瑚群島,西側是若幹火山島,這都是當地火山地震活躍的區域。曆史時期的火山地震活動,曾令當地的居民不得不遷居和分散到其他島嶼。另外富努瓦雷島(Fonualei,海拔260米)上次火山噴發的時間是1985年,政府曾強制人群疏散。除此之外,拉蒂島(Late)和托富阿島也曾有火山活動。位于海平面下的法康邦克海底火山,有記載分别于1885年、1896年、1927年、1955年火山爆發後先後露出海平面四次,但每次露出後均在海浪的沖擊下消失在海平面下。

本次洪阿哈阿帕伊島(Hunga)火山發生噴發并引發海嘯,引發了全球對東加王國的關注,所有善良的人都在祈禱,願東加王國盡快走出傷痛,回歸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