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勞工們将新的"虎禅寺"挂在虎丘景區頭。記者 杭興偉
虎丘"虎禅寺""為新"!昨日上午,虎丘山風景區管理處将在春節前夕,在虎丘風景區頭山大門入口處重新懸挂兩塊重量級老牌匾,"谷湖攬勝"和"湖府禅寺"重新懸挂,以全新的面貌迎接遊客。
上午9點.m,記者在景區頭山門口看到,勞工們正在用繩索擡起新"虎禅寺"的額頭,現場周圍有很多遊客拍照。新"虎禅寺"高1.9米,寬2.2米,重300多磅,位于"康熙禦筆寶"皇廟中間,周圍雕刻着九龍吐珠雲龍,展現出皇家風采。
景區管理辦公室管理科進階工程師郭明雄向記者介紹了"虎禅寺"和"谷武攬勝"的曆史淵源。"虎廟"和"虎丘"同義,"虎廟"在宋代被命名為"雲岩禅寺",民間又稱"虎山寺"。1661年,清朝康熙皇帝巡視虎山時,親自贈送了"虎禅寺"四字金、高吊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而《古湖攬勝》為1935年蘇州書法家吳增山的書,《古武》象征着蘇州市悠久的曆史,"古珂"蘊含着虎丘山的美麗風光,底蘊深厚,自古以來深受遊客青睐。作為虎珠南門的"頭","顧武路虎攬勝"指出了虎丘悠久的曆史和人文價值。
經過百年風雨的侵蝕,老舊的"虎禅寺"油漆剝落,塵土飛揚,暗淡無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為了讓它重制昔日的輝煌,虎丘風景區管理辦公室邀請了吳中區象山區幫助傳統建築施工技藝項目代表傳承人張福康,在保持整體外觀用量、金質的前提下,按照傳統工藝裝修煥然一新,堪比"美觀"。郭明雄表示,量是虎山立面的象征,以"虎禅寺"做"美",不僅保護了古量,也給市民遊客帶來了更好的觀賞體驗。記者 張雅實習生楊新銀
編輯: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