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守護者,60年來最大的洪峰穿越,我們沒有失職

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 李從偉

渭河,是臨沂的母河,這條河的小侗橡膠壩是亞洲最長的橡膠壩,靜靜地守護着渭江。傅玉辰是臨沂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小玉洞橡膠壩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小玉洞橡膠壩管理辦公室)的一名從業人員,也是一名擁有14年軍旅生涯的榮民。"60年來最大的洪水來了,我們正面臨着它,現在我們正在順利地把它送走。傅玉辰堅定地說。

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守護者,60年來最大的洪峰穿越,我們沒有失職

檢查水以清理碎屑

大壩每半小時檢查一次

8月17日淩晨2點.m,天氣異常悶熱,小玉洞橡膠壩正在泛濫,與前幾天震撼的溢油現場相比,此時安靜了很多。

傅玉辰穿上迷彩服,把對講機放在右臂上,在大壩上扛着一個大喇叭。"每當你穿上這件迷彩服,你就會發現當兵的感覺。傅玉辰打趣說,退伍不會褪色,在他的作品中,他依然是以軍隊紀律的作風要求自己。"作為大壩管理者,我像在軍隊中一樣保護一方人民的和平。

洪峰過去了,但每隔半個小時去大壩還是傅玉辰的工作正常。剛走到大壩身前,傅玉辰發現離河邊不遠的地方還有漁民,他急忙掏出一個響亮的喇叭勸走。他說,在檢查大壩的過程中,不僅要檢查大壩主體的安全,及時提醒沿河人離開也是他們的職責。

走下大壩一側的台階,傅玉辰來到了引水牆前。豎立在導流牆上的電線杆上長滿了雜草,上面有一塊木闆,"當14日閘門打開時,當三米高的牆被淹沒時,木闆飄了下來。"說着,傅玉辰開始清理雜草等等。

随後,他來到橡膠壩體,清理上遊一些水上漂浮的石頭和其他雜物,"平時在壩上巡邏,清理一些大型漂浮物,否則壩袋就會有損壞。看了大壩後,傅玉辰走到泵房,看看水泵是怎麼運轉的。

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守護者,60年來最大的洪峰穿越,我們沒有失職

第一天陪母親去看醫生

第二天,他站在大壩上。

傅玉辰的右臂上,還有一道很深的傷疤,就是他在14号機房被窗戶刮傷的時候,風很大,窗戶吹過來了,他沒注意抓撓的突然。"

8月13日,.m 11點30分,正在睡覺的傅玉辰接到機關打來的電話,要去大壩。"我咯咯地笑了起來,下了床。來到大壩,傅玉辰一會兒檢查每一台裝置,確定其處于正常運作狀态。按操作規程吊裝閘門,大壩坍塌。"有很多水。傅玉辰回憶說,14日2.m時,溢流流量達到每秒10500立方米。"這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大洪水。"傅玉辰感慨地說。

接下來的幾天,傅玉辰和同僚們在大壩上吃飯和生活。晚上為了關注大壩上的實時情況,他們都打開窗戶,仔細聆聽窗外的運動,"洪水的流量很大,夜間運動更大,可以用"枕波聽海浪"來形容當時的工作狀态。傅玉辰說,憑借多年的經驗,僅聽就可以估計洪水量的變化。

小義洞橡膠壩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力說,八月是防洪的關鍵時期,也是這個時候最忙的時候。他的家鄉濰坊高米,他于8月12日回到家鄉,去看望他的老母親。第二天,他和母親安頓下來,回到工作崗位。"這真的是家裡的人,他們的心在大壩上。

看着漸漸消失的洪水,傅玉辰說道。洪水來了,我們應付了它,現在我們順利地把它送走了。作為臨沂母親河的守護者,我感到非常自豪。齊魯晚報齊魯點記者采訪後,傅玉辰再次前往大壩,開始了新一輪的巡視。

找記者、找報道、求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赤路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點情報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報道!我想舉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