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驗明代女子的藝術與人文思考 川博新展“心·映”開展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回溯曆史,女性的身影常常掩藏于從屬和尊卑關系的簾紗之後。既然她們的身份不為人知,其才華自然也被掩蓋。2022年1月16日,四川博物院《心·映:明代女性繪畫中的情感世界》正式開展,通過對七位明末清初女性畫家的作品進行展示,試圖一探當時女性的藝術品格和人文思考。展覽将持續至4月17日。

體驗明代女子的藝術與人文思考 川博新展“心·映”開展

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的繁盛促進了女性自主意識的興起,文化風氣的興盛與活躍使女性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一批女子的才情“被看見”。本次展覽的作品來自文俶、葉小鸾、馬守真、吳绡、柳如是、黃媛介與李因七位明末清初女性畫家。她們有的是書香世家的名媛,有的是流落青樓、身世凄苦的女子。展覽輔以相關文物、文獻、史料,講述了七位畫家的人生際遇和藝術追求,展現了明代中後期閨閣繪畫和青樓繪畫的交相輝映。

體驗明代女子的藝術與人文思考 川博新展“心·映”開展

馬守真芝蘭圖扇面

被譽為“明朝第一女畫家”的文俶,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徵明的玄孫女。文俶雖然被錢謙益給予了“點染寫生,自出新意,畫家以為本朝獨絕”的評價,但是其名氣遠不如高祖父文徵明。她擅花卉,長于寫生,在其細膩的工筆畫之下,幽花異卉、小蟲怪蝶都顯得栩栩如生。展廳中,文俶的工筆畫與文徵明的草書扇面并列陳展,一個蒼勁流暢,一個娟秀細膩,展現了兩種不同的美學。

體驗明代女子的藝術與人文思考 川博新展“心·映”開展

葉小鸾花卉圖冊

而與文俶身世不同,青樓出身的柳如是則展現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和高尚的志操。清朝軍隊攻入後,柳如是曾與“江左三大家”的錢謙益相約投江殉國,卻等來了錢謙益的“水太冷”。柳如是卻在堅持投江後被救起。柳如是畫亦如人,娴熟簡約,清麗有緻。

體驗明代女子的藝術與人文思考 川博新展“心·映”開展

文徵明草書扇面

除此之外,雖被困于青樓,但“擅畫蘭,體如蘭,氣如蘭”的馬守真;跌宕一生,貧苦餘生隻為追憶人生摯愛的李因等女性,雖然不是亂世中的英雄,但其高潔的情操和追求,都展現了一代女子的風骨之姿。她們筆下的字與畫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自然萬物,也照映出自己的情感世界。

體驗明代女子的藝術與人文思考 川博新展“心·映”開展

文俶款花蝶圖扇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