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全城篩查 細緻服務確定不落一人

作者:津雲

視訊加載中...

  社會面清零的消息,令人振奮。在這背後,是天津細之又細的各項舉措,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楊爽,武清區黃莊街道濱河社群的居委會副主任,負責觀瀾花苑小區一期二期的核酸篩查工作。經過前幾輪總結的經驗,楊爽将61名從業人員細化分工,分成通知組、待查組、引導組、掃碼組、采集組、出口秩序組和電腦資訊核對組。從居民下樓,到做完篩查,各環節分工明确、有條不紊。同時,通知組的從業人員,也會根據現場的采樣進度,和居民住的遠近測算,分批次讓居民下樓采樣,大大提升了檢測效率。

  采樣前,社群給每人發了一張資訊條,上面有居民姓名、身份證号、住址等。這次新增的待查組,有6個人,每人負責10位居民,在排隊時回收居民手中的資訊條,再由電腦資訊核對組把這些資訊,錄入電腦,經過比對,確定篩查形成閉環、不落一人。

  劉思是河西區挂甲寺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這幾次全員核酸篩查,她都負責東樓國小點位的現場總排程。東樓國小點位五條采集通道,負責景興西裡社群176個樓門、七千多位居民的采樣工作,這其中老人占到快四成,想讓大夥兒少挨凍,檢測快起來,工作必須細!作為控制人流的“總閥門”,除了觀察檢測速度,劉思還要随時關注采集平台的資料,實時掌握進度。

  将篩查細分到樓棟、細化到分鐘。市科協下沉幹部張威,在河東區萦東溫泉花園社群的篩查中,負責喊樓和維持秩序。他服務的篩查點對應5個網格、19棟居民樓。擔心居民在家等的着急,他發揮自己的優勢,開設視訊直播,分享到微信群,篩到哪個樓門,現場還有幾個人在排隊,居民一目了然。

  濱海新區泰達街道在篩查中充分發揮小區物業的作用,協助社群開展前期居民動态調查、嚴把小區進出口查驗登記、負責篩查後“掃樓”複核等工作。為了友善複核,泰達街道為每位居民發放“篩查完成”的卡片。篩查尾聲,物業經理趙立榮,挨家挨戶敲門,複核查驗卡片。10個樓門200戶“掃”一遍,57歲的她嗓子已經沙啞,仍不下火線。

  西青區楊柳青鎮英倫名苑小區有90多棟樓、4000多戶,四成是租戶,流動性大。社群黨委挂圖作戰,按照網格把所有樓棟分成11個片區。每個片區由“網格員加社群黨員”共同負責,每次篩查前,大家都要再入戶,把人員資訊有變化的核實清楚,挨家記錄在冊,但凡是租戶的他們都要記錄上,便于再核對。社群網格員米曉雲分管20号樓篩查現場,她挨個兒清點自己負責的100多戶居民,結束後回到居委會,她還要再聯系9戶殘障人士等出門不友善的特殊人群,上門篩查、查缺補漏,確定一人不落。雖然家都離得不遠,但是包括米曉雲在内的11名網格員都在連續工作,十多天都沒回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