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作者:中國詩歌網

關注 ,讓詩歌點亮生活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威廉·布萊克(WilliamBlake 1757-1827),十九世紀詩人,英國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主要詩作有詩集《天真之歌》、《經驗之歌》等。早期作品簡潔明快,中後期作品趨向玄妙晦澀,充滿神秘色彩。

生于18世紀的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是英國浪漫主義的開山詩人、藝術家、思想家。他的偉大并不在于每一個單獨的成就,而在于其結合詩歌、意象和裝飾藝術所構築的深邃玄妙的藝術宮殿。

作為詩人,布萊克的《天真與經驗之歌》堪與喬叟、莎士比亞和彌爾頓并列;作為畫家,他的《約伯記插圖》與米開朗琪羅的壁畫不相上下。

布萊克的藝術貫穿着含蓄的救贖理想。在《威廉·布萊克評傳》中,凱瑟琳·雷恩認為,布萊克的天賦近似于他極力贊賞的舊約先知,而他針對阿爾比恩(大不列颠島的古稱)的居民說的話,多于先知們對猶太人說的。在理性之上、想象貧瘠的十八世紀,這位神啟般的天才憑借自己豐富的宗教想象,創造出一個豐富、多樣而複雜的萬神殿。在那些取材于傳統神話和象征的藝術作品中,布萊克先知一般地看到了工業時代對靈魂和生命的壓抑。

在布萊克的時代和地域,傳統和古老的形而上學知識,以及通常用來傳達這種知識的象征術語,已經幾乎全都被遺忘了。布萊克思想與藝術中看似最“原創”的東西,實際上是最古老而普遍的。布萊克以孤獨的勇氣和革命的熱情,捍衛着古老而不會衰朽的智慧。因為布萊克相信,詩歌和藝術的目的是喚醒回憶,即柏拉圖式的回憶。他不斷地呼喚“沉睡的人們”醒來,“死去的人們”複活,“洞穴人”打破他的枷鎖并看到永恒的事物。那麼現在,就讓布萊克引領我們以繪畫和詩歌,體驗無限和永恒的天堂吧。

威廉·布萊克評傳

[英]凱瑟琳·雷恩

張興文 劉紋羽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2-1

01《天真之歌》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在一粒沙子中看見一個世界,

在一朵野花中看見天堂,

在你的手心裡掌握無限

在一小時中留住永恒。

——《有回聲的草地》 [英]威廉·布萊克 著

沙子、野花、毛蟲、蚱蜢、夜莺、知更鳥......布萊克不僅善于将這些微小的事物描繪得獨特而迷人,更緻力于揭示和肯定存在于其中的“無處不在的生命的神聖”。這便是“小中見大”,而“小中見大”的最高象征是耶稣。在布萊克看來,牛頓所勾勒出的浩瀚宇宙圖景,并沒有襯托生命的渺小、壓倒人的尊嚴,相反,無限與永恒就掌握在我們的“手心裡”。

1789年的《天真之歌》所描繪的童年,于布萊克而言,是一種“純粹”、“明朗”、“不受阻礙”的生命狀态,而非“缺乏經驗與無知”。這些詩歌簡單的形式之下蘊含着豐富的想象、哲學的智慧和生命的力量。

02《經驗之歌》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每一個成人的每一聲呼喊,

每一個幼兒恐懼的驚叫,

在每一個聲音,每一道禁令裡面

我都聽到心靈鑄成的鐐铐。

——《倫敦》 [英]威廉·布萊克 著

“天真”與“經驗”常常被誤認為是對立的兩極,而事實并非如此。如果說以孩子為象征的“天真”是明朗而不受阻礙的生命,那麼,以“年邁的無知者”為代表的“經驗”指的便是受到阻礙、否定和抑制的生命狀态。“否定不是對立”,布萊克強調了二者的區分。

《經驗之歌》書寫了各種形式的生命的否定:無以排遣的單相思、病态思想籠罩下的童年、精神向道德的獻祭......其中《倫敦》一詩指向了社會的不公與城市的野蠻——虛僞的禁令織成蛛網,将單純的生命和靈魂緊緊纏住,構成“心靈鑄成的鐐铐”。

03《天堂和地獄的婚姻》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如果感官之門得到淨化,那麼一切都将以其本來面目示人:無限。

由于人将自己封閉起來,他隻能從他洞穴的窄縫看待一切。

——《天堂與地獄的婚姻》 [英]威廉·布萊克 著 朱玉 譯

布萊克曾經是一位戴着紅色軟帽的共和主義者,認為革命是自由和生命精神的表現,是“不可抑制的生命能量的表達。” 《天堂和地獄的婚姻》以其反抒情詩體的文體形式和熾烈的雕版顔色,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反映“地獄,或能量”的思想。“能量是永恒的快樂...若使之自由,生命就是溫和有愛的;若阻礙它,生命就是反叛暴力的。”

04《憐憫》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要是憑着暗殺的手段,可以攫取美滿的結果;要是這一刀砍下去,就可以完成一切,終結一切,解決一切——在這人世上,僅僅在這人世上,在時間的激流淺灘上,那麼來生我也就顧不到了。可是在這種事情上,我們往往可以看見冥冥中的裁判;教唆殺人的人,結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殺;把毒藥投入酒杯裡的人,結果也會自己飲鸩而死......“憐憫”像一個赤身裸體在狂風中飄蕩的嬰兒,又像一個禦氣而行的天嬰,将要把這可憎的行為揭露在每一個人的眼中,使眼淚淹沒了歎息。沒有一種力量可以鞭策我前進,可是我的躍躍欲試的野心,卻不顧一切地驅着我去冒颠簸的危險。

—— 《麥克白》 [英]威廉·莎士比亞 著 朱生豪 譯

1795年,布萊克創新繪畫技術,創作了一系列實驗性作品,其中便包括取材于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的《憐憫》。弑君奪位之際的麥克白内心充滿猶豫和沖突。他說:“憐憫像一個赤條條的在狂風中飄遊的新生兒,又像一個禦氣而行的天嬰,将要把這可憎的行為揭露在每一個人的眼中,使眼淚淹沒天風。” 在布萊克的畫中,身騎白馬的人物“憐憫”掠過夜空,慈悲地迎接一位母親剛剛誕下的生命。母親虛弱地躺在大地上,而小嬰兒正充滿活力地躍入“憐憫”懷中。背景中無邊的夜幕甯靜、神秘、深沉,仿佛包容一切快樂與悲傷,幸運與不幸。

05《彌爾頓》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要是遠古時那些聖足

曾在英格蘭的群山上徜徉;

要是那神聖的上帝的羊羔

到過英格蘭的快樂的牧場!

那張神聖的臉龐可曾

照亮我們陰雲中的山巒?

耶路撒冷可曾建起,在這些

昏暗的撒旦的磨坊之間?

把我那灼亮的金弓帶給我,

把我那願望的箭矢帶給我,

帶給我長矛,招展的雲彩呀!

把我那烈火的戰車帶給我!

我不會停止内心的戰鬥,

我的劍也不會在手中安眠,

直到我們建立起耶路撒冷,

在英格蘭青翠而快樂的地面。

——《彌爾頓》序詩 [英]威廉·布萊克 著

詩歌《彌爾頓》是布萊克漫長一生的勞作的成果。他廣泛地閱讀,對人類和自然保持持續的觀察。他創作偉大詩歌時的水到渠成,源于常年的勤奮積累。比起《耶路撒冷》,《彌爾頓》的詩歌,在主題方面宏大不足,但優美有餘;《彌爾頓》的版畫, 亦精緻勝過壯麗。

對布萊克而言,彌爾頓是“受啟示的人”的典範。他們終身、親密的友誼,便是他對彌爾頓的贊賞的最佳展現。

06《耶路撒冷》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在費爾珀姆我聽到和看到了阿爾比恩的異象

我在南莫爾頓街寫下了我在人類的領域内,

在倫敦開放的街道上所看到的和聽到的。

——《耶路撒冷:巨人阿爾比恩的流溢體》 [英]威廉·布萊克 著

從費爾珀姆傳回倫敦,标志着45歲的布萊克作為藝術家的真誠在一番思想鬥争後,最終壓倒了物質利益的誘惑和現實責任的規訓。接下來的幾年裡,布萊克的物質生活貧瘠落魄,但精神生活富饒豐盈。他勤奮而充滿激情地在那裡完成了詩歌《耶路撒冷》及其版畫的創作,從詩中可以窺見倫敦陰郁的壯麗。詩中所描述的“異象”,“像夢一樣以單獨的象征性情節或影像出現在布萊克的腦海中”。版畫頁面極具布萊克風格,輪廓略圖式的線型形式,作為一種書寫手法和文字手稿融為一體,“這些或宏偉、或怪誕或可愛的表現形式描繪出了靈魂的内在狀态。”

07《約伯記插圖》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如同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或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約伯記插圖》是布萊克經久不衰的傑作,更是雕版藝術史中至高無上的傑作。1812年,在布萊克65歲時,受林内爾之托創作了這部偉大的作品。它不僅是一部關于聖經的插圖,其本身就是一個異象或啟示,其中包含了布萊克關于基督教卡巴拉哲學、新柏拉圖主義,以及西方神秘主義傳統的整體知識。羅斯金贊賞《約伯記》:“再想象和表達的某些特征方面,它是最頂級的。在擷取某些光效的方法上......在表現耀眼和閃爍的光線方面,布萊克要比倫勃朗偉大。”

08《時空之海》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行至深廣的岩洞,發辮秀美的

仙女的家居,發現她正在裡面。

爐膛裡燃燒着一蓬熊熊的柴火,到處飄拂着

劈開的雪松和桧柏的香氣,彌漫在整座

島間。仙女正一邊歌唱,亮開舒甜的嗓門,

一邊來回走動,沿着織機,用一隻金梭織紡。

洞穴的四周長着蔥郁的樹林,有生機勃勃的

桤樹,還有楊樹和噴香的翠柏,

樹上築着飛鳥的窩巢,長着修長的翅膀,

有小貓頭鷹、隼和饒舌的水鳥,

捕食的鸬鹚,随波逐浪。

洞口的邊旁爬滿青綠的枝藤,

垂挂着一串串甜美的葡萄;

四口溪泉吐出閃亮的淨水,

成排,挨連,流水不同的方向;還有那

環圍的草澤,新松酥軟,遍長着歐芹和

紫羅蘭——此情此景,即便是臨來的神明,

見後也會贊賞,悅滿胸懷。

——《奧德賽》 荷馬 著 陳中梅 譯

《時空之海》是1821年布萊克為波菲力的新柏拉圖主義神話學著作《林中仙女的洞穴》創作的插圖。“林中仙女的洞穴”是荷馬的《奧德賽》中的一段情節,這幅繪畫中的主要人物是奧德修斯與雅典娜,即神聖的智慧。奧德修斯跪在岸邊,将借來的腰帶抛回給海之女神琉科忒亞;雅典娜站于其後,指向天堂,靈魂從那裡進入塵世。《時空之海》是布萊克晚期風格的優美範例。

09《但丁的頭像》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盡管你受到崇拜,以耶稣和耶和華的

神聖之名,你仍然是

疲倦的夜晚消逝後清晨的兒子

山丘下迷失的旅行者的夢

——[英]威廉·布萊克

布萊克批評但丁的殘忍——這種批評不是針對天主教信仰,而是針對其複仇道德觀。“但丁看到惡魔的地方我什麼也沒有看到。” 他如是說。在布萊克為海利的藏書室畫的但丁頭像的蛋彩畫中,畫面左邊是腳鐐,畫面右邊是烏哥利諾和她的兒子們在監獄裡的景象。這幅畫的文字說明是:“哦神父,你的上帝會像這樣複仇嗎?”

《但丁的頭像》是布萊克在臨終病榻上完成的。此時的布萊克“已經67歲了,卻并不懶散,而是坐在鋪滿書籍的床上,勤奮地工作着,像一位古代的德高望重的長者,或臨終前的米開朗琪羅。就這樣,他在一本巨大的工作簿的書頁上為他的但丁創作了最偉大的設計......”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來源:廣西師大出版社

威廉·布萊克:一粒沙中看見一個世界

編輯:王傲霏, 二審:曼曼, 終審:金石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