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閱畢。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那一場在白色畫布般的鹽地上進行的決戰。
身後是綿延的山,眼前是廣闊的白。
戰鬥機在白色的鹽地上滑翔而過,擦出片片湧動的紅。
僅剩的義軍被第一軍團逼到了一個名叫CRAIT的新星球。逃跑不能,幹脆用老舊的戰鬥機決一死戰。
飛馳、開火、戰鬥、跌落,戰鬥機們在一片白色的世界裡舞出了血與火的熾熱。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最後決戰
像是雪地上的滴滴血紅,像是純白畫卷上潑撒的紅墨。
最後決戰一段是在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地取景拍攝。
鹽下面是紅色的礦物層,是以才有了電影裡的驚豔效果。
導演萊恩·約翰遜對紅、白搭配的出色運用,對色彩動态效果的把握,讓銀幕前的我看得十足激動人心。
就是沖着這一段,我也要給電影大好評。
◐
紅、白色是一個絕好的搭配色。
為什麼這麼說,光聽聽這些耳熟能詳的詞就知道了。
紅白事、紅白歌會、紅白賽、紅白機、紅白玫瑰......
我們古時稱男女結婚是喜事,高壽的人病逝的喪事叫喜喪,統稱紅白喜事。
清·楊靜亭在《都門雜詠·時尚門·知單》裡說:
居家不易是長安,儉約持躬稍自寬;最怕人情紅白事,知單一到便為難。
是最早可考的出處。
©民間喜喪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裡也說:
或有婚喪紅白等事,王夫人賀弔迎送,應酬不暇。
可見用法範圍之廣。
而在此用法之前,詩人們很早就喜歡在詩裡面搭配紅白色了。
比如,唐韓愈《寒食日出遊》詩雲:
迩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争競。
唐杜牧《念昔遊》詩雲:
半醒半醉遊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金人董解元在《西廂記》裡,更是用“紅白”來形容女子的自然美貌。
也沒首飾鉛華,自然沒包彈。淡浄的衣服兒,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兒紅白,便周昉的丹青怎畫?
日語裡的紅白歌會(日文全稱紅白歌合戰),是每年12月31日晚上舉行的盛會,素有“不看紅白不過年”之說。
©紅白歌會海報
他們會将歌手按照性别分别紅(女藝人)、白(男藝人)兩組,兩方交替登場,以比賽的形式來完成晚會。
而将這種比賽形式的盛會稱作“紅白歌會”,又要源自日本明治時代以來,劍術等比賽的統稱,“紅白賽”了。
後來,在體育競技的場合,兩方的對抗賽,就被叫做“紅白賽”,也是源于此。
紅白機(Family Computer,日版簡稱FC、美版NES))大家就很熟了,是一代人懷舊的玩意兒。
80年代,任天堂公司發行的第一代家用遊戲機,因為它紅白相間的外觀而得名“紅白機”。
©紅白機
而紅白玫瑰的典故嘛,最著名的要數張愛玲的那句名言了: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從此,紅白玫瑰成了男人們對心頭女子的一種暗稱。
其實,說到紅白玫瑰,還有15世紀,英國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支援者之間的那場内戰。
因為兩個皇族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史稱“紅白玫瑰戰争”。
紅色,是暴力,是危險,是躁動,是欲望。
耀眼的紅是對視覺刺激最強烈的顔色,它最接近太陽與火焰的色調,象征着生命、鮮血、熱烈、沖動與溫暖。
現代抽象畫畫家康定斯基在《論藝術的精神》一書中曾說:
紅色的無限溫暖不具有黃色的那種輕狂的感染力,但它卻表達了内在的堅定和有力的溫度。
它獨自成熟的放射光芒,絕不盲目耗費自己的能量……
朱紅這種顔色給人一種尖銳的感覺,它像是熾熱奔騰的鋼水,冷水一澆就會凝固。
©[紅],紅色的熾熱與流動
色彩原本隻是一種實體現象。
但是,經過了人的體驗和運用,就愈發具有了感情色彩和心理情結。
比起紅色常常給人帶來的直接沖擊力,白色顯得愈發沉澱和輕巧。
白色是純淨,是通透,是沉靜,是理智,是空白,也可以是所有。
是以,白色常常作為紅色的輔助色彩出現,在白色的背景裡,越發凸顯紅色的情緒感受。
關于這一點,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1973年的劍戟片[修羅雪姬]。
©[修羅雪姬],雪中複仇
雪姬一席白衣和服,在片中穿梭複仇,殺人時,一柄竹傘,傘中藏劍,一擊緻命。
白雪皚皚,白衣翩翩,映射出滾燙的鮮血,紅色的炙熱與瘋狂,躍然眼前。
也難怪昆汀要在[殺死比爾]裡向此片緻敬,讓劉玉玲身着白衣和服,和烏瑪·瑟曼在雪地裡來場對決。
©[殺死比爾],緻敬場景
從這個意義上說,“星戰8”最後的那場決戰也成功在此。
不僅僅是把對決拍的漂亮,更有紅白色搭配所傳達的情緒氛圍到了。
白色做背景闆,來直接展現小面積的紅色,有時候還會有一種怪異感和奇異氛圍。
比如,著名的[2001太空漫遊]這個構圖。
©[2001太空漫遊],經典的空間站構圖
幾乎全白色的空間站場景,屋頂較低,但空間廣闊,形狀怪異的紅色椅子立于其中,非常紮眼,也非常前衛。
未來世界的科技感、冰冷感,以及設計上的超前意識,帶來整體氛圍上的怪異感覺。
再比如,三池崇史的[46億年之戀],電影開場是一段男子的獨舞。
©[46億年之戀],片頭獨舞
男子上身是繁複的紋身,下身着紅色條裙,在燈光斑駁的無名白色空間裡翩翩起舞。
無名字、無解釋、無含義,但電影怪異的整體基調就這樣被奠定下來。
構成顔色的三要素是:色調,飽和度,和明度。
色調是實際顔色;飽和度是顔色的強烈程度,是鮮豔還是暗淡,飽和度越低,也就越接近灰色。
而明度低比明度高的顔色更暗。
紅色在所有的色相中明度較低,是相對飽和度較高的顔色;
而白色是明度最高的,也是最輕的色彩。
是以用白色做輔助色彩來凸顯紅色,或是化解紅色,是一種常态。但要是反過來用呢?
印象最深刻的是伯格曼的[呼喊與細語]。
©[呼喊與細語],被紅色包裹的白
紅牆、紅毯的房間裡,身穿白色禮服的女人們在其中穿梭往來。
空間是封閉的、密仄的,情緒也是壓抑的,沒有出口的。
被紅色壓抑的空間,象征着被吞噬的内心世界,經受煎熬,被困于此。
在[46億年之戀]中,松田龍平所在的空間已經夠狹小了,構圖還刻意放大了椅子的存在感,更在前景堆積了東西。
©[46億年之戀],被壓縮的空間
人物所在的空間,就這樣被不斷擠縮;龍平角色的絕望感,也就達到了前所未有。
在蜷川實花的[狼狽]中,也常常有這樣的構圖,尤其在開頭和結尾。
女主角通過整容想要改變命運,卻最終落空。
純白不斷被紅色侵染和壓縮,就成了女主角命運的暗喻。
©[狼狽],紅白是命運暗喻
另一種情況,紅色的情欲感也很容易得到展現。
比如,[美國麗人]中,中年男人萊斯特的性幻想裡,是女孩的裸體被花瓣包圍;
阿莫多瓦的[欲望法則]裡,紅、白兩色的床單背景成為兩位男主角偷歡的舞台,紅色的欲望噴薄而出,畫面兩端再兼有藍色點綴。
©[欲望法則],紅色成為欲望載體
有一句俗語說:“錦鯉始于紅白而終于紅白”,原意是說人們挑選錦鯉的一種偏好。
但現在,這句話幾乎可以囊括一切紅、白配色的魅力。
紅、白的配色簡單,但也有着簡單的深邃。所謂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紅白當之無愧。
而在“星戰8”裡,天行者盧克最終也是在這紅白色的戰場上死去。
不僅拍的漂亮,還讓我落了淚。年度我最喜歡的場景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