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後的娜拉,要麼回來,要麼堕落。”——魯迅先生的語言還是一針見血
娜拉的出走,張愛玲有更激進的說法:“出走後的娜拉,依然隻能是男人的玩偶,隻不過是從家裡的一樓搬到二樓,等到吃飯的時候她還是會下來的。”
娜拉是誰?怎麼會讓當時的中國最著名的兩位作家,同時都對她的離家出走之後到底會是一個什麼結局,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和猜測?
娜拉,是19世紀挪威最偉大的戲劇家亨利克·易蔔生作品裡面的一個人物。這部作品的名字叫“玩偶之家”,寫于1879年。
在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娜拉從愛護丈夫、信賴丈夫到與丈夫決裂,最後離家出走,擺脫玩偶地位的自我覺醒過程。
做了八年的家庭主婦的娜拉,美麗善良,她無條件地愛着自己愛丈夫海爾茂。
為了自己的丈夫,娜拉借債為他治病,又熬夜抄寫檔案掙錢,還努力省錢,攢下錢來還債,她甚至可以為了丈夫去死。
但是,她的丈夫海爾茂,卻是個虛僞自私的資産階級市儈。知道她冒名舉債以後,這個由銀行職員升起來的銀行經理,原來喊她“小鳥兒”、“小松鼠兒”的男人,卻覺得她的舉債危及了他的名聲和社會地位。而歇斯底裡地大罵她是個“犯罪女人”,還揚言要剝奪她教育子女的權利,還要對她進行法律和宗教制裁。
後來,娜拉的女友在她的感動下,主動退回了娜拉冒名的舉債的借條,海爾茂又開始說,他還會像原來一樣,一輩子都會愛着娜拉,保護她一輩子。
經曆了丈夫海爾茂對自己态度多次轉變的過程中,娜拉終于明白:自己原來不過是男人手中的"玩偶"而已。結婚前是父親手中的“玩偶”,結婚後是丈夫手中的“玩偶”。
具有了資産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娜拉,決定做一個背叛社會不合理制度的女性,做一名離家出走尋找自己獨立自主的新生活的女性。
但是,娜拉出走以後到底會以一個什麼樣的狀态,生活在這個男權至上的時代,卻引發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的讨論與争議。
但是,不論如何,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藝術作品,給人們帶來了無限想象的空間,也讓人們對書中的許多觀點開始了深深的思考。
娜拉到底該不該離家出走?出走之後她到底該如何存在?她後來的命運會是怎樣的結局?……
或許,才是這部作品的背後,最值得我們深思的原因。#那些引人深思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