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作者:Go野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家門口要迎接冬奧會了,先預祝我們的健兒取得好成績!

2020東京奧運會結束後,觀衆們紛紛進入了“賢者時間”有留戀,有不舍,有感動,也有很多驚訝。

比如,為大陸奪得皮劃艇靜水女子500米雙人劃艇金牌的徐詩曉和孫夢雅,二人之中的徐詩曉曾經早早退役,奪冠之前在一家企業當了4年的人事經理。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這可真是,不會劃水的HR不是好冠軍啊。

“這樣的人也能獲得奧運金牌?”

别不信,“這樣的人”,沒少拿金牌。

自行車金牌

來自奧地利的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估計是東京奧運會最大的黑馬了。

首先,她的祖國奧地利此前125年從來沒有獲得過自行車奧運金牌。

其次,她是個數學家。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安娜,1991年生人,20歲就從維也納理工大學拿到了雙學位(有一個是數學)。随後,她進入劍橋數學系讀碩士,後來又到西班牙嘉裡羅尼亞理工大學讀博士研究所學生,2017年順利博士畢業。目前,她是個研究偏微分方程的博士後。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能以30歲“高齡”奪得自行車金牌冠軍,看得出來她在研究之餘真的有很認真在鍛煉身體了……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和自行車八竿子打不着的職業還不是最令人震驚的,更騷的是,她是在沒有任何專業團隊配合的情況下拿的冠軍!

沒有隊友,沒有教練,沒有随隊醫生,沒有營養師,有的,隻有她自己計算出來的“奪冠公式”。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奪冠熱門荷蘭隊在賽後表示悔得腸子都青了,根本沒注意到這麼個數學家。

不過我猜對于安娜本人來說,真相大概是:研究數學太難了,拿個奧運冠軍放松放松吧!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極限單車金牌

極限單車(BMX)是東京奧運會設定的全新項目。此項的女子組冠軍也是讓人耳目一新——英國的夏洛特·沃興頓(Charlotte Worthington),主業是廚師,工作地點在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家酒吧。

為了獲得奧運入場資格,她做出的最大努力是——努力減少了在餐廳的上班時間。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是的,所謂的備戰練習,都是在廚師工作的“業餘時間”搞定的。

好吧可以了解,畢竟奧運會隻是插曲,廚師才是她人生的主旋律……

最後還是英國的自行車協會出資,才讓她暫時放棄了廚師工作,專心訓練。

據說,她回國之後會繼續回餐廳做廚師,看得出來是真的很熱愛廚房了……

射擊金牌

東京奧運會男子10米氣手槍決賽的金牌得主,是來自伊朗的射擊運動員福羅吉·賈瓦德。

在參加奧運會之前,他的主業是伊朗一家醫院的男夜班護士。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最傳奇的還不是他的職業,而是他的經曆:

4年前才開始接受專業訓練,醫院的地下室就是他的訓練場;

備戰期間由于職業原因,他兩次感染新冠病毒,兩次被迫中斷訓練;

最終,他以41歲高齡參加奧運會,一舉為伊朗奪得首金!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創造奇迹的烏合之衆

奧運會的賽場上,像上面幾位一樣創造奇迹的選手還有很多很多。

美國體操運動員,苗裔姑娘蘇尼薩·李,在東京奧運會獲得女子全能體操金牌。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美國目前約有苗族裔30萬,主要來自寮國、越南、泰國和中國南方等地。受曆史文化等因素影響,在整個亞裔群體中,苗人是較為貧困的族裔之一,也是高中辍學率最高的群體。

奧運冠軍的光環之外,蘇尼薩隻是一名普通的美國高中生,參賽之前,她因疫情隻能在家裡上網課,為課業發愁。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英國姑娘貝瑟妮·施裡弗,奧運會小輪車競速女子組金牌獲得者,參賽之前在一所國小做兼職助教,教4歲兒童基礎知識。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不過她的情況和其他選手略有不同——小輪車是她最熱愛的事業,助教是被迫選擇的職業。

原來,由于小輪車成績不佳,英國體育部門于2017年“抛棄”了女子組,貝瑟妮想要參加奧運會,隻能自己攢錢,為夢想買單。

自費的貝瑟妮為英國拿到了這一項目的奧運首金,也算是一種打臉吧……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此外還有:

獲得帆船金牌的賈爾斯·斯科特(英國),本身是學地理的;

鞍馬冠軍維特洛克(英國),本職工作是服裝設計師;

田徑銅牌加比·托馬斯(美國),是流行病學在讀碩士研究所學生;

皮劃艇激流回旋冠軍本傑明·薩弗塞克(斯洛文尼亞),本身是警察外加兼職電工……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很多外國奧運冠軍都是兼職,其實是有社會因素在裡面的。據說,一名運動員想在美國的國家級奧林匹克中心接受完整訓練,一年的花費是35000美元起,也就是20萬軟妹币以上。

這些錢都要自己出。

有些人有運動天賦卻沒錢,隻能選擇曲線救國。要麼先保證能夠讀到大學,用獎學金來支援訓練;要麼走上社會工作,選擇自給自足,或是面向社會募捐。

像英國那樣「削減預算」的情況,簡直不要太常見,對他們來說,奧運會,歸根結底也就是運動會而已,利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

沒錢“全職”,可不是隻能“兼職”了嘛!

這些奧運冠軍竟然都是“烏合之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如果說這屆奧運會讓我有什麼新的體會,那就是,并非隻有「專業運動員」才能站在高高的領獎台上。

年齡、履曆、膚色、國籍、資金……一切在奧運精神面前,都不是障礙。

烏合之衆,一樣能創造奇迹。

作者簡介:龍飛飛,曆史類脫口秀節目《洩密食堂》主持人,節目已在今日頭條、西瓜視訊等平台投放。每日更新原創文章,公衆号【 Go野 】擁有百萬粉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