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初年,有一個同州人背着麥飯到京城長安售賣。走到渭水時,河裡結滿了冰。因為趕了半夜的路,他覺得饑腸辘辘,想吃點兒麥飯,又沒帶水,便想砸冰取水。他砸開一個碗口大小的冰孔,心想這下可好了,冰孔就可以當飯碗。于是,他把麥飯倒入冰孔,結果倒一點兒散一點兒,不知不覺倒光了一袋子麥飯,也沒有和成麥飯。他隻好站在冰孔邊歎息,不知道該怎麼辦。過了好長時間,冰孔裡的水漸漸變得清澈,照見了他的身影。他突然大聲怒喝起來:“原來偷我麥飯的正是這個家夥!這個賊真是不知足,還故意仰着臉向我示威!”他揮起拳朝冰孔打去,直到水渾濁起來,人影也不見了,才憤憤不平地大罵而去,一邊走還一邊納悶兒地自言自語道:“這個賊跑得真快,一轉眼就不見蹤迹了。”到了岸上,他看見有許多細沙,便用布袋裝滿沙子背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