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17老母鸨子

17 老母鸨子

回到城市裡,我們一家很快就找回了在城市生活和學習的感覺。

1972年,媽媽又懷孕了,媽媽繼續自己為人妻的責任。而且,媽媽已經有了我和弟弟兩個孩子了,但都是男孩兒,而媽媽一直就想生個女孩兒,可以更像她一樣美。是以媽媽繼續着為自己的心願而努力着。

爸媽逗我,問:“這次是想要個小弟弟呢,還是要個小妹妹呀?”我已經有一個弟弟了,而且我家鄰居劉叔家有個二、三歲的小女孩兒可漂亮了,有一頭的自來卷發,臉圓圓的,胖嘟嘟的(長的就像秀蘭*鄧波一樣一樣的),讓我很是喜歡,是以我就沖媽媽說:“我要妹妹。媽媽給我生個劉瓊妹妹吧。”媽媽可是樂了,媽媽已經有我們兩個兒子啦,她非常想再生個女兒,好得以兒女雙全,生個女兒特别像她模樣的方面更多才更好。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17老母鸨子

第二年,即1973年6月19日,媽媽真的給我生了個小妹妹,雖然不是劉瓊的樣子,但很漂亮,也有點小自來卷發,更是那麼一種親親的感覺,這就是所說的“一奶同胞”的親吧。媽媽一直想要個女兒,真得了女兒,欣慰非常,是以給女兒取名王欣,小名叫:可心。這也就真的實作了媽媽的小心思啦,一切都很美。

妹妹出生後,家務事就更多了。我也跟着幫忙,要麼送弟弟去幼稚園,要麼帶妹妹玩。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17老母鸨子

生活在順利地延續,社會也無其他的狂風驟雨,媽媽依然幾乎每年或隔一年就帶我們哥仨個去北京或開封探親。當時的火車開行列次較少,而且時常晚點。有時晚點到晚八點以後,就已經沒有公共汽車可以載我們回到家中休息了。

一次,當我們從外地趕回來到離家最近的一站——黃旗屯站——由林嘉音與梁思成所設計建造起來的火車站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媽媽帶着我們不出站,就沿着鐵軌一路走到了長春路道口。可想,有三個孩子,領着兩個抱着一個,再加上帶回來的大包小裹點行李,媽媽實在是走不動了,望着還有大概三站地的家的方向,媽媽無奈了。但媽媽并不擔心似的,她就帶着我們向鐵路道口東北邊有一個露出來燈光的平房走去。媽媽對我們說:咱今晚就在這老曲家借住一宿吧。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17老母鸨子

好像媽媽與這家人很熟悉,而老曲家的人也很歡迎媽媽來家做客。老曲家人打開院門,一看是我們一家,就喜上眉梢地馬上領我們進屋,還提供食物及住處。在我的記憶裡,那是個我在農村最常見的一家一戶的格局,中間是竈房,東西各一間屋,屋裡南邊和北邊各一鋪火坑,南北坑中間地段算是廳堂,整體看不算大,但也不小了。

媽媽帶我們進屋後,放下行李,進一步說明來意,并表達了打攪人家了的意思。然後從一個行李裡掏出些從北京帶來的糖果,遞給那些小哥哥,小姐姐們。那家大人表示不必客氣,天也晚了,快準備休息吧。那家大人重新安排了睡覺位置,将西屋讓給了媽媽帶弟弟和妹妹同那兩位女孩兒一起住,而讓我同其他幾位哥哥和弟弟一起住在一個坑上。

可笑的是,可巧,那天我不知道為什麼沒穿内褲,是以我忸怩着就是不肯脫衣服,臉也羞紅了。那位叫“二哥”的哥哥問明白我的忸怩後,就大笑着說:“男孩子怕什麼?來,我也光屁股睡。”這二哥可真仗義,脫個赤條條上坑,等着我。最後,我也隻好接受了,一脫而光,鑽被窩睡覺了。俗話說,脫得光睡得香。那晚,我睡得可真是香呀。

第二天早上起來,我趕緊穿好自己的衣服,雖然不再忸怩,但還是不習慣光着屁股。

當我出來走到院子裡,才認真看到這是一個小的院落,但整齊幹淨,院牆邊還有一架葡萄架,沿院子周邊擺着好多的花盆,鮮花盛開,地面是硬土的,但平整無雜樹葉。房子很普通,房子西邊就是鐵路線,可想他們一家每晚都要承受着火車通過時發出的噪聲呀,可我昨晚卻也沒感覺有什麼火車噪音的呀,習慣了或許就好了吧。

天亮了,再細看這家人的孩子們,個個都精神,男孩兒帥氣,女孩兒漂亮,真有一家人或是親戚的感覺。

吃過早飯,媽媽千恩萬謝老曲家之後,帶着我們走出來回家了。

我父母都不是本地人,而且在當地也沒有任何親戚或朋友,有的隻是爸媽的同僚關系。是以,老曲家就成了我們家非親非故的親戚。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17老母鸨子

曲家我的二姐——曲青——跟我同齡,她從小就是個美人兒胚子:大眼睛,長辮子,聰明伶俐。國中開始到考高中,我們一直是在同校不同班的同學。

在我媽媽過世後一次與她聊起她對我媽媽的印象時,她的記憶很深。二姐回憶道:“在我的心中陸姨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永遠記得她的熱情、她的笑容和她那永遠爽朗的笑聲。她美麗善良,自帶光芒,永遠帶給她身邊每一個人溫暖和關愛。”

二姐回憶說:“忘不了幼年的我初次見到陸姨的情景。那應該是在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時期,學校裡的造反派天天給老師的自行車放氣。我家就住在學校對過,有個不大的院子,陸姨為了找個安放自行車的地方,來到了我家。那年我4歲剛剛記事兒,還清晰地記得那天的情景。那是一個晴朗的上午,天氣不冷不熱像是春秋的季節,看着一個很高、很漂亮的阿姨走進院子跟媽媽說話,4歲的我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牽着媽媽的褲腿兒躲在媽媽身後,用好奇的眼神看着面前這位美麗的阿姨。隻見阿姨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了一塊方方正正的大餅幹彎下腰來遞給我說:拿着!我害羞膽怯地看着媽媽不敢拿。這時媽媽說拿着吧!陸姨熱情地說,吃吧,好吃,你嘗嘗。我小心翼翼地在大塊餅幹的角上咬下一小口,咬下時脆脆的,嚼在嘴裡甜甜的,越嚼越香甜。那天的情景和那塊方方正正的大餅幹、還有那香甜的味道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從此,陸姨帶着她的熱情、她的美麗和善良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打開一扇窗,漸漸地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到陸姨家串門,看到她家裡有很多書和美麗的相冊,她的家是美麗溫馨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有陸姨的地方就有笑聲和快樂。小時候每隔一段時間總要去陸姨家看看,喜歡她家裡的那些書,記得最喜歡看《雞毛信》那本小人書就是第一次在她家裡看到的,愛不釋手,我還拿回家看過。漸漸地長大,我還喜歡看陸姨家的報紙,記得最喜歡看‘參考消息’那上邊有一篇文章‘中國大陸的慢’至今還記得那篇文章的内容……。”

二姐說:“我相信一個人的童年經曆會影響人的一生。感恩我的生命中幸運地遇到了陸姨!”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陸晶荪17老母鸨子

媽媽是善良的,也結交了許多如老曲家人這樣善良的人們。

在爸媽的哺育及呵護下,我們子女三人一天天、一年年地長大。

媽媽是愛美的人,也最注重儀表,她總是要保持良好的個人青春、清純、幹淨而美麗的形象。說白了,我媽媽就是這樣一位要面子的人,絕不要給人以邋遢的形象,總是以陽光的形象面對人們,面對這個世界。

在妹妹大概兩、叁歲時,一天,媽媽穿着漂亮的衣服,給我們也打扮一番,騎車帶我和妹妹出去到市裡玩。當時,後車架上馱着我,前車梁上坐着妹妹,我們一路邊說邊笑着。當騎車沿着長春路行到臨江門時,妹妹不知道怎麼就将她的一隻腳伸到了車前轱辘裡,因為這一夾住腳,車子被卡了一個急刹車,我們仨人一起倒在了馬路上。

待我爬起來時,就聽到妹妹在大哭起來并不能動彈。媽媽感覺不對勁,一定是妹妹的腳被夾到了,是以媽媽就那樣不管不顧地坐在地上,趕緊抱起妹妹檢視,并将她的小腳慢慢地移了出來。妹妹疼得大哭,媽媽什麼都不顧地就坐在馬路上,抱緊了妹妹不斷地哄着,揉着妹妹的腳。當時,媽媽根本就沒想到要顧及自己一身美麗的面子,完全不在意什麼在人前的形象,隻是就坐在地上揉着妹妹疼痛的腳,懊悔自己沒做好安全防護措施而造成孩子受傷。

旁邊的路人也圍了上來,幫着将車扶起來,妹妹哭得不那麼厲害了,媽媽就站起身,帶着我們趕緊奔就近的醫院,給妹妹看病了。

媽媽的行為和表現,讓我真真兒地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我想那就是最偉大的母性所能在不自覺之中才能表現出來的行為吧。

我想,也相信,任何一個母親,為了她自己的孩子,可以什麼都不顧,甚至付出自己的性命,更别提什麼顧及個人形象和面子的事啦。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