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作者:20社

2月27日,香港演員吳夢達因病去世。3月3日,家屬發表了訃告,葬禮定于7日和8日舉行。達叔叔的去世喚起了一大群影迷的老記憶,也引發了不少電影人的懷舊之情,甚至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有媒體和公衆人物表示哀悼。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馬來西亞前總理向吳夢達緻敬

達叔叔轉身離開了生活,就像褪色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縮影。他主演的電影和他創作的經典人物,早已刻在一代中國人的心中。這些華人觀衆不僅限于香港,而是更廣泛地傳播到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東南亞媒體和公衆對達叔叔的哀悼,正是這種昔日影響力的呼應。現在的人們已經走了,熙熙攘攘的不再了,那一年的鮮血和回憶早已投入到過去,怎麼不能讓無數粉絲感受到。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泰國網友向吳夢達緻敬

東南亞:過去香港電影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今天的觀眾可能沒有想像過,在1950年代香港電影熱潮開始時,東南亞是香港電影的主要出口市場。

當時,中國大陸,剛剛走出革命的硝煙,絕大多數香港平闆電腦都不允許進入。為了幫助電影業擴充到更大的市場,英國政府自然會将目光投向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也是英國的殖民地。除了從其背後的英國政府之外,新馬地區本身就是南洋海早期的海外華人的家園,對于講粵語的香港電影來說,可以說在文化和情感上都有一種自然的親密感和認同感。此外,當時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建了大量的電影院線,但沒有專業的電影制作行業;

在政治、文化和商業的影響下,第一輪香港電影熱潮很快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在新馬來西亞地區掀起。1950年代中期,馬來西亞每年進口200多部香港電影,不僅數量大,單價高,超過泰國、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以及歐美。當時,香港電影在北美的預售價格為1,000至2,000港元,在泰國和越南為1,000港元,但在新馬來西亞地區可以以4,000至5,000港元的價格出售,利潤是前者的數倍。正是從那個時期開始,香港電影發明了獨特的"賣電影花"制度,即隻有故事大綱、導演、演員,案件才能要求東南亞電影人支付30%至50%的定金。通常,電影還沒有真正投入生産,成本已經完全收回,甚至過剩。

在東南亞市場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各大電影公司也開始熱情地投資大量南洋風格的電影。随着劇情劇《馬來亞之愛》(1954)的熱播,國泰航空、邵氏、廣益等電影公司紛紛開始投入巨資制作以東南亞為背景的《南洋風》電影,講述海外華人的生活,安迪也推出了自己的《南洋三部曲》。這些電影的拍攝地不再局限于新馬地區,而是遍布泰國、高棉等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照片 1954年的電影"馬來亞之愛"。

此外,自1950年代以來,國泰航空、邵氏、廣益三家公司紛紛在香港設立生産公司。國泰航空在國際上将其原來的香港發行公司重組為Electric,邵逸夫直接派易夫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建立了亞洲最大的電影制片廠,即香港島電影王國。

從1950年代到1985年,邵氏兄弟制作了1000多部電影,不僅在産值和産值方面碾壓了其他香港同行,還借助自己推出的亞洲電影展,香港電影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到日本、南韓、緬甸、越南、菲律賓等國家, 最後進入歐美市場。邵逸夫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成為香港電影的代名詞。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标志

征服日本和南韓:成龍和張國榮

對于大多數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長大的香港内地電影迷來說,他們最早的接觸和熟悉的一批香港電影隻是錯過了邵逸夫的黃金時代。然而,以吳玉森、徐珂、成龍、李連傑、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等人為代表的香港電影,在這一時期達到了最耀眼的巅峰;在1990年代的頭幾年,香港的電影出口每年都超過本地票房,除了東南亞的傳統出口目的地外,日本和南韓在此期間成為香港電影更重要的海外市場。

日本與香港電影的關系一直比較密切。總的來說,直到1980年代,香港電影主要從日本電影中汲取經驗和營養。後來,以作家和美食家著稱的蔡瀾在邵逸夫做了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在那裡他負責進口膠片的印刷和字幕校對。此外,香港還積極邀請日本導演和技術人員來港拍攝,學習他們的經驗。日本的劍和武俠電影無疑對香港最重要的武俠和黑幫電影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的粉紅電影(情色電影)和奇幻動作片也激發了香港同類電影的創作。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1979年在日本推廣這部新片的徐氏兄弟

但自1980年代以來,香港電影越來越多地回餵日本。首先,徐冠傑的《半磅八》(1976年)、《賣健身》(1978年)等作品出人意料地赢得了日本觀衆的強烈追捧,而随後成龍的《蛇形之手》(1978年)、《醉拳》(1978年)則完全赢得了日本觀衆的喜愛。成龍的兩部功夫喜劇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30億日元,到"A計劃"(1983年)時,它們已經席卷了全國。在整個1980年代,成龍的電影幾乎每年都入圍日本票房前10名,到目前為止,他的電影在日本票房上已經獲得了600億日元的票房收入,成龍連續十年被評為日本最受歡迎的藝術家。成龍前往日本參加活動,來自日本各地的粉絲将從四面八方進行朝聖,浩瀚而壯觀。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1983年成龍在日本

如果說日本觀衆最愛成龍,那麼南韓觀衆則癡迷于張國榮。2003年,南韓電影頻道OCN與21家電影網絡聯合舉辦"百強影星"獎,最終海外影星是張國榮。2009年,南韓首爾甚至舉辦了以"張國榮"命名的電影節來紀念。在衆多南韓電視劇中,包括《請回答1988》,"張國榮"這個名字也許是非本土明星中最常被提及的。張國榮主演的《英雄》和《神奇女俠幽靈》都是南韓最知名的電影,前者在南韓上映一年半,後者也有九個月。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南韓女性最喜愛的化妝品模闆,就是女老闆王祖賢的《神奇女俠幽靈》。除了張國榮,香港在1980年代湧現的新一代明星在南韓有相當的認識,周潤發、劉德華、成龍、林清霞等人共同構成了南韓70代青年的記憶。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1998年,張國榮去南韓推廣唱片,17歲的權志賢去采訪他

當南韓電影業在新世紀前後開始興起時,香港電影自然成為頻繁模仿的對象。南韓近20年來最受矚目的商業電影類型——動作片、犯罪片、黑幫片,都帶有極強的香港電影痕迹,不少南韓導演甚至模仿香港電影拍攝了大量的賭博片(《老人》系列)、強盜片(《寶藏聯盟》《首爾搶劫案》)等子類電影。《英雄》等香港電影在南韓已經廣為人知,南韓也在翻拍。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韓文版《英雄自然》海報

如果說新世紀的南韓電影因其完善的産業體系和制作标準而被視為越來越接近好萊塢,那麼他們最直接的老師不是大洋彼岸的好萊塢,而是曾經的"東方好萊塢"——香港。

今天,日本和南韓在1990年代末"哈哈漢"趨勢開始席卷大陸之前,更有可能"哈岡",這似乎具有諷刺意味和令人驚訝。然而,這股浪潮很快随着1990年代中期的下滑而逐漸消退,日韓的文化投入迅速成為文化輸出。

《北行》:1997年後的《香港電影》和《香港電影》

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香港電影追求"多快多好省"的制作政策,往往隻是簡單地重複現有的模式和模式,品質差,再加上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沖擊,以及面對"97"之後的混亂, 香港電影産值迅速下滑。到1996年,香港統一前,本地票房已從12.4億港元跌至當年的6.6億港元,而1992年則達到頂峰。今年海外收入跌幅更大,由1995年的11.64億港元跌至4.35億港元。

新世紀前後,香港電影巅峰的代表人物吳玉森、林陵東、成龍、周潤發、李連傑等紛紛離開香港,試圖在好萊塢尋找新的出路。新世紀過後,情況有所惡化,2003年香港電影的年産量首次降至100部以下,略高于70部。到2013年,隻有42部(包括合拍片),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低數字 - 1990年代初超過300部。

在日本和南韓,曾經是出口的城鎮,香港電影早已不再是年度的勇氣。

1990年代以後,大部分引進日本的香港電影都走小規模限量發行的路線,有的直接發行錄像帶。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等劇集隻是在新宿、銀座等地限量上映,而王家偉、關金鵬等文學電影隻能在電影節上少量上映。即使是1980年代擁有無限風景的成龍,也很難再現。新世紀之後,隻有少林足球、功夫等少數大片在日本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2002年,周星馳在日本推廣少林足球

南韓的局勢更加黯淡。在巅峰時期,香港電影曾經在南韓擁有僅次于好萊塢電影的第二大市場佔有率,但現在不到1%。南韓電影在國内迅速上升的市場佔有率正在增長,而其前身香港,更不用說海外,很難保持,從新世紀之交的40%下降到12.4%。

随着2004年内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實施,香港電影的趨勢注定會與内地合拍。絕大多數一線導演和演員開始"北上",人口衆多,經濟遍及内地,也迅速成為香港電影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十多年來,内地和香港電影業的地位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程度的一緻。在1990年代,貧瘠而薄弱的内地電影,幾乎沒有像樣的電影業,仍然由極少數導演以老工匠精心制作的作坊的形式培育;現在,香港的電影業就像是龐大的内地電影業的附庸,大批前台從業人員被内地雇用,而華語區的電影制作中心已經從香港遷往北京。

近年來,隨著香港與內地越來越深入的合拍片,合拍片中香港的本地色彩也越來越輕盈,所謂的合拍片基本上都算是內地電影,但隻有一定數量的香港電影人參與了演員。導演包括徐珂、陳可欣、林超賢、劉偉強,都已開始在内地執導主題片;香港純血統電影現在主要由低成本和新人在家中拍攝。

東南亞為什麼要哀悼吳夢達?這是香港電影的繁華回聲

曾執導過《古人》《無限之路》的劉偉強,繼《北上》之後執導主題片《建軍》

這一切的背後,無疑與統一以來香港與内地經濟總量的劇變有關。一個直覺的比較:1997年,香港的GDP占内地GDP的18%,到2019年占2.6%。相比之下,香港的本地生産總值在22年内翻了一番多,而内地則是近15倍。

東亞和整個世界經濟的規則和秩序的變化帶來了更深層次的變化。香港經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起飛,這取決于當年獨特的政治景觀和周圍環境。由于内地尚未改革開放,世界處于冷戰模式,香港依托其作為遠東地區最大自由貿易港的地位,吸引着全世界的客流和商流。一段時間以來,香港一直是西方與外界和内地交流和接觸的跳闆。英國和香港政府采取的消極不幹預政策,也為電影等文化産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但随着改革開放程序的加快和内地的全球化,香港"自由"和"開放"等獨特優勢逐漸成為内地等周邊國家可以共享的紅利。過去的璀璨"東方明珠",在後來的星光中,注定要保持過去的輝煌。

半個世紀以來,香港電影的興衰,其實與香港經濟的浮動周期高度同步。香港電影的巨大影響力,其實是香港在遠東影響力的直覺寫照。衆所周知,相對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總會比較自己比較先進的國家和地區,而當這種經濟差異逐漸被抹去時,過去仰望的心态自然會改變。

香港已從1980年代和1990年代想象的異國情調的"資本主義"繁華城市發展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參觀的免稅購物天堂。然而,即使有免稅和低價格,越來越多的後來者正在迎頭趕上,香港不再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

與此相對應的是,是内地觀衆對香港電影的态度:從方桂年到現在的棄兒。除了内地主導的合拍片外,香港每年拍攝的香港電影幾乎毫無生氣,主流觀衆對國産電影和好萊塢大片感興趣,而高冷的利基粉絲則偏愛歐洲、日本和南韓的電影。"香港電影"這個詞通常意味着隻剩下一種安靜的感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