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我已經玩了四個項目了,每個都是5顆星,這樣的考試太好玩了。”
在“虎年遊園會”上拿到第四個“五顆星”時,浙江省甯波市奉化區居敬國小一年級學生陳佳金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期末來臨,擺在陳佳金面前的不是一張張嚴肅的試卷,而是遊園會中一項項有趣的關卡。
身穿紅棉襖,頭戴“虎頭帽”,手拿各色遊園積分卡在滿是窗花、燈籠、中國結的教室裡穿梭,居敬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還未放寒假,就已體驗到了濃濃的年味。
居敬國小校黨支部書記林錫江說,“虎年遊園會”的主題叫虎娃迎春,在參與遊園項目之前,學生首先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熱愛。“一個‘好學生’,首先要對自己國家的點點滴滴充滿感情。”

2022年1月14日,甯波市奉化區居敬國小一二年級學生參加“虎年遊園會”,展示一學期學習成果。(受訪者供圖)
學科交融是“虎年遊園會”的一大特點。居敬國小将一二年級的國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測評在關卡設計中進行打通,如“萌虎巧拼”關要求學生用不同顔色的繪畫區分出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實作了“拼音+美術”的巧妙結合。“這樣既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讓我們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居敬國小教師羅亞輝說。
記者注意到,“虎年遊園會”設定了一項“疊衣服”的測評,學生們将平時穿的衣服在一定時間内疊放整齊,根據疊放品質獲得相應的評分。有老師說,擁有良好的基本生活能力與動手能力,也是當下評定“好學生”的重要标準。“雙減”的有效落地,讓以往在紙筆測試中難以考察的勞育素養,也能逐漸得到準确評價。
在甯波,還有學校讓期末測評走出“校門”,拓展學生眼界。海曙中心國小就與天一閣博物院聯合開展了期末項目化測評。該校一二年級12個班的400餘名國小生在家長的陪伴下,分批次走進天一閣,開展寫生采風,制作測評需要的古風書簽,學生對本地曆史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将成為測評的重要内容。
2022年1月18日,甯波市海曙中心國小學生在校内用VR裝置對天一閣進行“雲遊覽”,并完成與天一閣曆史文化知識相關的測評。(受訪者供圖)
“培養一名實踐能力強、人文素養紮實的‘好學生’,需要全社會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天一閣博物院黨支部副書記鄭薇薇說,博物院将充分發揮自身在文物保護、陳列展覽、社會教育等領域的專業優勢,促進多元化教育評價的理念深入人心。
甯波市基層教育工作者還認為,對“好學生”的定義不能隻停留在期末的終結性評價,更要積極創造條件,讓過程性評價能通過制度化管道得以科學實施。在鎮海區藝術實驗國小,該校打造的“測評俱樂部”探索将學生的進步程度以積分形式納入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個性成長進行全方位記錄。
“比如說,我們實施的一項閱讀教學測評分為三個環節,首先對全體學生進行閱讀前期測評、建立檔案,然後通過校内校外兩個時間開展過程性閱讀,将閱讀積分作為過程性資料記錄。最後在期末進行‘晉升測評’,确定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新級别。”鎮海區藝術實驗國小校長馬虹亞表示,對于表現稍顯不足的學生,學校提供“再次挑戰”的測評機制,給予學生試錯與改進的機會。
“在‘雙減’背景下,不隻是學習結果優秀的孩子才能被稱為‘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自律、實作自我價值的同學同樣值得點贊。”馬虹亞說。(記者顧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