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文|通政司

編輯|通政司知事

1991年8月24日,蘇聯解體前夕,警衛如往常一般在克裡姆林宮巡邏,經過阿赫羅梅耶夫的辦公室時,他發現房門虛掩着。

推開門一看——元帥靜靜地倚在窗邊,脖子上勒着一根繩子,看起來已經離世多時了,桌上整齊擺着5封寫在便簽上的遺書。

很多人心痛于元帥的自殺,但也有些人表示不了解,自古以來每個國家都免不了由盛到衰,新國家的來到未必就不是好事,因為這個而自殺,值得嗎?

阿赫羅梅耶夫是蘇聯的人民,也是蘇聯的戰士,他參與過蘇維埃的奮鬥,見證過蘇維埃的輝煌,是以才更加無法坦然地接受它走到窮途末路。

他無法釋懷那種眼睜睜看着故國陷入泥沼的絕望,唯有死亡能表達他的悲憤。

普通人或許無法了解那種軍人情懷,也無法感同身受親眼目睹國家解體的悲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蘇聯老大哥為何解體?阿赫羅梅耶夫老元帥又經曆了怎樣的掙紮?5封遺書的内容又是什麼?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阿赫羅梅耶夫奉獻的一生

阿赫羅梅耶夫于1923年出生在坦波夫一個普通家庭,年僅17歲他就離開家去參加了紅軍,并參與了德國和蘇聯的二次戰争。

通過這些戰役,阿赫羅梅耶夫從一個戰士逐漸成長為基層軍官。

阿赫羅梅耶夫從參軍那一刻起就沒打算過舒服日子,也從未想過找一個安全點的工作,比如後勤部門,他的目标就是上前線。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即便是當了軍官也是如此,阿赫羅梅耶夫本來可以在安全地帶指揮,不用再去戰場,但是他認為要時刻和戰士們在一起,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秉持着這種信念,1942年,阿赫羅梅耶夫在列甯格勒加入了陣亡率最高的聯共布。

阿赫羅梅耶夫記得很清楚,在德軍圍困列甯格勒的時候,150萬人為此陣亡。

當時跟着阿赫羅梅耶夫一起戰鬥的共有32人,最終隻有兩人活了下來。

那是極其酷寒的天氣,室外溫度将近零下50℃,可以說是滴水成冰。

德軍圍困了18個月,在這18個月裡面,阿赫羅梅耶夫一次都沒有進過房間裡去休息、取暖。

無論白天黑夜他都在外面,什麼是溫暖,他幾乎都快忘記了。似乎每天都是不停地做着三件事,挨餓、受凍、打仗。

戰争折磨了阿赫羅梅耶夫,也成就了阿赫羅梅耶夫。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正是因為這種勇敢和大無畏精神,阿赫羅梅耶夫一路升到了師長的位置。

但他還在不斷接受教育訓練,1952年完成機械化部隊教育訓練,1967年他又從總參軍事學院畢業,之後就升職為集團軍總參謀長。

阿赫羅梅耶夫的升銜速度是驚人的,基本上每隔五年就會晉升一次,1975年,52歲的阿赫羅梅耶夫升職為上将,在進階司令部任職。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1979年,阿赫羅梅耶夫制定了入侵阿富汗的計劃,同年12月25日,蘇聯成功占領了阿富汗,阿富汗政權是以倒台。

1983年阿赫羅梅耶夫升職成為了蘇聯的元帥。

阿赫羅梅耶夫的軍銜越來越高,可他的内心卻越來越不安,似乎有一場風暴即将到來,但這個在戰場上拼殺過的戰士并不畏懼,他嚴陣以待。

當阿赫羅梅耶夫看到國家動蕩,特别是以葉利欽為首的“民主派”人士發動了反軍運動時,他堅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公開指責葉林欽的行為。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阿赫羅梅耶夫革命多年,社會主義思想根深蒂固,他覺得社會主義是勞動人民用了70年的時間艱苦奮鬥得來的,絕不是葉林欽輕飄飄的一句話。

他積極反對葉利欽等人的行為,也表示對此事不會袖手旁觀。

他無法了解,也無法接受,當年希特勒那麼多的軍隊都沒能将蘇聯覆滅,現在卻因為主政者一意孤行就要将大家的辛苦付出全部否定。

1991年的8月19日,阿赫羅梅耶夫聯合了一些軍方代表,想要發動政變,但卻僅僅維持了三天。

阿赫羅梅耶夫看出蘇聯已無力回天,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殺。

1991年8月22日,阿赫羅梅耶夫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自殺了,留下了5封遺書。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阿赫羅梅耶夫的遺體在8月22日的淩晨被發現了,他面露絕望,脖子上有明顯繩索勒過的痕迹,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别的傷痕。

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祖國覆滅就意味着他生命的終結,在其中一封沒有收件人的遺書中,他寫道:

“我無法繼續活下去,我已經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了,現在的國家四分五裂,社會也道德淪喪,蘇聯的分裂也遲早會有人要為此負責。”

在阿赫羅梅耶夫的心裡,祖國高于一切,家庭永遠都是擺放在第二位的,對此他深感歉意,将一封信留給了家人:

鼓勵家人互相扶持,好好的活下去,千萬不要被别人看了笑話;

一封遺書留給朋友,拜托照顧他的家人,幫忙安葬他的遺體。

一封遺書沒有收信人,但充滿了失去蘇聯的沮喪,不知道阿赫羅梅耶夫想要留給誰;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在第四封遺書中,元帥記起自己在食堂欠下的50盧布飯錢,不忘委托朋友幫忙償還一下。

在最後一封遺書中,阿赫羅梅耶夫用自嘲的口吻寫道:“選擇怎樣自殺時,我可真是個糟糕的專家,第一次繩子斷了,自殺失敗了,我又試了一次。”

妻子看着躺在冰冷的棺材裡的丈夫,讀着丈夫留下的遺書,她淚流滿面地親吻了一下丈夫的額頭,她沒有想到丈夫沒有死在戰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

親人和朋友帶着悲痛的心情安葬了阿赫羅梅耶夫元帥,可是卻不曾想,沒過幾天竟然有人挖開了墳墓,盜竊了元帥的軍功章,由此可見當時社會秩序的混亂。

蘇聯解體的原因

1991年12月25日這天,紅色的國旗從克裡姆林宮緩緩落下來,蘇聯宣布解體,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終結。

如今已過了30多年,蘇聯解體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後世的很多人都對它充滿好奇,當時蘇聯為什麼會解體?蘇聯和中國又有着什麼樣的關系?為什麼我們稱蘇聯為老大哥?

蘇聯的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由15個權利平等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加盟而成。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當時的主要成員是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等國家,在聯盟内,各國之間的權利是相等的。

往前再推一下,這十五個小國其實以前是一個共同的大國——沙俄。

沙俄四分五裂為十五個小國,各自為政,但蘇聯的成立讓他們這些散沙又重新凝聚在了一起。

在鼎盛時期,蘇聯可以說是一個“紅色帝國”,成為和美國分庭抗禮的存在。

當時世界上的六分之一都是蘇聯的,它擁有豐富的資源,僅僅靠着石油一項,就讓它在70年代走上了世界的巅峰。

軍事方面更是不輸于美國,陸軍實力是世界第一,人口是世界第三,海軍位居世界第二;飛彈和核武器也足夠摧毀地球無數遍。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可如此強大的蘇聯為什麼淪落到解體的地步呢?我們可以來逐一分析一下。

蘇聯的解體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危機的爆發,自從美國和蘇聯争霸開始,整個國家就必須要承受沉重的軍事費用。

上世紀80年代,這些經濟支出超負荷的後果日趨嚴重化。

1991年2月,财政已經達到了赤字3000億盧布,通貨膨脹也史無前例,蘇聯的經濟已經進入了即将癱瘓的狀态。

而更可怕的就是蘇聯人思想的轉變,由于經濟低迷,人們不再相信過去的曆史,開始反對馬克思主義。

尤其是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很快就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特權階層,A錢、盜竊現象嚴重,甚至出現了将國家财産據為己有的現象,生産力更是停滞不前。

有些專家統計,當時蘇聯特權階層人數達到了五六十萬之多,蘇聯的财富幾乎都在這些特權人士的手中,腐敗之風已經在逐漸侵蝕蘇聯。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阿赫羅梅耶夫就曾經公開抨擊阿爾巴托夫和雷諾夫院士對海陸軍的诋毀,他說:

“我們的将士都是來自勞工和農民,我們沒有什麼所謂的特權,我們吃的飯需要付費,我們住的房子需要出租金,我們的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

在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阿赫羅梅耶夫本以為局面會得到改善,因為戈爾巴喬夫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就是經濟改革。

但是由于戈爾巴喬夫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這些改革進行得并不徹底,缺少了很多配套措施。

戈爾巴喬夫沿用的還是以前傳統的重工業模式,經濟沒有得到有效回升,人民的生活水準下滑嚴重,而且他的改革也觸動了那些“特權階級”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群眾生活水準下滑,官僚腐敗,官員之間互相勾結,這一切都大幅降低了蘇聯人民的信心,他們開始不相信曆史,也不再相信社會主義。

其實群眾思想的轉變也并非一朝一夕,1956年赫魯曉夫就在蘇共20大會議上做了秘密報告,甚至于對斯大林進行了批判。

這種言論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埋下了懷疑的種子,很多人都開始否定曆史,否定斯大林,甚至開始否定社會主義。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更是大肆評論斯大林,最終更新成反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再加上他主張民主化和多元化。

在這種思維之下,反對社會主義的思想一度泛濫成災。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在此之前蘇聯一直非常強大,是以老一輩的人都不舍得蘇聯解體,在公投中76.4%的人都表示反對解體,尤其是軍人們。

他們經曆了太多的硝煙,好不容易赢來了勝利,怎麼能輕易解體呢?阿赫羅梅耶夫牽頭發起的政變就是最好的說明。

但當時很多西方國家出于政治目的不懷好意地幹預,他們鼓勵煽動蘇聯人民支援戈爾巴喬夫的新思想,内憂外患之中,蘇聯内部開始鬧獨立,搞分裂,最終土崩瓦解。

蘇聯解體之後,戈爾巴喬夫也辭職了。

作為曾經的蘇聯成員,俄羅斯聯邦重生于蘇聯解體之後,一位俄羅斯上司人曾說過,人們應該為蘇聯解體而惋惜,否則就是沒有良心,但是如果誰想要推翻現在,回到蘇聯去,那隻能說明他沒腦子。

這足以說明一件事,蘇聯走上解體道路是一個必然趨勢,它的發展方向已經脫離了原有的軌道,民以食為天,如果老百姓連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又怎麼能對社會有信心呢?

蘇聯解體之後那些聯盟國如何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部分遺産,但是因為蘇聯負債太多,是以俄羅斯也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為了能讓經濟複蘇,對于有些無法經營下去的工廠,國家隻能選擇低價出售。

可這非但沒有解決俄羅斯的财政問題,反而讓少數人掌握了财富,國家财富流失很嚴重。

經過幾十年努力之後,俄羅斯才恢複了世界影響力,但是依然和前蘇聯不可同日而語。

烏克蘭現在已經有着歐洲糧倉的美譽,工業和農業都比較發達,但重工業依然占據着主導地位。

白俄羅斯的面積隻有20多萬平方米,但制造業和冶金業都比較發達,農業和畜牧業同樣發達,目前也算是在世界中排名中等。

土庫曼斯坦是得到了國際認可的中立國,天然氣儲備位列全世界第五名,天然氣是土庫曼斯坦的主要支柱産業,現如今發展的也相當不錯。

有發展好的自然也有發展不好的,比如說吉爾吉斯斯坦、坦吉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摩爾多瓦等國家,無論是人均面積還是個人所得都不高。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蘇聯為什麼被大陸稱為老大哥呢?

蘇聯在冷戰時期是和美國是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而新中國剛剛經曆過戰争,很多國家都選擇孤立新生的中國。

隻有蘇聯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很多資本主義國家都希望能将我們扼殺在搖籃裡,但是蘇聯卻于開國大典2日後就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無疑是強有力的支撐。

而不管是十月革命時的馬克思主義啟蒙,抗日戰争時的抵抗侵略,還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工業建設,蘇聯都是既出人又出力,還出技術和裝置,手把手将中國帶入正軌。

基于以上種種,我們尊稱蘇聯一聲老大哥絲毫不過分。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蘇聯宣布解體之後,中國是什麼态度呢?

蘇聯宣布解體的時候,國内都唏噓不已,如此強大的一個巨人竟然倒下了,那可是一路引領我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蘇聯老大哥呀!

蘇聯和中國的關系一直比較複雜,不可否認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都給我們提供了特别多的幫助,中蘇關系也一直保持友好。

1991年蘇聯解體,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自缢殉國,5封遺書道盡絕望

是以蘇聯宣布解體,中國很多感慨,但卻無可奈何,我們和蘇聯一樣,都屬于社會主義國家。

從大局考慮,蘇聯的解體對大陸并不有利,社會主義國家的陣營當中少了這麼一個支柱,也少了能制衡美國的力量。

從情感層面來說,蘇聯曾經幫了我們很多,如果不是蘇聯的幫助,中國的工業起步必然會晚上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感激蘇聯曾經的幫助。

蘇聯已經成為了過去,它的解體也時刻提醒我們将要面臨的挑戰和需要規避的陷阱。

人們說,阿赫羅梅耶夫的自殺是一個真正的悲劇,因為他的死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動蕩。

但不可否認的是,阿赫羅梅耶夫是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國家的興亡關頭,他沒有袖手旁觀,他努力過,嘗試過,想要挽回蘇聯,想要化解信仰和現實的沖突,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得知已經無可挽回的時候,所有的失望凝聚成了絕望,最終導緻了這個偉大的元帥親手用麻繩勒死了自己。

那5封遺書就是他對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

阿赫羅梅耶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馬列主義思想,他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深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