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電結緣的“師徒配”

光明日報天津1月21日電(記者劉茜、陳建強)1月20日,大寒,漫天細雪。天津薊州國家冰上項目訓練基地速度滑冰館内卻燈火通明,各國運動員矯健的身姿在冰面輕快地飛馳。場館外不遠的山上,國網天津薊州下營供電服務中心外勤班班長王東衛和徒弟王萌正進行線路巡視,保障場館安全可靠供電。

天津薊州國家冰上項目訓練基地距離北京100多公裡,是國家冬季運動隊備戰冬奧會的重要訓練基地。基地總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冰面17600平方米。“我們基地有2個冰球館,1個綜合訓練館,1個速度滑冰館,對電力的可靠性要求比較高。”天津薊州冬奧會訓練場館的劉海營介紹。

王東衛和王萌負責的線路中,就有通往這座冬奧訓練場館的“生命線”,長度約14公裡。“為了保障線路安全,建設時在山上建了三座鐵塔,兩條線路一左一右同塔并架,解決了山坡跨越問題。但新的問題随之而來,我們的巡線‘無人機’無法靠近,有一定的巡視盲區。”王東衛說。

每次無人機巡視完線路,王東衛和王萌還要繼續徒步爬山4公裡,找到合适地點,用望遠鏡再看一遍才放心。當他們将車停在山腳苦梨峪村時,還常幫老鄉處理家中用電難題,日子久了,和村裡的老鄉也都熟悉了。

“謝謝你們送來的口罩和消毒液。”村裡獨居的張大爺笑着說。原來這次師徒倆除了帶着望遠鏡、測溫儀、腳扣、安全帶等必備的工具,還将自己的一些防疫物品帶了過來。

兩人踏過高低起伏的亂石,精心檢查線杆的垂直度、線杆拉線有無松動、拉線與基礎相接處有無鏽蝕,适當緊固螺栓,用砍刀清理線杆周圍的雜物,檢視線杆周圍的山表沙石分布有無異常,用望遠鏡遠眺檢查線路弧垂。

“每當遇到惡劣天氣,我們必須趕緊開展特巡,最怕的就是山體滑坡引起基礎松動和線杆歪斜。因為山上的供電設施檢修非常困難,這條線路又是冬奧會訓練場館電源線,巡視工作盡可能精細一些,提前發現并消除缺陷和隐患,可以節約很多裝置搶修的時間。”王東衛一邊巡視,一邊踩着薄雪繼續前行。

冬天裡翻山越嶺的巡線人,一般都少帶水,他們把一小瓶水放在貼身的裡兜裡,因為經常風餐露宿,飲食不規律,胃難免會有毛病,一旦喝了冰水,胃就更疼。山道上碎石很多,最怕就是踩到“山坑”裡,鋒利的石頭堆在山坑裡,被蓬松的樹葉掩埋,一不小心踩進去,就可能崴腳摔傷。所幸路上少有瘋長的野草牽絆,視野也開闊,沒有樹枝樹葉遮擋。

到了下雪天,山路就更難走了。沿着積雪的山路,師徒二人來到山頂,這是最佳觀察點位。王萌拿出測溫儀,王東衛則拿出望遠鏡圍着鐵塔轉了幾圈,仔細觀察瓷瓶、金具是不是完好無損。他随手撿起一塊石頭敲擊一下塔身,有少許雪片落下,他便根據震動聲判斷塔身有沒有松動。

“王班走山道總是很快,他說巡視不能走馬觀花,時間應該花在鐵塔和線路上。”王萌說。

山上的氣溫比平原要低好幾度,上山時還要跺腳取暖,一圈巡視下來兩人大汗淋漓,摘下安全帽,頭發在寒風中冒蒸汽。迎着風雪,在巡視電網的路上,他們用另一種方式為冬奧健兒鼓勁。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2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