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士之星”亮晶晶!他們這樣發揮官兵自我教育的力量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賈 峰 馬長健 周 遠

寒冬臘月,第83集團軍某旅“大功三連”上等兵張濤作為嘉賓,在該旅電視台“兵說兵事”欄目上鏡,成了戰友身邊的“戰士之星”。

“我堅持利用業餘時間深化醫學知識學習,并把所學運用到工作生活中。針對訓練中容易出現的肌肉、關節損傷等,我編創了一套中式健身操和按摩療法,幫助戰友緩解訓練傷痛……”節目中,張濤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張濤出生于中醫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學習掌握了不少中醫知識。2020年,張濤大學畢業後應征入伍,成為該旅“大功三連”的一名戰士。新兵連訓練任務繁重、管理嚴格,張濤一度感到不适應。

去年,該旅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裝步四連中士楊延存作為“學習之星”在旅電視台剛剛創辦的“兵說兵事”欄目出鏡。紅軍長征堅韌不拔、狼牙山五壯士氣壯山河、大渡河十七勇士血性沖鋒……楊延存發揮繪制沙畫的特長,把經典戰例、英雄人物融入自己的沙畫作品,将黨史故事講得既生動又深刻,深受戰友歡迎。

“畫線稿、臨摹、繪制沙畫,每一步都要反複打磨,并用相機精心記錄下每一幀畫面。”節目訪談中,楊延存分享了自己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沙畫創作的收獲感悟。

兵說兵事,暢談心得。看似平常的一場訪談,讓張濤深受啟發和鼓舞。“沒想到,業餘時間可以過得這樣充實!”此後,張濤決心珍惜軍旅時光、有所作為,争取像楊延存一樣,成為“兵說兵事”欄目嘉賓。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張濤當上了連隊的“兼職衛生員”。訓練之餘,他力所能及為戰友防治訓練傷,廣受好評。如今,張濤不僅如願在“兵說兵事”欄目出鏡,還将自己平時為戰友服務過程中總結出的常見訓練傷預防和治療方法整理成冊。他告訴記者:“下一步,我還想出本這方面的書。”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該旅上司介紹,張濤的這段經曆讓他們意識到,官兵的自我教育蘊含着巨大的力量,有着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後,該旅圍繞踐行思想政治教育群衆路線,突出官兵主體地位,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群衆性自我教育活動:依托旅電視台“兵說兵事”欄目,為官兵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經常性開展“講奮鬥故事、做時代新人”主題演講和強軍故事會活動;鼓勵官兵通過文化作品講述身邊的奮鬥故事,定期将優秀作品上傳強軍網,并同步在營連電子螢幕上循環展播……

最近,微視訊《馮飛的一天》火遍該旅。主人公、該旅一營炊事班班長馮飛,在炊事員崗位工作多年,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迹和閃亮的軍功章,但他的勤奮敬業和默默奉獻受到身邊戰友的欽佩。

這段微視訊展示了馮飛平凡的一天:從清晨起床帶領炊事班為連隊官兵做飯,到制訂菜單、檢查食品留樣情況……“他十幾年如一日堅守竈台默默奉獻,工作一絲不苟毫無怨言,像一首平凡卻充滿深情的歌。”微視訊的旁白,道出了戰友們的心聲。

“我的崗位和馮班長相似,做的大多是幕後工作,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大多不為人知。我也要像他那樣立足崗位、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成績!”馮飛的故事讓裝步一連中士蘭彩興頗受觸動。擔任連隊通信技師以來,他克服困難、努力工作,有效保證了連隊通信裝備完好率,為連隊通信專業訓練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群衆性自我教育活動不斷深入,該旅不少官兵不為人知的閃光點被廣泛發掘,越來越多的奮鬥者從幕後走向台前,湧現出一大批“戰士之星”。許多官兵通過活動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榜樣,紮根基層、奮發有為的信念更加堅定,一批批專業骨幹、技術能手脫穎而出,該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人人當主角、處處受教育、時時有收獲”的生動局面。

短評

發揮官兵自我教育的力量

■周 遠

“自我教育”的字面意思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本質是啟發、調動受教育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積極向上、主動作為的内在動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離不開官兵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内在積極性的調動。

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講是做人的工作。發動官兵搞教育,是黨的群衆路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體運用,也是我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隻有想方設法增強官兵自我教育的活力、激發官兵主動參與的動力,才能發揮好官兵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時代官兵知識水準高、社會閱曆廣、能力素質強,具有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個性突出的特點。如何因材施教,調動官兵參與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關系到群衆路線的貫徹落實,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第83集團軍某旅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主動作為、勇于創新,讓官兵唱主角,讓奮鬥者的精神感染更多人、讓奉獻者的故事感動身邊人,使教育更好地發揮塑造靈魂、啟迪思想的作用,這種探索值得借鑒。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