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東方IC
經濟觀察報記者張曉軒從湖南省會長沙一路向西,乘高鐵到湘西市懷化,從懷化北上,經過沈從文的家鄉鳳凰古城,再驅車209國道,經過兩個小時的盤山路拐彎,将到達一個叫18洞的苗寨村。
在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來之前,湘西村位于深山之中,是湖南最貧窮的村莊。
現在一切都變了。
抖動網格紅色
6月13日下午,正好趕上端午節假期,經濟觀察報記者抵達18洞村入口,18洞村已成為景區,但不收費,村裡有保安,來參觀車位滿是停車場的自駕停車場, 停車場不收費。
一排大紅色字樣"精準扶貧倡議18洞村歡迎你"站在停車場前,沿路穿着湘西苗特色的小販,不停地向路人走來,賣各種18洞特産:水果、培根、竹藤制品、山中草藥挖掘、野生幹蘑菇......總之,它充滿了眼睛,相當有特色。
景區入口處的保安告訴經濟觀察報,村裡所有遊客都有一輛車接送,每人20元,不收門票。
十八個洞穴村莊以十八個洞穴命名,實際上該地區有超過十八個洞穴。該村平均海拔700米,是山地喀斯特景觀,為純苗族居民區,下轄梨、丹、飛蛾、竹4個天然鄉舍,6個村群,共225戶939人,耕地面積817畝。
十八洞村18号李湘的住戶主叫石金生,石金生開車到村門口接我們,在路上聊天,他說他的民宿是在竹屋裡,而民宿是老苗寨改造改造,老鄉舍已有60多年的曆史。
開車十幾分鐘左右,到十八裡香屋,八卦,石金生說他以前在福建工作過,他的妻子是18洞村竹屋苗族女人,石金生一共有四個孩子,其中兩個女兒石林嬌是全家的驕傲,石林嬌的嗓音名叫"湘西18洞嬌小", 在這個年輕人喜歡的短視訊社交平台上,18洞嬌小擁有89000粉絲,是村裡不折不扣的網紅,在震動的聲音中,18洞嬌小的強烈推薦她的民宿,培根、雞、鴨、米酒等村裡各種特色産品,淨紅的交通給老石家族和整個18洞村帶來了不少收入。
石金生家中貼滿了石林嬌的照片、中央電視台記者的照片、香溪熏肉穿着苗族服裝的照片、現場銷售的照片。木闆上塗有紅色油漆,挂着石林嬌的各種榮譽證書——2020年華誼縣18洞區創業明星、2021年廬山臍橙推薦人,以及華誼石林角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品牌。
出生于1996年,石林嬌畢業于浙江音樂學院,畢業後,回國創業,成為18洞村農村産品現場與網絡主持人。
經濟觀察報記者來到老石家,聞到一股煙熏味,進屋看,隻知道是在培根裡。夏季培根,對于苗族人來說是一種反常現象,通常培根在寒冷的冬天熏制,先腌制,再用柴火熏制。石金生解釋說,由于嬌小(指石林嬌)的活體銷售非常成功,是以對培根的需求不斷,導緻他們在炎熱的夏天熏臘臘肉。"我先把冰箱裡腌制好,溫度控制在八度左右,不能凍,讓鹽味進入肉裡,腌制後再拿出去熏制,隻要火不熄滅,肉就不會變壞。"老石說。
經濟觀察報記者在18洞村竹屋老石家,沒有遇到石林嬌,作為現場銷售網紅主播,石林嬌很忙,作為一個女孩從湘西苗寨出來,石林嬌于2020年8月,用10萬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華誼石林嬌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全家人一起打球,父親石金生,母親楊慧英擔任經理,姐姐石靈秀擔任監事,石林嬌擔任執行董事。
因為精準扶貧的成功,一波又一波的遊客來到了18洞村,給18洞村帶來了收入,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像石林嬌一樣回國創業,也給這個古老的村莊注入了新的活力。
明星角色是愚蠢的
在18洞村裡,還有一個明星人物,她是梨屋的"大姐姐"石拉啞巴。
《經濟觀察報》記者見到石磊時,正與一波遊客合影,身後是習近平總書記親切交談的照片。
石家成了景點,18洞村旅遊必來打卡,門口有一塊牌子,牌子上寫着"大姐姐"石拉啞家簡介:"大姐姐"石拉啞回家是總書記習近平參觀村18洞時探訪窮人和窮人第一戶。
經濟觀察報記者注意到,在短短一小時内,有數百名遊客拿着石頭拉啞巴的照片,石頭拉啞巴沒有要求這些遊客付錢,即使是5元一張照片,石頭啞巴也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但石頭啞巴沒有這樣做。
在2013年精準扶貧之前,她家的年個人所得為1296元,到2017年,石家的個人所得已經上升到5659元。2020年,18洞村年個人所得已達18369元。
石氏傻家隔壁,有一個"精平廣場",廣場上矗立着一座"精準扶貧"石碑和一面黨旗,遊客們喜歡在這裡編織。
廣場上寫着介紹牌: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18個洞村查處貧困戶,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并請18洞村探索精準扶貧的"可複制、可複制"體驗。在"精準扶貧"石的背面,除了以上,還有一點:
2016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湖南代表團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的審議。"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反貧困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精準脫貧是打赢脫貧攻堅戰的制勝利器。
妙宅大變
精準脫貧,給曾經與世隔絕在深山的18個洞的村子帶來了劇變。現在,無線網絡已經覆寫了整個村莊,網際網路接入,使村莊與外界的溝通越來越深入。
十八洞村委會門,挂着各種榮譽标志,還有農鄉部頒發的"中國美麗休閑村"、湖南扶貧開發上司小組頒發的"扶貧示範村"、國家林業草原局頒發的"國家森林村",此外還有"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鎮"等。
進入18洞村委會,最引人注目的是木刻釘在牆上的"18洞村規和人民盟約"。
十八洞村委會介紹,18洞村位于武嶺山區,是全國14個特困集中區之一。這裡群山四通八達,水呈現奇洞,山水相連,風景秀麗得天獨厚,但因山路暢通,交通耽誤,民生困難重重。苗宋《三溝兩岔》,每天吃蕃薯飯,想吃米飯,除非生病有娃娃",真實地反映了扶貧前的精準生活在這裡。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18個洞村,在"精準扶貧"的第一次重要讨論之後,18洞村委在華誼縣委精準扶貧專案組的帶領下,沒有依靠它充分激發群衆的内生力量, 撸起袖子加油幹,攜手發展産業,個人所得從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0年的18369元。
十八洞村委會向經濟觀察報記者介紹了2013年的情況:18洞村個人所得低,1668元個人所得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8.8%,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56.8%,水、電、路、資訊等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支部成員平均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教育落後,村民國小教育水準占58%,适婚青年男子成家困難。村民外出打工以收入為主,村裡沒有支柱産業,沒有集體經濟。群衆對脫貧緻富缺乏信心,"等待、依靠、匮乏"的思想是嚴重的,内生力量不足。
18洞村委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來到18洞村考察考察後,為貫徹落實總書記"精準扶貧"的重要聲明,各級上司來到18洞村進行深入研究,精準指導,描繪未來,勾畫富脫貧的宏偉藍圖。
2014年十八洞村委會舉行大選,選出群眾支援領袖。通過民主選舉新村委會幹部,對貧困戶進行深入調查,宣講政策,讨論扶貧方案。同年,華誼縣首支精準扶貧專案組進駐全村,他們與村支兩委幹部一起認真為貧困戶"把脈",找到正确的"症結",開出"處方",實作"一家一檔"、"一家一政"。
為了讓村民提高技能,18洞村還舉辦了鄉村旅遊創業教育訓練班。成立了苗繡、猕猴桃、黃桃、中草藥栽培等四家農戶專業合作社,成立了18洞村苗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18洞村旅遊廟寨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華誼縣18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十八洞山泉水有限責任公司等四家公司, 因地制宜勞動經濟、特色種植、刺秧苗、鄉村旅遊、山泉水加工5大産業,形成産業扶貧合力,實作從"輸血"到"産血"的根本轉變。
在18洞山泉水的源頭,經濟觀察報記者舉着一口,水質甘甜可口。隻是山泉水的源頭在天然的山洞裡,路崎岖不平,很難到達,但是離山泉水源500米,已經建好了水廠,路可以直達村委會。
為了讓18洞村的農産品走向全國,18洞村委堅持品牌強村的戰略,申報了品牌保護名單,在35個類别防衛注冊了"18洞"商标72件,讓"18洞"這個無形資産變成了隻能下金蛋的母雞。
經濟觀察報記者在18洞村委會旁邊的小超市看到,有很多18洞村的特色産品,比如當地沒有苦吃的特色藥材生産日用品——18洞村無苦吃的氨基酸牙膏、潔面奶、沐浴露、洗髮乳、精油等。有"18洞"湘西山菜籽油、"18洞"山茶油、"18洞"金茶、"18洞"燃木風味香醋、"18洞"猕猴桃、"18洞"歡樂人米酒等。
十八洞村委會介紹,2020年,我村脫貧136戶533人,貧困發生率從55.76%到不再貧困,新的貧困發生,脫帽脫掉貧困村,實作全村脫貧,33名年長青年結業成家。交出了群衆認可的、經得起曆史檢驗的答案。
雖然物質收入豐富,村子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苗寨18洞的村民依然淳樸、溫馨、好客。石金生說:"我們老了,一直在福建工作,現在看到家鄉的建設這麼好,他們回來了。"
一代人有一代的傳承,18洞村這個單純的苗寨,這個曾經極窮的苗寨,正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成為"精準扶貧"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