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明為何拒絕耐克1.2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卻選擇隻給5000萬的銳步?

将時間的指針撥至2003年,那一年聯盟吹着改革的風,作為構成聯盟編年史的重要一年,在這個賽季發生了至今為球迷們津津樂道的事件——黃金一代躍躍欲試、籃球之神歸隐江湖、草根活塞捧起奧布萊姆杯······概莫能外。

姚明為何拒絕耐克1.2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卻選擇隻給5000萬的銳步?

我們在縱觀曆史時,往往是明察輿薪,卻不見秋毫。聯盟編年史裡許多細枝末節之事常常因為一段時期冗雜兼重大的事件附加的熵值而被掩蓋。今天,要講述的便是當年姚明拒絕耐克7年1.2億,選擇銳步5000萬合同的事件。

檢索到當年的相關報道,得出大緻的梗概——ESPN引用了美聯社的文章,并打出“銳步取代耐克搶得姚明”的标題。關乎姚明的簽約和代言,耐克和銳步之間的商業博弈最終為何宣告銳步的反敗為勝?耐克和姚明又存在着什麼樣的恩怨?且聽我娓娓道來。

姚明為何拒絕耐克1.2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卻選擇隻給5000萬的銳步?

其實,在進入聯盟之前,姚明和耐克就有了相應的合作——1996年,16歲的姚明加盟了上海男籃,值得一提的是,耐克是當時上海男籃的贊助商。當時耐克的主管是姚明的童年摯友沙伊鋒,接近六年的童年時間他們是一起度過的。

爾後,沙伊鋒考上了上海大學國際商學院國際商務專業,1997年從上海大學畢業後進入耐克中國公司工作,負責宣傳包裝籃球、足球和網球的一些明星運動員。而姚明在籃球道路上越走越寬,入選了上海青年男籃。命運的陰差陽錯讓他們在籃球領域再次相遇。

1996年,年僅16歲的姚明加入了上海男籃。或許是基于過去的友誼,亦或許是開天眼看出了姚明的天賦。沙伊鋒為還沒打上比賽的姚明送來了一雙球鞋,那是NBA巨星莫甯款的球鞋,要知道耐克在當時隻為主力球員供應裝備。在随後的耐克夏令營等一系列活動中的表現,都讓耐克為之一亮。

姚明為何拒絕耐克1.2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卻選擇隻給5000萬的銳步?

姚明出席好友沙伊峰婚禮

在1999年沙伊峰作為耐克的代表與姚明簽訂了第一份為期4年的贊助合同,第一年不到2萬美金,以後逐漸遞增。耐克的慧眼識珠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結果——2001-02賽季,姚明在CBA征戰的最後一個賽季,年僅22歲的姚明場均貢獻32.4分+19籃闆+4.8蓋帽的超級資料,上海隊也在這一年問鼎CBA總冠軍。2002年,姚明以狀元秀的身份登陸NBA。沙伊峰的付出和耐克的等待似乎也得到了回報。

2003三年是聯盟改革的一年,後起之輩躍躍欲試,欲與天公試比高;無名草根奮起反抗,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那一年太多的事件映入球迷的眼簾,過高的熵值讓人忽略了這是姚明與耐克合同到期之年。上賽季,姚明在聯盟的處子秀場均得到13.5分,8.2個籃闆以及1.8個蓋帽的資料,說不上差卻沒有達到耐克最初的期待,加之當時和姚明談判的耐克代表已經不是沙伊峰,其代表人隻願意象征性地給一份4年160萬的合同。須知,一場沒打的勒布朗·詹姆斯的合同都是7年9000萬美元,這對當時姚明而言無疑是一份侮辱性質的報價。

姚明為何拒絕耐克1.2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卻選擇隻給5000萬的銳步?

當時火箭給姚明的年薪平均都有450萬美元,姚明團隊預期跟耐克的合約應該是每年500萬,顯然一年40萬與預期的每年200-500萬相差太大。在談判過程中甚至被部分從業人員調侃“Are you kidding me?”

在談判僵持的過程中,銳步公司看到了機會——既看見了姚明和耐克的分崩離析,又觊觎着他的潛力還有獲得打開中國市場契機的鑰匙。立馬和姚明簽下了7年5000萬的合同。

姚明在中國國内為銳步做各種類型的電視和平面廣告,參加銳步的各種商業促銷活動。同時,姚明系列的銳步籃球鞋和運動服也将迅速登陸各大市場。銳步在周四統計的季度收入達到六年來最佳紀錄——可見姚明和銳步互相成就的關系。而耐克得知此消息後也是為之震撼的同時又非常不滿,畢竟姚明是耐克一手培養出來的,半路被“偷家”的戲碼讓耐克放手一搏開出7年1.2億美金的超級合同。可銳步的誠意加之耐克之前的羞辱行為讓姚明并沒有接受這份天價合同。

姚明為何拒絕耐克1.2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卻選擇隻給5000萬的銳步?

總而言之,對于一個在處子賽季表現稱不上驚豔的中國球員,能夠獲得5000萬美金的合同,這足以展現銳步巨大的誠意以及對姚明的尊重;姚明也入選了最佳陣容三陣以及全明星,腳踏銳步開啟自己的征途。當然2006年銳步被阿迪達斯收購,阿迪對銳步品牌忽視和淡化那是後事了。從當時來看,姚明的選擇無可厚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