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前段時間網絡上一段,關于“蘭陵王入陣曲”的樂器表演爆紅之後,帶有中國元素的各種文化素材開始冒頭,不少人直呼,從此後我們将重拾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
也是在這一曲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千百年間,我們已經失傳了太多東西,除開這一經典曲目之外,大陸還有三件著名的兵器,其中一件可以以一敵十,還有據說已經流傳到了日本。
其中一件更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絕世之作,大家知道,這是哪三件兵器嗎?
諸葛連弩
自從進入到熱兵器時代之後,我們對于武器的統稱,向來是以槍炮署名,而在封建時期的時候,大陸的兵器種類從刀槍劍戟到斧钺勾叉,各有不同,卻又都有着各自鋒利的美。
像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又或是軒轅劍等,都有着各自悠久的曆史,說到著名的兵器,還有一件不得不提的特殊武器,那就是諸葛連弩。
很多人在接觸到諸葛連弩四個字,基本上都是源于三國殺,幾乎是看到的這個兵器的第一眼,就深深地迷戀上了這個給予人帥氣又肅殺的兵器。
而關于諸葛連弩的記載,最早的時候确實也是出現在三國時期,在《魏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則記載: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這也是對諸葛連弩最初的記載。
據說,該弓弩一次可以連續發射十支弩箭,有大小兩種形态,小連弩友善攜帶,弓弩本身非常輕便,比較适合步兵或者單兵作戰,可以在戰場上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大連弩的體積則大了很多,并不太友善攜帶,大部分時候,都是架在城牆上,類似于我們現代一個狙擊手的位置,該弓弩穿透力強,威力大,可以用來作為防守或者是遠端進攻。
後來到了漢末時期,馬鈞又在該制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首先就是體積和重量上的改造,又因為馬鈞并不想是以而破壞原有的殺傷力和穿透力,在弓弩材質減輕之後,就必須在工藝還有箭矢上做功夫。
到了後來在,這種改進也确實有了一定的結果,但是因為箭矢的特殊性還有工藝的複雜性,這種弓弩并沒有被推廣開來,以至于到了後來,就漸漸失傳了。
唐朝陌刀
在1964年的時候,成都郫縣曾出土了一把公元261年的普通弩機,不少熱衷于複刻冷兵器的網友,還以此為參考,進行了不少制作“諸葛連弩”的經曆,進而分享到網絡之上。有些雖說感官精美,看起來氣勢蓬勃,但是終歸隻是一件藝術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諸葛連弩。
這另一件兵器則是陌刀,這個名字相對來說比較陌生,相比于陌刀,或許大家更加熟悉的是日本的武士刀。武士刀基本是每一位日本軍人的标配了,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武士刀的來源正是陌刀。
陌刀被稱為騎兵克星,網絡上更有“陌刀一出,人馬具碎”的說法,所謂的陌刀,其實就是長刀,這是一種從公元679年左右開始流行的兵器,起初的時候,主要也是研發出來對抗突厥的重騎兵。
到了唐朝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騎兵的主戰場了,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對于陌刀的使用也開始頻繁,畢竟如果是以騎兵對騎兵的話,還需要購買馬匹,成本太高,但如果是配備一把斬馬的陌刀,就不存在這種煩惱了。
但是遺憾的是,因為唐朝不允許兵器與人一起下葬,連鑄造方法也一度被視為官家機密,我們至今都沒有出土任何關于陌刀的真正形狀記載,隻能從古籍中窺視一星半點。
是以,雖說我們知道陌刀的大概樣子,但是任何關于陌刀的圖檔,其實都是臆想,那或許并不是曆史上真正的陌刀。值得一提的是,從古籍中我們也找到一點關于陌刀後來的蹤迹,據說在很久之前,曾有日本使者來訪唐朝。
在臨走之際,曾得到過一把陌刀作為重要信物,最後帶回了日本,而後來我們所見的武士刀,或許就藏着陌刀的影子。曆史中關于陌刀的記載不多,在綜合幾方面的素材之後,不少人認為,現如今最接近陌刀的武器,應該就是日本的大太刀了。
槊
這最後一件兵器,也是曆史上堪稱可以以一敵十的武器,叫做槊,這是一種重型兵器,柄身長六尺,頭部是橢圓狀,鋒刃可達到60多厘米,比普通的長槍又要長上很多,非常适合騎兵在馬上作戰。
唐朝的尉遲恭就是用的槊,也是所有用槊的經典人物中,使得最好的一個,“公執槊相随,雖百萬衆若我何!”稱贊的便是尉遲恭。
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英雄們把槊舞的虎虎生風的模樣,一人騎坐在馬上,憑借一把槊就能單挑不少大将。
但是如果有類似的兵器,在現實中随便模拟一下,便能知道其實并不是這麼一回事。首先,馬匹跑起來的時候,因為空氣中的阻力還有沖擊力,想要揮舞這麼一把長兵器并不容易,人的體力有限,加上槊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動作不可避免會有些緩慢。
而且根據曆史記載,槊和矛其實非常相似,是以兩者的弊端也是出了奇的相似,在兵器刺入人體之後,因為對方所穿的盔甲,還有自身的沖力,即便可以穿透敵人的身體,但是同樣的,反作用力也會震傷士兵的手腕甚至是手臂。
是以在真正的作戰中,士兵們基本是以投擲的慣性拼刺,在刺中敵人的同時,就會松手,任由兵器留在敵人身體内。
結語
可是這樣一來,槊的使用就變成了一次性的兵器,損耗太大,等到宋朝之後,就開始逐漸地退出了曆史舞台,在失去燕雲十六洲之後,強大的騎兵團被消磨殆盡,槊也失去了他的用武之地。再加上槊的造價昂貴,漸漸地,也在被朝代淘汰。
這三樣兵器,如果是放到現代,或許也并不實用,但這些都是我們曆史文化的見證,也是我們古人智慧的結晶,如果徹底失傳,難免有些可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諸葛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