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手機中國】吉利與魅族會産生交集嗎?放在幾年前可能答案是“必然不會”,但是在2022年,這兩條平行線似乎要開啟一段奇妙的遇見之旅了。

1月21日,36氪突然公布消息,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正與手機廠商魅族接觸洽談收購事宜。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交易還在進行中,正在做盡職調查”。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之後,吉利控股官方進行了回應,“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目前星際時代高端手機研發業務正在有序進展,希望打造開放融合的生态夥伴關系”。“不予置評”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按照網際網路回應鐵律,其實基本就是事實了,大家隻需要等待後續的官宣就好了。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既然現在抛出了“吉利拟收購魅族”的引子,那麼我們不妨也順着這個引子順藤摸瓜,來屢屢魅族的過往,以及在2022年之後,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又會形成什麼樣的格局。其實就此次收購來看,還是蠻有意思的,有網友總結為“造車的要做手機,做手機的要造車”,之後的魅族将走向何方呢?

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中間隔了華米魅神的時代

在高中的時候,提起智能手機市場,中華酷聯是響當當的存在,其中“中”代表了中興,“華”代表了華為,“酷”代表了酷派,“聯”代表了聯想。在當時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這四家的出貨占據了半壁江山,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也會從這四家産品中進行挑眩但是在之後的不斷發展當中,小米異軍突起,魅族也迎頭趕上,2015年雙十一阿裡公布手機銷售排名時,小米以15.6億的單日銷售額躍居第一,華為以10.6億的成績緊随其後,中興、酷派、聯想早已被甩在身後。至此,中華酷聯時代基本結束,華米魅神(大神)新的時代來臨。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2003年創立的魅族,初期是做MP3市場,直接做成了國内MP3第一品牌,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當時包裡沒有個魅族的MP3,還真不敢和同學聊音樂。時間來到2006年,彼時的魅族在國際市場的MP3領域已經嶄露頭角,産品遠銷歐美日韓等數十個國家。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黃章看到了全球MP3播放器産業的衰勢,開始轉向做網際網路智能手機的研發。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從2008年開始,魅族開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智能手機的研發之上,2009年1月15日,魅族從工信部拿到了手機入網許可證,這也成為了魅族進軍手機市場的裡程碑事件。09年2月份,魅族M8正式上市,成為了國内第一款大螢幕全觸控智能機,受到了無數使用者的追捧。2012年的時候,魅族上半年産值便超過數十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28.8%,而整個珠海的電子資訊産業當時僅為24.8億,魅族一躍成為珠海高新區電子資訊産業頭号新貴。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之後,魅族便是一路狂奔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跑馬圈地,2014年,魅族更是釋出了全新的子品牌魅藍,建立了魅族MX系列和魅藍note兩大産品線。之後,魅族手機也成為了諸多80後90後的回憶。待繁華褪盡後,魅族會告訴你,隻有以極緻完美為目标,執着追逐夢想,才能真正獲得使用者的尊重與喜愛。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時間來到2017年中,魅族旗下各個系列隻有三款新機型亮相,包括魅藍5s、魅藍E2,以及一款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太多新意的魅藍A5。三款手機都集中在魅藍品牌,其他品牌和系列均沒有得到更新。同年5月份的時候,魅族對内公布了新的組織架構,成立魅族、魅藍和Flyme三大事業部,黃章作為魅族董事長兼CEO直接參與公司營運,白永祥作為魅族總裁接受各職能中心彙報,并和黃章一同管理新組建的三大事業部。而後,便有傳言魅族内部出現了嚴重的内鬥情況,品牌價值一路直下。發展到現在,魅族幾乎快淡出人們的視線了,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魅族18系列也未能達到既定效果,加之目前整體市場環境嚴峻,魅族所走的路也越來越難走。

吉利入局,未來市場撲朔迷離

去年9月份,在李書福的見證下,由他創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紀時代”)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宣布要造高端手機,而且要服務于全球市常之後,關于星紀時代的消息并不多,不少人可能已經忘記了吉利要造手機這件事,在2022年初抛出這樣一記消息,的确也起到了驚雷之效。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按照目前的走向來看,如果靠魅族自己翻身在一片紅海當中逆襲,難度相當大,而且魅族所面臨的并不是“生活”這個問題,而是“生與活”的問題。而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也算是魅族有了一個不錯的歸宿,而從營銷角度來看,吉利很有可能會沿用魅族這個品牌命名,這既保證了品牌的傳承性也能讓消費者對于品牌有一個更好的認知。就好比收購榮耀的深圳智信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他并沒有把榮耀這個品牌的名字改掉,而是進行了沿用,之後吉利的星紀時代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另外,就目前整體市場而言,華為由于種種因素限制,市場地位正在被淡化,現在華為要做的不是要有多少多少的出貨,而是努力研發,向上捅破天,用一款或者兩款産品來延續手機品牌活下去,等待麒麟涅槃,同時也等國内供應鍊技術的跟進。對于OPPO、vivo、小米來說,則是在做好主品牌手機産品向高端沖擊的同時,向IoT領域拓展,同時讓子品牌能夠盡可能去搶奪市場,近些年來,一加、realme、iQOO、Redmi的表現是相當亮眼的。星紀時代收購魅族後會如何走向?大家不妨說說自己的看法。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前文提到的“手機廠商造車,汽車廠商造手機”這個有趣的現象,其實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更明顯。就拿華為來說,雖然說自己不造車,但是卻做起了智能汽車供應商,包括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等都在做,前段時間釋出的問界M5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米在去年的時候也高調宣布進軍智能汽車市場,市場傳言會和比亞迪進行合作,預計2024年量産,可謂是将米粉的期待值拉滿。另外,蘋果造不造車?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确答案,但是從上遊供應鍊來看,蘋果正在準備這件事,甚至已經在做了,隻是還未公布而已。當然,此前還有傳言特斯拉要造手機,不難看出,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這兩個市場互相交織熱鬧非凡。

如果吉利收購了魅族 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将走向何方

那麼車廠造手機,手機廠商造車真有這個必要性嗎?其實是有的,起碼從目前各家的舉動來看是有的。雖然說會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隻要産品和體驗過硬,就能實作盈利,前段時間華為餘承東也提出了2022年賣30萬輛車的小目标,不就是對自家産品和銷售體系的自信嗎?就拿體驗來說,體驗流轉是一大特色,目前各家都在做智能手機和平闆以及筆記本的協同、流轉,那麼這種流轉能否搬到手機和車之上呢?這方面華為的鴻蒙智能座艙是一個不錯的樣本,包括地圖、音樂、通訊、開關鎖等等都讓車與手機有了更強的關聯性,體驗自然更好。如果要跨品牌去做這種關聯,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不光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互相推诿可能也會成為常态。

總結

随着吉利的入局,智能手機市場格局變得愈發撲朔迷離,沒有人能保證未來的vivo、OPPO會不會去造車,甚至也沒有人能保證蔚來、小鵬、理想會不會入局智能手機市常隻能說,時代在變,隻有跟上時代的洪流,才能在一場又一場的血拼當中立于不敗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