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作者:體元主人

1号坦克是德國宣布廢除凡爾賽條約後首先裝備的坦克,最初用于部隊訓練,後來為了迅速建立裝甲力量,自1935年起,德軍開始大量生産1号坦克,1号坦克在進入萊茵地區、奧地利、吞并蘇台德地區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二戰爆發初期也是德軍重要的裝甲力量,随着先天不足,在戰争中期以後逐漸退出一線部隊,作為牽引車、自行火炮底盤使用。

1931年,德軍陸軍武器局要求訂購一種5噸級别的輕型坦克,根據要求,萊茵金屬、MAN、克虜伯、亨舍爾和戴姆勒——奔馳共5家公司提出設計方案。

克虜伯在1932年7月完成了原型車,為保密起見,将這種輕型坦克稱為“農業拖拉機”,德文簡寫LaS。LaS裝有一台克虜伯汽油發動機,前置主動輪,4個負重輪,1個誘導輪,武器為2挺MG13機槍。

由于LaS很符合德軍對輕型坦克的要求,軍方迅速訂購,并要求戴姆勒——奔馳負責炮塔和車體上部的制造,1933年,為增加制造坦克的經驗和擴大産能,德軍要求亨舍爾也開始制造LaS的樣車。

1934年7月,樣車測試全面結束,開始量産,代号為1号A LaS Krupp,也就是1号A型坦克。

使用克虜伯4缸風冷發動機,57匹馬力,裝備2挺MG13機槍。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A型:

成員:2人

車重:5.4噸

車長:4.02米

車寬:2.06米

車高:1.72米

發動機:克虜伯M305風冷發動機

檔位:5個前進檔位,1個倒車檔位

最大速度:37km/h

滿油行程:145km

武器:MG13機槍2挺

炮塔旋轉角度:360度

瞄具:TZF2

備彈量:2250發

裝甲:炮塔前13mm/10度、兩側13mm/22度、後13mm/22度、頂部8mm/82-90度

車身前13mm/22-27度、兩側13mm/0-22度、後13mm/15-17度、頂6mm/82-90度、底6mm/90度

機槍護盾:13度弧形護盾

至1936年,1号A型共生産818輛,但在使用中發現起馬力不足、越野能力較差。于是克虜伯與戴姆勒聯合對A型進行改進,使用了邁巴赫6缸100馬力水冷發動機,增加1個托帶輪,改進型就是1号B型。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B型:

車重:5.8噸

車長:4.42米

發動機:邁巴赫NL38TR水冷發動機

最大速度:40km/h

滿油行程:170km

1号B型坦克最早在克虜伯和亨舍爾公司生産,随後MAN和博格曼公司也開始生産,至1937年,克虜伯共生産1号坦克(包括A、B型)750輛,亨舍爾349輛,MAN203輛。

1939年,德軍委托克勞斯——瑪菲公司在1号坦克底盤的基礎上研制一種快速偵查坦克,戴姆勒——奔馳公司也參與研制,對1号的坦克的負重輪進行改進,研制出代号VK602的坦克,就是1号C型。C型采用交錯負重輪設計,提高了車速,最高車速79km/h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C型:

車重:8噸

車長:4.19米

車寬:1.92米

車高:1.94米

發動機:邁巴赫HL45P水冷發動機

檔位:8個前進檔位,2個倒車檔位

最大速度:79km/h

滿油行程:300km

武器:EW141機槍1挺,MG34機槍1挺

俯仰角度:-10到+20

瞄具:TZF10

裝甲:炮塔前30mm/13度、兩側20mm/24度、後20mm/6.5度、頂部10mm/80-90度

車身前30mm/10-20度、兩側20mm/0度、後20mm/15-30度、頂10mm/82.5-90度、底10mm/90度

機槍護盾:30度弧形護盾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F型

在1号C型的基礎上,克勞斯瑪菲又加強裝甲防護,采用交錯式負重輪和扭杆懸挂,發展出F型。

1号F型:

車重:21噸

車長:4.38米

車寬:2.64米

車高:2.05米

檔位:4個前進檔位,1個倒車檔位

最大速度:25km/h

滿油行程:150km

武器:MG34機槍2挺

瞄具:TZF8

裝甲:炮塔前80mm/0度、兩側50mm/10度、後50mm/10度、頂部25mm/90度

車身前80mm/10-20度、兩側50mm/0度、後50mm/10-14度、頂25mm/90度、底25mm/90度

機槍護盾:80mm弧形護盾

随着戰争進行,1号坦克越來越不能滿足戰争需要,閃擊法國時的554輛1号坦克,在戰役結束後,僅有150輛能正常使用,入侵蘇聯後的前三個月,1号坦克損失就達到284輛,随後德軍指令所有1号坦克退出一線,主要用于訓練、國内守備和占領區防禦。

在整個戰争中,使用1号坦克的底盤衍生出了很多各種類型的車輛: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指揮坦克

成員:3人

車重:5.9噸

車高:1.99米

武器:MG13機槍1挺

瞄具:KgZF2

備彈量:900發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50毫米sIG33自行步兵炮

成員:4人

車重:8.5噸

車長:4.67米

車高:2.8米

滿油行程:140km

武器:sIG33型11倍口徑150毫米炮

炮塔旋轉角度:左右各12.5度

俯仰傾角:-4到+75

瞄具:Rblf36

裝甲:

火炮護盾:前10mm/0-25度、兩側10mm/0度,頂部和後部敞開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47毫米反坦克炮

車重:6.4噸

車高:2.25米

武器:捷克斯柯達兵工廠43.4倍口徑47毫米反坦克炮

炮塔旋轉角度:左右各17.5度

俯仰傾角:-8到+12

瞄具:ZF2

備彈量:86發

火炮護盾:前14.5mm/27度、兩側14.5mm/27度,頂部和後部敞開

二戰德軍1号坦克的演變

1号工兵坦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