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藝評論丨圖像與景觀正怎樣改造着我們?

作者:文彙網
文藝評論丨圖像與景觀正怎樣改造着我們?

如今,一個藝術展覽是否能受到歡迎與追捧,很大程度取決于該展覽是否能提供一種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是否打造了一道道迷人的景觀,最終能否成為一幅幅觀衆打卡照片的炫目背景。是什麼導緻人們對于藝術展覽的閱讀和了解越來越表象化和淺薄化?是什麼推動了人們隻關注展覽的表象,隻關注視覺,卻常常忽略了展覽真正的内涵,以及藝術家們創作的真意?

究其原因,應當說是全球範圍内,越來越泛濫和嚴重的圖像化和景觀化的趨勢。随着科技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手機、電腦、電視、電影、廣告等各種顯示屏上海量的圖像所包圍。這些或靜态或動态的圖像全方位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越來越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我們今日的生活景觀。

與此同時,以智能手機為主要媒介,使得圖像的生産變得越來越簡單和便捷,人人都成了圖像的制造者和釋出者。由此,圖像和景觀不再僅僅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而是帶來了人類視覺方式的深刻變革,即徹底地從以語言為中心的印刷文化,向以圖像為中心的視覺文化轉變。正如海德格爾所說的:“世界被把握為圖像”。我們越來越倚重于通過圖像來了解和解釋世界。具體表現在:

首先,随着讀圖時代迅猛來臨,正在快速地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人們的目光越來越從單純、枯燥和抽象的文字閱讀移開,轉向種種替代或者诠釋文字的圖像。人們愛看圖像遠勝于文字,與文字相比,圖像更具誘惑力。眼下的世界,圖像才是主角,文字已經成為配角,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文字正在漸漸淪為圖像的注腳。以前文學性是電影性的基礎,現在文學似乎必須通過電影與電視,才能引來讀者。停留在文字時代的平台如部落格正在逐漸被淘汰,而影像平台如B站、抖音、快手等快速崛起,微信朋友圈和公衆号被大量的影像所攻占……

當代文化從語言為中心向圖像為中心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術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催生出數量越來越多的美術館與展覽。眼下,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人們願意去美術館看展覽勝過上圖書館看書。對于大部人來說,看展覽更輕松,畢竟圖像是比文字更淺顯更通俗的語言。更何況,看展覽還可以打卡拍照,發朋友圈或者在抖音上美美地曬一下。

其次,視覺性成為當代文化的主導因素。當代生活和文化中,對于視覺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壓倒一切的目标。今天,很多人,無論他(她)去旅行、參觀、遊玩、會友,最終都轉化成為圖像。而判别一個展覽是否值得去看,一個地方是否值得到此一遊,甚至于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的依據和理由,就是它能否轉化成精美的圖檔和耀眼的景觀,能否吸引别人的關注與欣賞,進而轉化為流量,轉化為這個數字時代最強悍的統計名額。對此,法國當代思想家居伊·德波曾說,生活的每個細節幾乎都已經被異化成景觀的形式:“所有活生生的東西都僅僅成了表征。”我們正處在一個“影像勝過實物、副本勝過原本、表象勝過現實、現象勝過本質”的被颠倒的時代。

無數新的視覺形式和視覺技術,深刻地塑造着當代人關于他們的生活世界的意義的了解和解釋。可以說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在技術上、觀念上和物質上徹底地改造着我們生活世界的外觀,以适合于人們要求越來越高的視覺快感。除此之外,更是把人們與商品之間的關系從傳統的“占有關系”轉化為“炫耀關系”。一件商品并不隻是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它的象征價值。是以重要的不是擁有,而是被看見,被關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産生了所謂的“眼球經濟”和“注意力經濟”。同時促使當代消費社會,日益趨向于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一種表層的審美化。

再有,視覺文化更偏向于感性的、直覺的快感,是以展示性目标和異化性需要正在不知不覺替代我們内心的真實。從學理上來說,語言是線性的、抽象的、思考性的,閱讀文字不僅為讀者提供反思的可能性,也為讀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而圖像的傳遞是單向的,動态影像超越了文字的靜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覺的當下體驗,但卻沒有提供給讀者片刻停頓沉思的機會。在語言中,通過線性邏輯的閱讀,建構起一個理性的主體。而圖像與景觀,讓人們看到的是一個既在場又不在場的世界。更為重要的是,圖像與景觀其實是一台生産和粉飾異化的新機器,是一種隐性的控制與引導,它們無意識地支配着我們的欲望結構,也是目前制造粉絲流量的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通過它們,資本對人的統治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大大擴充了。導緻的結果是使得物質生活更加遠離了人之真實需要,更直接服務于資本的剩餘價值增值。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充斥在現代社會裡形形色色的圖像與景觀,無論是讓人身臨其境的3D電影,還是喚起顧客消費欲望的商業廣告,抑或是海報與雜志上身體比例近乎完美的女明星……這些圖像訊息無時無刻不在觊觎我們的眼球,盡管維特根斯坦說“圖像俘虜了我們”的提醒還聲聲在耳,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視覺習慣已經越來越具有“親圖性”了。事實上,景觀把外顯的一切與其語境、曆史、意圖及影響都分離出來,是以,它完全是不合邏輯的。景觀獲得的最大益處就是能夠隐藏自己的曆史屬性,自己的虛假在場。是以,可以說景觀将生活本身迷霧化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人隻能面對景觀強加于自己的東西,他隻是一個被動接收影像的觀衆。如果我們完全順從于今日圖像與景觀對我們的沖擊,那麼就會逐漸遠離一切可能的切身體驗,并由此越來越難以找到個人的喜好,我們會越來越迷失在文化設施和大衆傳播媒介構築起的一個彌漫于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景觀世界之中。我們不再能聽從自己的個性,甚至已經不能知道自己的真實需要。也不能閑暇時間中舒展創造性和主動性,一切閑暇生活的模式都是由景觀事先制造的。可以說,一切都是在景觀無形的教唆和預設控制下進行的,是一種僞主動性和被動性,其本質仍然是無個性。人在景觀中是被隐性控制的,不得不無意識地臣服于景觀制造出來的遊戲規則。一旦我們真将這些影像内容内化為自己的欲望,也就失去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景觀所傳遞的資訊則是無限大的。在這種普遍的情況下個人的資訊識别變得極為困難,無法通過表象去探求其本質。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青少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繁榮使得尚在價值觀建構時期的青少年有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視角的景觀,但也使得學校教育、家長引導越來越缺乏新鮮感與吸引力,大量的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景觀。

是以,如何使人的生活重新成為真實生存的瞬間?如何解放人的真實欲望?如何讓我們真實的欲望代替現存的供給物,以此建構一種全新的生活情境?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作者:傅軍(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副館長)

編輯:範昕

策劃:範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