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背後,精神障礙患者社會工作服務怎麼做

作者:中國社會工作

近日,杭州日報推送的報道《杭州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全網刷屏。這篇文章的自述者金性勇,講述了他的兒子金曉宇患躁狂抑郁症前後的故事。

金曉宇命運多舛,童年時左眼失明,高中時确診為躁狂抑郁症,考上大學也被退檔、退學,但他一直自學英文、日文、德文。2010年一個偶然,他與翻譯結緣。十年裡,他翻譯了22本書,譯著涉及英文、日文、德文等多國語言,跨小說、藝術和哲學等多個領域。翻譯成為他與命運抗争的唯一武器。

金曉宇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并不是每個精神疾病患者都能擁有“天才”的光環。精神疾病患者即便康複,往往也遠離人群,不在人們的關注視野之内。他們大多在看不見的地方承受着污名化和歧視。

華南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系李僑明老師處理過與精神健康相關的個案工作,他在給“新京報書評周刊”撰寫的文章《在“天才兒子”譯者金曉宇之外:為精神障礙者“去污”節節敗退》中表示,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複,不太可能脫離其社會屬性而單獨靠醫療系統解決。理論上說,生物醫療加上社群康複是比較理想的精神康複支援系統。但現實中,就業歧視造成了精神康複者回歸社會、實作生活“正常化”的壁壘,居民對精神疾病的污名與偏見也給精神康複者的社群康複帶來阻力。是以,關于精神疾病的社會教育任重道遠。

同時,精神康複者的家庭成員也承受着外界污名化、照顧康複者的心理、社會與經濟等多重壓力。在較為成熟的社群康複支援體系中,精神康複醫生、社工、護理人員等社會專業服務人士可以給康複者的家庭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照顧者的壓力,使得他們可以為精神康複者提供可持續的家庭照顧。

李僑明認為,從社會工作的角度看,我們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改善精神康複者的福祉:首先,醫務社工可以與社工服務站、庇護工場等組織銜接,預防精神康複者出院後出現社會服務的“真空”;其次,當康複者在回歸社會的過程中權益受損時,社工可以與律師、媒體協作,保護康複者的合法權益;再次,社群社工可以嘗試與康複者潛在雇主聯絡溝通,盡量減少可能出現的就業歧視;最後,運用社會倡導的政策,開展社群教育減少精神疾病的污名,推動政府建立有利于康複者發展的制度。

在具體工作中,社會工作者如何服務精神障礙患者呢?社工君節選了兩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全病程服務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複

小楊診斷患有焦慮症,自願要求住院治療。小楊焦慮症狀明顯,情緒低落,表現為坐立不安、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等。社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以小楊的需求為導向,與他建立專業關系,為他提供各種服務。在深化服務過程中,社工幫助小楊了解精神衛生領域的政策知識,教他一些音樂、繪畫等放松訓練方法。在小楊出院之際,社工與其家屬溝通,幫助其家屬學習一些居家康複方法和技巧。在小楊出院後,當他來醫院門診配藥時,社工積極跟進,對他進行疏導,了解他居家康複的動态,并幫助他聯系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定期進行心理咨詢輔導。

小楊的案例反映了上海市醫務社工為患者提供的“院内-社群”全病程、一體化專業服務探索。治療與康複同步進行,提供全病程、一體化的全人服務,是上海市醫務社工近年來在為精神疾病患者服務過程中不斷探索并行之有效的服務模式。在全病程服務模式下,在患者門診看病、入院、住院、出院、社群康複等所有環節都貫穿社工服務,促進患者康複,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住院患者一體化服務

社工通過個案輔導、團體介入等方式,充分利用同輩支援、志願者資源等,從心理疏導到社會支援各層面為住院患者提供一體化服務。

首先,協助住院。針對住院病人,社工協助患者及家屬辦理入院手續;幫助患者了解病房規章制度、日常作息情況及住院治療活動;通過病友會,建構病房支援系統,消除患者緊張情緒。

其次,個案輔導與團體支援。社工通過提供個案輔導,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建立良好的康複意願。同時,通過組織團體活動,協助患者适應住院環境,提升住院品質,讓患者在團體中互相支援并有所啟發與感悟。

再次,同伴支援與志願陪護。社工邀請社群康複狀況較好的精神障礙人士,以同伴支援身份将其康複經驗分享給住院病人,幫助住院病人樹立康複信心。同時,社工通過組織、教育訓練大學生志願者和社會志願者為住院患者服務,讓患者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懷,減少自我歧視。

最後,出院協助。社工協助患者出院不隻是簡單地幫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而是更加關注患者出院後的需求,減少其後顧之憂。社工為患者做出院前的系統性評估,并與患者一同協商、制訂及實施計劃,幫助患者順利出院,走進社群,走向社會。

社群患者全病程服務

上海市90%以上精神障礙患者在社群接受康複。“去機構化”是精神衛生服務的重要目标,為社群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全病程服務亦是醫務社工服務的主要目标。

首先,門診關懷。社工在門診提供導醫服務,針對初診患者,社工通過疾病知識講解和成功案例展示,緩解其就醫緊張情緒,改善其對精神疾病的認知;針對複診和定期配藥病人,社工通過了解病情波動較大和有困難的病人,進行全面評估,與患者及其家屬一同協商努力,促進其疾病康複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其次,協助入園。“園”即“陽光心園”,是上海市專門為病情穩定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日間照料、心理疏導、娛樂康複、社會适應能力訓練的機構。為了讓患者盡快康複,社工協助符合入園條件的精神障礙患者辦理入園手續。

再次,居家康複。多數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明顯的社會功能退縮現象。為提高患者的社會技能,社工走進社群,開展針對性的團體服務,連結資源,創造良好的社交環境。同時,社工對社群康複患者進行需求評估,因人而異地制訂職業康複計劃,與患者一同努力提高職業技能。

最後,社群宣傳,消除歧視。社群是精神疾病康複患者回歸社會的第一站。為給社群精神障礙患者營造良好的社群康複環境,在每年的“世界衛生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等日子,社工通過社群工作方法,向居民普及精神疾病知識,減少人們對精神疾病的歧視,促使人們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對待社群康複精神障礙患者及其家庭。

社工協助身心障礙人士實作就業

是什麼阻礙了身心障礙人士就業

是什麼阻礙了身心障礙人士就業呢?用人機關認為,身心障礙人士大多不好溝通,除肢體功能障礙外,都存在着不同的風險,如精神障礙患者發病了怎麼辦、智障人士上班期間出了意外怎麼辦。還有就是,認為智力障礙者和少數其他身心障礙人士上班就是玩,也做不了什麼,甚至有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的常發脾氣,沒辦法交流……用人機關的這些想法和感覺雖然有些誇大,但确實道出了他們心中所想。

在與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家屬的溝通中,社工運用“職業适應能力評估表”對身心障礙人士進行評估,發現他們雖然身體狀況和工作技能都比較好,完全适合就業,但大多缺乏工作人格,如有始有終、工作速度、工作品質、遵守職場規定、和同僚間的關系、和上下級間的關系等。試想:一個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人,哪個用人機關願意用呢?

針對上述身心障礙人士的就業情況,社工探索運用“補償訓練模式”來滿足身心障礙人士對就業工作人格的需求,以“支援性就業”模式解決用人機關害怕危險的問題并為身心障礙人士建立支援系統,形成身心障礙就業服務的“1+1”介入模式,滿足他們就業的需求。

補償訓練

補償訓練是對就業個案進行職業适應能力評估,找出其不足,并針對這些不足進行個别化的補償訓練,以達到就業的要求。

評估。主要是“職業适應能力”評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行為、人際關系、工作技巧、體力負荷、交通能力等6個領域49個項目,把評估結果做成側面圖(曲線圖),這樣就能看出服務對象在工作方面的強弱項。這一環節需要以特殊教育專業人士為主導,與社工、服務對象監護人及服務對象共同完成。

制訂ISP計劃。根據“職業适應能力”的評估結果,分析服務對象的強勢和弱勢,與服務對象需要尋找的工作結合,并為服務對象制定個人的長期目标。而長期目标的制定理念是發展強項、填補弱項、帶動中間項,然後再根據長期目标從六大領域中拟定短期目标,并作出補償訓練的建議。這一項需要由特殊教育專業人士和社工及服務對象共同完成。

制作補償訓練總圖。把短期目标進行同類合并和分類,确定不同的訓練時間段和訓練活動内容,制作成訓練活動總圖,即一周訓練流程表,讓人一目了然。這個環節同樣需要由特殊教育專業人士、社工、服務對象及其監護人和訓練人共同完成。

實施補償訓練。按補償訓練總圖進行各項補償訓練,這一項由訓練人士和社工共同完成。訓練人士可以是身心障礙人士訓練機構,可以是服務對象的監護人,還可以是監護人邀請的專業人士。社工在這一段時間起了解進度或連結專業人士的作用。

訓練教育成效評估。主要是評估服務對象是否達到了适應就業的狀态,這一環節同樣需要以特殊教育專業人士為主導,與社工、服務對象監護人及服務對象共同完成。

支援性就業

“支援性就業”是身心障礙人士的一種就業模式,是由就業輔導員在競争性工作場所為身心障礙人士持續提供訓練,以增進他們的工作能力、環境适應及與同僚的互動。當身心障礙人士的表現符合工作場所的要求後,就業輔導員逐漸退出工作現場,改為追蹤的方式提供服務。

社工的工作方法如下:

簽訂服務協定。這是由社工協助,由就業輔導員、服務對象及其監護人共同簽訂的服務協定,以明确責任和義務,以供大家遵守。

尋求适合的工作并熟悉環境及工作程式。本階段社工和就業輔導員要确定服務對象的就業方向,尋求适合的工作崗位,與用人機關洽談就業事項,包括明确雙方責任,務必解除用人機關的後顧之憂,也就是前文所說的用人機關害怕的那些事。然後,就業輔導員要預先熟悉服務對象未來工作的工作環境、工作内容、工作數量和工作品質等,并評估服務對象的适應能力情況。

簽訂用人機關、服務對象及輔導員三方合作服務協定。由社工、就業輔導員、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監護人及用人機關一起,簽訂用人機關、服務對象及輔導員三方合作服務協定,明确各自責任,為進入就業做準備。

确定支援性就業計劃。由社工、就業指導員、服務對象三方一起拟訂支援性就業服務計劃,包括環境适應、工作速度、品質、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内容。

進行就業支援。由輔導員根據計劃進行支援性就業輔導,需要有“就業輔導速度産量記錄表”“就業輔導工作品質記錄表”“用人機關滿意度記錄”“支援性就業支援記錄”等,并為其建立人際關系網絡,建立一些支援系統,讓身心障礙人士逐漸适應該工作和崗位。

服務對象就業情況評估。主要是評估服務對象在支援性就業情況下的效果情況,以确定就業輔導員逐漸退出的步驟。

退出密集性支援,改為跟蹤服務支援。當身心障礙人士的表現符合工作場所的要求後,就業輔導員逐漸退出工作現場,改為追蹤的方式提供服務。跟蹤服務主要了解身心障礙人士在工作中的表現情況,了解對象是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的同僚和用人機關,當其出現困難時,需立即介入進行支援,直到困境消除。

“1+1”身心障礙就業個案服務模式是多專業合作、多資源配合的身心障礙就業個案服務模式,它能讓用人機關在面對身心障礙者的一些不可測狀态時找到可解決的問題和自己害怕的地方,在有需要時知道向誰求助,也明确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解決了用人機關的後顧之憂,讓用人機關願意使用身心障礙人士。

(文章選自《中國社會工作》,有删節)

封面圖檔來源:“杭州日報”微信公衆号

來源:中國社會工作,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責編:汪昊 闫薇